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壳螺堵及用于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的压力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8061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具体公开了一种油底壳螺堵及用于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的压力测量装置,所述油底壳螺堵包括具有通孔(11)的本体(10),所述本体的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方向的一端用于连接油底壳的放油孔,所述本体的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管接头(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油底壳螺堵是在传统发动机油底壳的螺堵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改进后的油底壳螺堵成为一个具有转接功能的螺堵,可以在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时代替传统的油底壳螺堵。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时既不需要另外连接一套独立的压力测量设备,也不需要对油底壳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具体地,涉及一种油底壳螺堵及用于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的压力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车辆的核心部件,其包括气缸、设置在气缸内的活塞、曲轴以及用于储存机油的油底壳,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并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在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发动机的活塞、活塞环等关键零部件的密封性能的好坏关系到发动机能否正常运行。传统的,发动机的活塞、活塞环等关键零部件的密封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可以通过测量机油消耗量(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是指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通过活塞与缸筒之间的间隙、气门与导管之间的间隙、闭式曲轴箱通风管三个途径进入燃烧室烧掉的机油量)得以实现,具体的,可以通过特定工况前后机油的消耗量以及机燃比(机油消耗量/燃油消耗量)来衡量所检测的零部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目前,测量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可以根据发动机开始运行后,随着机油的消耗,油底壳内的机油量减少,从而油底壳内的压力降低的原理进行测量。根据这一原理测量机油消耗量的常用方法有两种,I)事先标定发动机运行前油底壳内的压力与机油量的关系,一段时间后通过压力变化计算机油消耗量;2)称量恢复发动机运行前油底壳内的压力所需要补充的机油量,得到机油消耗量。然而,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测量机油的消耗量,都需要测量油底壳内的压力,一般地,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油底壳内的压力,这就需要提供一种使油底壳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使油底壳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油底壳螺堵,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的压力测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底壳螺堵,所述油底壳螺堵包括具有通孔的本体,所述本体的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方向的一端用于连接油底壳的放油孔,所述本体的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管接头。优选地,所述油底壳螺堵包括固定帽,所述固定帽套设在所述管接头的外部并与所述管接头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帽包括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固定部以及和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管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并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部设置有挡环。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圆周上或者第二固定部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管接头与固定帽拧紧和拆卸的第一外六角头。优选地,所述本体的所述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油底壳的放油孔可拆卸连接的螺纹,所述本体的外部固定有用于方便所述油底壳螺堵与油底壳拧紧和拆卸的第二外六角头。优选地,所述油底壳螺堵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油底壳螺堵与所述油底壳的放油孔的密封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的压力测量装置,该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管路、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油底壳螺堵,所述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管接头连接,所述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管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部设置有挡环;所述管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挡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管路之间,以防止所述管路从所述管接头上脱落。优选地,所述油底壳螺堵包括固定帽,所述固定帽包括第一固定部以及和沿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的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帽套设在所述管接头的外部并与所述管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管路从所述第二固定部穿出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形成紧密配合以进一步防止所述管路从所述管接头上脱落。本技术提供的油底壳螺堵是在传统发动机油底壳的螺堵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改进后的油底壳螺堵成为一个具有转接功能的螺堵(即可以通过管接头与外部的压力传感器连通),可以在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时代替传统的油底壳螺堵。而且,本技术在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时既不需要另外连接一套独立的压力测量设备,也不需要对油底壳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油底壳螺堵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固定帽)。图2是图1所示的油底壳螺堵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油底壳螺堵的固定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油底壳螺堵的固定帽的剖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油底壳螺堵的固定帽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1:通孔;12:管接头;12a:第一连接部;12b:第二连接部;13:挡环;14:第二外六角头;15:密封结构;15a:密封圈;15b:密封槽;20:固定帽;21: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23:第一外六角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底壳螺堵,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油底壳螺堵包括具有通孔11的本体10,所述本体10的沿通孔11的中心线方向的一端用于连接油底壳的放油孔(例如,本体10可以与油底壳的放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本体10的沿通孔11的中心线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通孔11连通的管接头12,也就是说,油底壳中的机油可以通过通孔11流经管接头12。其中,为了制造方便所述本体10可以与管接头12 —体形成。本技术提供的油底壳螺堵主要适用于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的试验中,使用时,可以将该油底壳螺堵旋紧在发动机的油底壳的放油孔上,并将油底壳螺堵的管接头12通过管路与压力传感器连通,从而可以通过该压力传感器测量油底壳内的压力,然后根据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两种常用方式获得发动机机油消耗,进而判断发动机的相关部件是否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本技术提供的油底壳螺堵是在传统发动机油底壳的螺堵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改进后的油底壳螺堵成为一个具有转接功能的螺堵(即可以通过管接头与外部的压力传感器连通),可以在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时代替传统的油底壳螺堵。而且,本技术在测量发动机机油消耗时既不需要另外连接一套独立的压力测量设备,也不需要对油底壳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结合图3至图5,所述油底壳螺堵包括固定帽20,所述固定帽20套设在管接头12的外部并与管接头12可拆卸连接。在利用本技术提供的油底壳螺堵测量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底壳螺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螺堵包括具有通孔(11)的本体(10),所述本体(10)的沿所述通孔(11)的中心线方向的一端用于连接油底壳的放油孔,所述本体(10)的沿所述通孔(11)的中心线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通孔(11)连通的管接头(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博杨天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