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1976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制造方法,其将最后配置于齿(21)的最终线圈(3C)如下地配置。使最终线圈(3C)变形为菱形,将一侧导体部分(32A)的外周侧端部(321)插入一侧槽(22A)。将一侧导体部分(32A)的外周侧端部(321)插入至一侧槽(22A)中的中间倾斜侧面(212)与基端平行侧面(213)的边界位置。使最终线圈(3C)的变形复原,将另一侧导体部分(32B)的外周侧端部(321)插入至另一侧槽(22B)中的中间倾斜侧面(212)与基端平行侧面(213)的边界位置。将一侧导体部分(32A)以及另一侧导体部分(32B)同时分别插入一侧槽(22A)以及另一侧槽(22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定子铁芯配置线圈,来制造旋转电机用定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制造旋转电机用定子的方法,有在一体形状的定子铁芯配置线圈的方法、在分割定子铁芯而形成的分割铁芯配置线圈并将配置有该线圈的分割铁芯相互连结的方法等。另外,线圈有时集中卷绕多根细径的磁线而形成,有时卷绕一根扁线而形成。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马达定子的制造装置,其在定子铁芯中的多个齿插入多个对矩形剖面的扁平导体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梯形线圈。该制造装置具有将梯形线圈限制为倾斜变形状态的线圈形状限制部件。而且,以利用线圈形状限制部件防止了缠绕扭曲的状态将梯形线圈插入齿。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7410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I的制造装置中,直至将梯形线圈插入齿的正规位置为止,利用线圈形状限制部件始终将梯形线圈限制为倾斜变形状态。因此,在想要增加齿的基端侧部分的周向的宽度的情况下,根据专利文献1,很难将梯形线圈插入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增加齿的基端侧部分的周向的宽度,也能够顺利地进行最后配置于齿的最终线圈的配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其是在定子铁芯配置线圈,来制造旋转电机用定子的方法,上述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定子铁芯中,呈放射状地形成于圆环状的轭部的内周侧的多个齿具有:前端平行侧面,其形成于前端侧部分且周向的宽度恒定;中间倾斜侧面,其形成为与该前端平行侧面连接并随着靠近外周侧而周向的宽度增大;以及基端平行侧面,其形成于连接于该中间倾斜侧面的基端侧部分且周向的宽度恒定,在对上述定子铁芯的上述齿配置最终线圈时,进行如下工序,即:第一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使上述最终线圈变形,在位于该最终线圈的周向一侧的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以及位于该最终线圈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内周侧端部形成锐角形的角部,将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于相对于上述齿而言位于周向一侧的一侧槽的开口部;第二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维持上述最终线圈的变形状态,将上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至上述一侧槽中的上述中间倾斜侧面与上述基端平行侧面的边界位置,并且将上述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于相对于上述齿而言位于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槽的开口部;第三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以上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上述最终线圈的变形复原,而将上述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至上述另一侧槽中的上述中间倾斜侧面与上述基端平行侧面的边界位置;以及第四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使上述最终线圈相对于上述齿对置,将上述一侧导体部分以及上述另一侧导体部分同时分别插入于上述一侧槽以及上述另一侧槽。在上述中,对在具有前端平行侧面、中间倾斜侧面以及基端平行侧面的齿配置最后配置的最终线圈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时,首先,作为第一插入工序,使最终线圈变形,在位于最终线圈的周向一侧的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与位于最终线圈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内周侧端部形成锐角形的角部。此时,在一侧导体部分的内周侧端部与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形成有钝角形的角部。这里,使最终线圈变形的量设为能够将一侧导体部分插入一侧槽的量。然后,将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于相对于齿而言位于周向一侧的一侧槽的开口部。接下来,作为第二插入工序,维持最终线圈的变形状态,将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至一侧槽中的中间倾斜侧面与基端平行侧面的边界位置。另外,将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于相对于齿而言位于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槽的开口部。在第二插入工序中,通过将最终线圈以变形的状态配置于齿,从而使最终线圈的一侧导体部分能够不与齿、或者配置于前一个齿的线圈干涉。接下来,作为第三插入工序,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最终线圈的变形状态恢复至原来的无变形的初始状态。此时,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至另一侧槽中的中间倾斜侧面与基端平行侧面的边界位置。