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发动机、重型发动机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7516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动力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重型发动机,该重型发动机包括缸盖和具有多个缸筒的缸体(10),所述缸盖中形成有分别与各个所述缸筒连通的多个进气道(24),其特征在于,该重型发动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盖上的进气空腔(22),该进气空腔(22)与多个所述进气道(24)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型发动机通过在缸盖上设置进气空腔,相应地减小了重型发动机的重量,并且进气空腔代替了现有的进气歧管,从而减少了进气歧管、垫片和螺栓等零部件所占的重量和体积,另外,又因无需安装进气歧管而提高了重型发动机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动力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整机重量轻且结构布置紧凑的重型发动机以及包括该重型发动机的重型发动机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给人类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油耗、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是减轻车辆的重量。在车辆轻量化的进程中,为使重量分布达到最佳化,需要减小发动机的重量,而这也是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必要环节,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提高汽车动力性和舒适性的方向。目前,发动机减重的方法包括用铝合金等轻金属材料代替钢铁材料,但在没有发现比现有的轻金属材料更轻的材料之前,此方法具有局限性,因此,发动机减重的方向是对发动机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布置来降低发动机重量。另外,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组件、活塞连杆组件等大量零部件,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准确连接直接影响着发动机性能,因此,对发动机装配工艺的要求非常之高,这意味着装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从而需要提供提高发动机装配工艺效率的方法。但是,现有的许多重型发动机如排量为11-13L左右的重型发动机依然存在轻量化不足、集成度不高等问题,需要更加减小重型发动机的重量,并需要提高重型发动机集成度而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发动机,该重型发动机的重量相对较轻,且装配效率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发动机系统,该发动机系统的重量相对较轻,且装配效率高。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重量相对较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型发动机,该重型发动机包括缸盖和具有多个缸筒的缸体,所述缸盖中形成有分别与各个所述缸筒连通的多个进气道,其中,该重型发动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盖上的进气空腔,该进气空腔与多个所述进气道连通。优选地,每个所述缸筒可以与两个所述进气道连通。优选地,所述重型发动机还包括与多个所述缸筒连通的多个排气道,每个所述缸筒可以与一个所述排气道连通。优选地,所述缸体的非承载区域的壁厚可以是3.7-5.3_。优选地,所述非承载区域可以是裙部或回油空腔。优选地,所述重型发动机还包括机油冷却模块,该机油冷却模块集成有提供冷却液的水栗、分别与冷却液管道和机油管道连通的机油冷却器以及与所述机油管道相连通的机油滤清器。优选地,所述机油冷却模块可以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侧部。优选地,所述重型发动机还包括气门室盖罩和油底壳,所述气门室盖罩和所述油底壳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本技术又提供一种重型发动机系统,该重型发动机系统包括进气总管,其中,所述重型发动机系统还包括本技术提供的重型发动机,所述进气总管通过节气门与所述进气空腔连接。本技术又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技术提供的重型发动机系统。本技术的重型发动机通过在缸盖上设置进气空腔,相应地减小了重型发动机的重量,并且进气空腔代替了现有的进气歧管,从而减少了进气歧管、垫片和螺栓等零部件所占的重量和体积,另外,又因无需安装进气歧管而提高了重型发动机的装配效率。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重型发动机的总装配图。图2是设置在本技术提供的重型发动机的缸盖上的进气空腔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机油冷却模块的立体图。图4是将本技术提供的机油冷却模块装配在重型发动机的缸体上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 缸体20进气总管21连接部22进气空腔24进气道25进气门26排气门27排气道30机油冷却模块31机油入口32机油冷却器33机油滤清器34机油出口35水栗36冷却液入口37冷却液出口40气门室罩盖50油底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型发动机,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重型发动机包括缸盖和具有多个缸筒的缸体10,参照图2,缸盖中形成有分别与各个缸筒连通的多个进气道24,而进气道24与缸筒之间设置有进气门25,通过定时开启或者关闭进气门25而控制发动机的进气。另外,重型发动机还包括设置在缸盖上的进气空腔22,该进气空腔22同时与多个进气道24连通。气体从重型发动机外部进入进气空腔22,再通过进气道24进入缸体10的缸筒中参与燃烧。需要说明的是,进气空腔22的形状、大小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即可,只要能够使气体的涡流比、压力损失等参数符合要求,从而能够使缸体内部进气充分即可。本技术的重型发动机的缸盖与现有的缸盖相比,由于在缸盖上设置有进气空腔22,从而缸盖的重量相应地减小,并且进气空腔22代替了现有的进气歧管,从而减少了进气歧管、垫片和螺栓等零部件所占的重量和体积,另外,又因无需安装进气歧管而提高了重型发动机的装配效率。另外,缸体10上的每个缸筒可以与两个进气道24连通,使气体(新鲜空气或者可燃性混合气)更多地被吸进缸体中,从而保证重型发动机进气充分,进气充分时,重型发动机发出更大的功率。但是,本技术不限制与每个缸筒连通的进气道24的个数,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与进气道24相对应地,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的重型发动机还包括与多个缸筒连通的多个排气道27,排气道27也设置在缸盖中。理论上与每个缸筒上连通的排气道27越多,重型发动机的排气效率就越高,但随之也具有油耗增多、缸盖的制造工艺相对变得复杂等缺点,因此,本技术优选的设置方式是每个缸筒与一个排气道27连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发动机,该重型发动机包括缸盖和具有多个缸筒的缸体(10),所述缸盖中形成有分别与各个所述缸筒连通的多个进气道(24),其特征在于,该重型发动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盖上的进气空腔(22),该进气空腔(22)与多个所述进气道(2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海张明广范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