一种自动加工的车床尾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498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加工的车床尾座机构,包括:架体,及安装在架体上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通过拨叉杆衔接,驱动机构由动力装置驱动,驱动机构驱动钻头动作,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齿轮正转和反转;拨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的拨杆,拨杆上设置两拨叉杆,两拨叉杆分别位于驱动齿轮的两端外侧;驱动轴一端设有螺杆,连接弯杆的螺套套接在螺杆上;摆杆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拨杆,摆杆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套杆,套杆套接在套筒内,套筒另一端连接弯杆,位于第二转轴处的摆杆上设有配重盘,摆杆通过第三转轴旋转;套筒上设置第一停止机构,第一停止机构能够卡扣限定套杆和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拨杆上还设有凸块,凸块与手动停止机构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尾座,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加工的车床尾座机构
技术介绍
在普通车床上进行钻孔,一般的做法是将钻头的锥柄安装在尾座筒的锥孔内,将尾座固定在车床导轨上,然后人工操作手摇尾座后端的手轮,使尾座筒沿钻头的轴向前进,实现钻头的平动进刀;反之反向摇动手轮,使尾座筒沿钻头的轴向后退,实现钻头平动退刀。这种方法对于大批量生产轴孔,尤其是通孔的工序来说,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因此,对于一般的钻孔加工,尤其大批量的通孔加工,需要设计一套机械传动机构,实现手轮转动的自动运转、换向、停止,替代人工手摇。此类机构一般由动力输出的驱动机构和控制换向的拨动机构组成。在一个工件钻孔完成后,钻头后退后需要暂停以便换装工件,为了实现驱动机构不停止运转的情况下暂时切断动力输出,也需要一套辅助装置来控制拨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重力摆杆驱动,套筒辅助的重力驱动的往复机构的车床尾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加工的车床尾座机构,包括:架体,以及安装在架体上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通过拨叉杆衔接,所述驱动机构由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钻头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齿轮正转和反转;-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的拨杆,所述拨杆上设置两拨叉杆,两拨叉杆分别位于驱动齿轮的两端外侧;所述驱动轴一端设有螺杆,连接弯杆的螺套螺纹套接在所述螺杆上;摆杆上依次设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摆杆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拨杆,摆杆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套杆,所述套杆同轴的套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筒另一端连接所述弯杆,位于所述第二转轴处的摆杆上设有配重盘,所述摆杆通过第三转轴旋转;所述套筒上设置第一停止机构,所述第一停止机构能够卡扣限定所述套杆和所述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拨杆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手动停止机构衔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时,所述摆杆偏向所述第一齿轮方向;-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时,所述摆杆偏向所述第二齿轮方向。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停止机构包括一端带有楔形头的停止杆和一个套在所述停止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停止杆的楔形头伸入所述套筒内,所述停止杆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外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套筒外壁和停止杆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软绳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停止杆一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软绳被绷紧时,所述楔形头与所述套筒内的套杆脱离接触,所述摆杆由于配重盘的重力势能能够将所述套杆插入或拔出所述套筒。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摆杆自由端两侧各设有一挡块。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动停止机构包括一端带有楔形头的停止杆和一个固定板,所述停止杆的楔形头伸出所述固定板一个面外侧,所述停止杆另一端套设第一弹簧的伸出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个面外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停止杆上;所述楔形头包括一个楔形面和一个直角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拨杆两端分别滑动套接在各自对应的套块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滑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在驱动轴的滑键上移动距离即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轴向的距离。