在第三插入工序中,通过一边恢复最终线圈的变形一边将其配置于齿,从而最终线圈的另一侧导体部分能够不与最初配置于齿的线圈干涉。而且,作为第四插入工序,在最终线圈相对于齿对置后,使一侧导体部分以及另一侧导体部分向径向外侧移动,并同时分别插入一侧槽以及另一侧槽。这样,即使在齿的基端侧部分形成有周向的宽度大的基端平行侧面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第一?第四插入工序而避开干涉且容易地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通过在齿形成前端平行侧面,能够使在对线圈进行通电时通过齿的磁通量在齿的前端部难以饱和。另外,通过在齿形成基端平行侧面,能够增加齿的基端侧部分的周向的宽度,使磁通量更多地通过。而且,通过使用具有上述齿形状的定子铁芯,能够提高旋转电机的性能。因此,根据上述,即使增加齿的基端侧部分的周向的宽度,也能够顺利地进行最后配置于齿的最终线圈的配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插入工序中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在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二插入工序中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三插入工序中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在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三插入工序中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在实施例所涉及的第四插入工序中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将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个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定子的说明图。图8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动作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组装夹具的可动夹具部中的把持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的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中,上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以及上述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是指配置于上述定子铁芯的齿的外周侧时的轭侧的端部。相对于上述定子铁芯,先于上述最终线圈配置于齿的线圈能够绕着周向按照顺序依次配置于定子铁芯的齿。另外,在上述中,上述最终线圈也可以沿着由上述前端平行侧面、上述中间倾斜侧面以及上述基端平行侧面所形成的上述齿的侧面形状,将扁线沿内外周多层卷绕而形成。此时,通过使用扁线,能够提高线圈在定子铁芯的槽的占空系数。另外,上述最终线圈也可以相对于最初安装于上述定子铁芯的上述齿的、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绝缘体进行配置。此时,能够容易地使从绝缘体分离的最终线圈变形。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插入工序中,使用组装夹具,上述组装夹具具有:可动夹具部,其把持上述最终线圈,与相对于上述齿的内周侧对置配置;基板夹具部,其供该可动夹具部配设为能够移动,通过沿着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CN105164901.html" title="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定子铁芯配置线圈,来制造旋转电机用定子的方法,所述旋转电机用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铁芯中,呈放射状地形成于圆环状的轭部的内周侧的多个齿具有:前端平行侧面,其形成于前端侧部分且周向的宽度恒定;中间倾斜侧面,其形成为与所述前端平行侧面连接并随着靠近外周侧而周向的宽度增大;以及基端平行侧面,其形成于连接于该中间倾斜侧面的基端侧部分且周向的宽度恒定,在对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齿配置最终线圈时,进行如下工序,即:第一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最终线圈变形,在位于该最终线圈的周向一侧的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以及位于该最终线圈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内周侧端部形成锐角形的角部,将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于相对于所述齿而言位于周向一侧的一侧槽的开口部;第二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维持所述最终线圈的变形状态,将所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至所述一侧槽中的所述中间倾斜侧面与所述基端平行侧面的边界位置,并且将所述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于相对于所述齿而言位于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槽的开口部;第三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以所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所述最终线圈的变形复原,而将所述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插入至所述另一侧槽中的所述中间倾斜侧面与所述基端平行侧面的边界位置;以及第四插入工序,在该工序中,使所述最终线圈相对于所述齿对置,将所述一侧导体部分以及所述另一侧导体部分同时分别插入于所述一侧槽以及所述另一侧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伸吾横山刚田中宏幸岩月和也桥本敬弘宫田久生吉川桐香太田贵宪川浦弘贵赤尾宪彦杉本哲也中上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