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推动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732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推动制动器,旨在提供一种耐磨损且减少柱塞卡阻现象的双推动制动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导磁筒、设置在导磁筒内侧壁上的电磁线圈、滑动配合在导磁筒内侧壁上且对称设置的柱塞,所述的导磁筒内侧壁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的环形凸台两端面对称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与柱塞外侧壁之间抵触有耐磨环,所述的耐磨环内侧壁直径小于环形凸台内侧壁直径,所述的耐磨环两端分别通过电磁线圈和环形凹槽轴向限位,所述的耐磨环与柱塞贴合的面上设有含油的油槽,通过设置耐磨环使柱塞和导磁筒在双推动制动器运行时不发生摩擦,且耐磨环上设有油槽,通过润滑剂大大减少了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器,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双推动制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双推动制动器的结构是在导磁筒中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柱塞和两个电磁线圈,柱塞上设置有穿过壳体端盖的中心孔的柱塞杆,两个柱塞的外侧壁支撑在壳体内侧壁中,运行时柱塞的外侧壁与壳体内侧壁摩擦。为了不影响导磁回路并且能够产生一个较大的电磁推动力,双推电磁铁的柱塞多选用纯铁或者导磁性好的低碳钢制成。由于这些金属材料不能做硬化的淬火处理,因此柱塞的耐磨性不高。电梯在长期的运行、制动过程中,电磁铁的柱塞和导磁筒就会因摩擦产生磨损,从而表面粗糙起毛,严重者就会产生柱塞卡阻现象,且长时间使用后,垂直与柱塞轴向上的力会使柱塞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大大增加了柱塞和导磁筒之间的摩擦力,更容易发生柱塞卡阻现象,使制动器失效,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鼓式双推动制动器的磨损问题,已成为电梯制动器生产制造行业的一大难点和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损且减少柱塞卡阻现象的双推动制动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双推动制动器,包括导磁筒、设置在导磁筒内侧壁上的电磁线圈、滑动配合在导磁筒内侧壁上且对称设置的柱塞,所述的导磁筒内侧壁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的环形凸台两端面对称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与柱塞外侧壁之间抵触有耐磨环,所述的耐磨环内侧壁直径小于环形凸台内侧壁直径,所述的耐磨环两端分别通过电磁线圈和环形凹槽轴向限位,所述的耐磨环与柱塞贴合的面上设有含油的油槽。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双推动制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环形凹槽和柱塞之间抵触有耐磨环把导磁筒和柱塞分隔起来,使柱塞和导磁筒在双推动制动器运行时不发生摩擦,仅柱塞和耐磨环发生摩擦,不仅大大减少了摩擦面积,且耐磨环上设有油槽,通过润滑剂大大减少了摩擦力,耐磨环或者柱塞表面粗糙起毛时,由于接触面积小不容易产生严重的阻碍,减少了柱塞卡阻现象,且由于柱塞和导磁筒之间存在间隙,即使柱塞偏移一定角度也不会使柱塞和导磁筒接触,避免了柱塞倾斜后摩擦力增加的情况,大大减少了柱塞卡阻的现象。由于本技术的所述的油槽沿耐磨环内侧壁轴向设置,所述的柱塞外侧壁设有与油槽相配的凸块,通过在柱塞侧壁设置与油槽相配的凸块,使耐磨环和柱塞结合更精密不容易偏移,且通过凸块和油槽相配更能充分利用油槽内润滑剂,使柱塞不容易磨损并减少柱塞卡阻现象,大大增加了耐磨环和柱塞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油槽连通有储油通道,所述的储油通道和油槽之间通过细孔连通,通过设置储油通道增加润滑剂的容量,并通过细孔将储油通道内的润滑剂流通到油槽中,大大延长了耐磨环和柱塞之间存在润滑剂的时间,使柱塞不容易磨损并减少柱塞卡阻现象,大大增加了耐磨环和柱塞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储油通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储油通道单向连通的注油孔,方便储油通道增加润滑剂,使耐磨环能反复利用,降低了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双推动制动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耐磨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中所示:1、导磁筒;n、环形凸台;12、环形凹槽;2、电磁线圈;3、柱塞;4、耐磨环;41、油槽;42、储油