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能够分别与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齿轮滑动设置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与其中一个套块固定连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动停止机构上的停止杆的端部设有把手。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所述拨叉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长度。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在一起。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钻头一端同轴设有手轮皮带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轴由皮带连接所述电机,所述驱动轴皮带连接所述手轮皮带轮。所述钻头所在的车床位置另一端的手轮轴上设有手轮皮带轮。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拨动机构的动作,可以将驱动齿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变换位置,起到了变换驱动齿轮啮合对象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方向相反,保证每次驱动齿轮变换啮合对象后驱动轴均变换旋转方向。 (2)驱动轴的旋转方向与拨动机构的拨动方向恰好形成联动结构,在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时,拨动机构被驱动轴驱动使得拨动机构具有将驱动齿轮拨向第二齿轮的倾向和动力,且最终驱动齿轮脱离第一齿轮,并凭借摆杆上配重盘的重力势能驱动与第二齿轮啮合;反之驱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时,拨动机构会使驱动齿轮反向运动。(3)滑键的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驱动齿轮与驱动轴之间存在沿驱动轴周向的卡箍限定,保证驱动齿轮不会沿周向与驱动轴发生相对运动,另一方面驱动齿轮能够沿驱动轴的轴向滑动,保证驱动齿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运动。(4)两拨叉杆分别位于驱动齿轮两侧,驱动齿轮可以在拨杆驱动下,沿驱动轴轴向运动。(5)套块可以限定拨杆的运动姿态,同时挡块可以将配重盘重力带动的摆杆限定在一定的摆动范围内,进而拨杆的运动范围也被限定,保证拨杆不会过度的左右偏移,仅保证驱动齿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变换啮合的间距即可。(6)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时,摆杆朝向第一齿轮一侧偏移,此时配重盘由于重力作用给摆杆向其偏移一侧的拉力,螺套被螺杆驱动远离第一齿轮,然后弯杆拉动套筒运动,此时由于第一停止机构将套杆卡在套筒内,套杆不会相对套筒滑动,直到摆杆被拽到越过其竖直位置并开始朝向第二齿轮一侧偏移,此时第一停止机构的停止杆被绷紧的软绳拔出一段距离,因此套杆相对套筒产生滑动,直到套杆全部套入到套筒内,套杆和套筒此时的长度之和最小,由于惯性螺套继续运动,且由于配重盘的重力作用,摆杆能够将拨杆向第二齿轮一侧推动,并最终将驱动齿轮推动到与第二齿轮啮合;然后驱动轴由于驱动齿轮啮合了第二齿轮,其旋转反向,所以螺套运动也反向,此时弯杆带动的套杆反向推动摆杆,然后拨杆被反向驱动,摆杆又朝向第一齿轮方向偏转,越过其竖直位置后,偏移到第一齿轮一侧,此时由于配重盘的重力作用,摆杆将套杆从套筒内抽出,套杆与套筒的长度之和最大,然后软绳松弛拉力变小,停止杆将套杆和套筒卡住相对固定。(7)拨叉杆在拨杆的左右运动过程中不断的通过两个拨叉杆推动驱动齿轮沿驱动轴左右移动,变化啮合对象。(8)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相互配合,使得摆杆能以第三转轴为圆心转动,驱动拨杆左右移动,进而驱动拨叉杆跟随拨杆左右移动。( 9 )摆杆在偏向第一齿轮一侧、摆杆在竖直状态以及摆杆刚刚越过竖直状态偏向第二齿轮一侧一段两拨叉杆余量距离时的三个状态,停止杆均卡住套杆和套筒;摆杆偏向第二齿轮一段距离后,软绳越绷越紧,停止杆此时被拔出一段距离,套杆能够相对套筒滑动。(10)挡块的设置保证摆杆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加工的车床尾座机构,包括:架体,以及安装在架体上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通过拨叉杆衔接,所述驱动机构由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钻头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齿轮正转和反转;‑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的拨杆,所述拨杆上设置两拨叉杆,两拨叉杆分别位于驱动齿轮的两端外侧;所述驱动轴一端设有螺杆,连接弯杆的螺套螺纹套接在所述螺杆上;摆杆上依次设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摆杆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拨杆,摆杆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套杆,所述套杆同轴的套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筒另一端连接所述弯杆,位于所述第二转轴处的摆杆上设有配重盘,所述摆杆通过第三转轴旋转;所述套筒上设置第一停止机构,所述第一停止机构能够卡扣限定所述套杆和所述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拨杆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手动停止机构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佳琨解后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