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包括机体,控制系统,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机翼架,所述机翼架位于所述机体内且伸出机体外,所述机翼架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有机翼轮,所述机翼轮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机翼轮与所述机翼架转动连接,所述机翼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机体内还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机翼架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丰富了飞行模式,增加了人机的多重互动,使得趣味性和可玩性极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遥感控制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多个飞行模式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控飞行器已走进普通人的视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它们已不陌生,特别是具有一定功能性的航模,不仅能帮助人们实现某些目的,还能使操纵者在操控的过程中获得游戏乐趣。现有的四翼飞行器一般都是单一的空中飞行,或者是陆地空中交换的方式,其飞行模式还不够丰富;且现有的飞行器在与使用者的互动上还存在不足、操作形式单一,故设计出具有多操作形式、多飞行模式、良好互动性的遥控飞行器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趣味性更强、联合了海陆空三者飞行模式相的飞行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以下述技术方案:飞行器,包括机体,控制系统,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机翼架,所述机翼架位于所述机体内且伸出机体外,所述机翼架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有机翼轮,所述机翼轮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机翼轮与所述机翼架转动连接,所述机翼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机体内还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机翼架传动连接。于其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杆、连接杆和操纵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操纵杆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操纵杆铰链。于其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机翼架外周套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与所述机翼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嵌套在所述机体,所述固定圈与机体之间间隙配合。于其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翼轮包括转轮、微驱动装置,所述转轮与所述微驱动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微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于其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驱动装置包括微型电机、机座,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微型电机与转轮转动连接,所述机座与操纵杆转动连接。于其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机翼架上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机翼架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于其一实施例中,所述运动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机体两端,所述两个运动装置之间还固定安装有脚架装置,所述脚架装置包括升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齿条、脚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升降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齿轮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脚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主控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主控板与所述微型电机电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通过主控板控制微型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同时,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机翼架转动,从而使铰链在所述机翼架两端的机翼轮方向得以改变,实现水陆空三者之间飞行模式的转变。通过伸缩杆使机翼轮的方向由陆地模式变成空中飞行模式,配合相应飞行模式的变化,通过升降电机实现所述脚架的升降。通过第一电机及主动轮传动轮使得机翼架转动方向,所述机翼轮被转至合适位置,从而转变为水中飞行模式。摄像头实现海陆空三种模式拍摄,将采集回来的数据传输到主控板,最终反馈至控制器装置中。本技术增加了新的玩法,使之更具娱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1、机体;3、机翼架;31、固定圈;41、固定杆;42、连接杆;43、操纵杆;5、机翼轮;51、转轮;52、微型电机;53、机座;61、第一电机;62、主动轮;64、从动轮;7、脚架装置;700、升降电机;71、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4、齿条;75、脚架;8、摄像头;10、主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飞行器,包括机体1,控制系统(未标示),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机翼架3,所述机翼架位3于所述机体1内且伸出机体1夕卜,所述机翼架3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杆41、连接杆42和操纵杆43,所述连接杆42位于所述固定杆41与所述操纵杆43之间,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41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操纵杆43铰链,所述操纵杆43远离所述机体1的一端安装有机翼轮5,所述机翼轮5与所述操纵杆43铰链,所述机翼轮5与所述机翼架3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机翼架3外周套设有固定圈31,所述固定圈31与所述机翼架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31嵌套在所述机体1,所述固定圈31与机体1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圈31用于保证转动时所述机翼架3与所述伸缩杆的同轴度;所述固定圈31贴合机体1,且与机体1相对转动。所述机翼轮5包括转轮51、微驱动装置,所述微驱动装置包括微型电机52、机座53,所述微型电机52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53上,所述微型电机52与转轮51转动连接,所述机座53与操纵杆43转动连接,所述微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机体1内还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2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机翼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包括机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运动装置,所述运动装置包括机翼架,所述机翼架位于所述机体内且伸出机体外,所述机翼架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有机翼轮,所述机翼轮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机翼轮与所述机翼架转动连接,所述机翼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机体内还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机翼架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向松,况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