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双推动制动器,包括导磁筒1、设置在导磁筒1内侧壁上的电磁线圈2、滑动配合在导磁筒1内侧壁上且对称设置的柱塞3,所述的导磁筒1内侧壁设有环形凸台11,所述的环形凸台11两端面对称设置环形凹槽12,所述的环形凹槽12与柱塞3外侧壁之间抵触有耐磨环4,所述的耐磨环4内侧壁直径小于环形凸台11内侧壁直径,所述的耐磨环4两端分别通过电磁线圈2和环形凹槽12轴向限位,所述的耐磨环4与柱塞3贴合的面上设有含油的油槽41,通过在环形凹槽12和柱塞3之间抵触有耐磨环4把导磁筒1和柱塞3分隔起来,使柱塞3和导磁筒1在双推动制动器运行时不发生摩擦,仅柱塞3和耐磨环4发生摩擦,不仅大大减少了摩擦面积,且耐磨环4上设有油槽41,通过润滑剂大大减少了摩擦力,耐磨环4或者柱塞3表面粗糙起毛时,由于接触面积小不容易产生严重的阻碍,减少了柱塞3卡阻现象,且由于柱塞3和导磁筒1之间存在间隙,即使柱塞3偏移一定角度也不会使柱塞3和导磁筒1接触,避免了柱塞3倾斜后摩擦力增加的情况,大大减少了柱塞3卡阻的现象。所述的油槽41沿耐磨环4内侧壁轴向设置,所述的柱塞3外侧壁设有与油槽41相配的凸块,通过在柱塞3侧壁设置与油槽41相配的凸块,使耐磨环4和柱塞3结合更精密不容易偏移,且通过凸块和油槽41相配更能充分利用油槽41内润滑剂,使柱塞3不容易磨损并减少柱塞3卡阻现象,大大增加了耐磨环4和柱塞3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油槽41连通有储油通道42,所述的储油通道42和油槽41之间通过细孔连通,通过设置储油通道42增加润滑剂的容量,并通过细孔将储油通道42内的润滑剂流通到油槽41中,大大延长了耐磨环4和柱塞3之间存在润滑剂的时间,使柱塞3不容易磨损并减少柱塞3卡阻现象,大大增加了耐磨环4和柱塞3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储油通道4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储油通道42单向连通的注油孔,方便储油通道42增加润滑剂,使耐磨环4能反复利用,降低了维护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双推动制动器,包括导磁筒(1)、设置在导磁筒(1)内侧壁上的电磁线圈(2)、滑动配合在导磁筒(1)内侧壁上且对称设置的柱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筒(1)内侧壁设有环形凸台(11),所述的环形凸台(11)两端面对称设置环形凹槽(12),所述的环形凹槽(12)与柱塞(3)外侧壁之间抵触有耐磨环(4),所述的耐磨环(4)内侧壁直径小于环形凸台(11)内侧壁直径,所述的耐磨环⑷两端分别通过电磁线圈⑵和环形凹槽(12)轴向限位,所述的耐磨环(4)与柱塞(3)贴合的面上设有含油的油槽(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推动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槽(41)沿耐磨环(4)内侧壁轴向设置,所述的柱塞(3)外侧壁设有与油槽(41)相配的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推动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槽(41)连通有储油通道(42),所述的储油通道(42)和油槽(41)之间通过细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推动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通道(4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储油通道(42)单向连通的注油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推动制动器,旨在提供一种耐磨损且减少柱塞卡阻现象的双推动制动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导磁筒、设置在导磁筒内侧壁上的电磁线圈、滑动配合在导磁筒内侧壁上且对称设置的柱塞,所述的导磁筒内侧壁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的环形凸台两端面对称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与柱塞外侧壁之间抵触有耐磨环,所述的耐磨环内侧壁直径小于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推动制动器,包括导磁筒(1)、设置在导磁筒(1)内侧壁上的电磁线圈(2)、滑动配合在导磁筒(1)内侧壁上且对称设置的柱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筒(1)内侧壁设有环形凸台(11),所述的环形凸台(11)两端面对称设置环形凹槽(12),所述的环形凹槽(12)与柱塞(3)外侧壁之间抵触有耐磨环(4),所述的耐磨环(4)内侧壁直径小于环形凸台(11)内侧壁直径,所述的耐磨环(4)两端分别通过电磁线圈(2)和环形凹槽(12)轴向限位,所述的耐磨环(4)与柱塞(3)贴合的面上设有含油的油槽(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荣林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