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3939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旋转电机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将除最后配置于齿(21)的线圈(3C)之外的旋转配置线圈(3B)如以下那样配置于齿(21)。使位于旋转配置线圈(3B)的周向一侧(C1)的一侧导体部分(32A)的外周侧端部(321)沿着齿(21)的前端平行侧面(211)移动,接下来沿着齿(21)的基端倾斜侧面(212)移动。另外,以一侧导体部分(32A)的外周侧端部(321)为起点使旋转配置线圈(3B)旋转,从而将另一侧导体部分(32B)向另一侧插口(22B)插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定子芯配置线圈来制造旋转电机用的定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制造旋转电机用的定子的方法,存在在一体形状的定子芯配置线圈的方法、在分割定子芯形成的分割芯配置线圈并且将配置有该线圈的分割芯相互连结的方法等。另夕卜,线圈存在集中卷绕多根细径的电磁线而形成的情况和卷绕I根扁线而形成的情况。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固定件芯的多个齿中插入将矩形剖面的扁形导体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多个梯形线圈的马达固定件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具有将梯形线圈限制为倾斜变形状态的线圈形状限制部件。而且,在通过线圈形状限制部件防止了卷绕扭曲的状态下,将梯形线圈插入齿。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 257410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I的制造装置中,在将梯形线圈插入齿时,需要通过线圈形状限制部件始终将梯形线圈限制为倾斜变形状态。因此,未研究过能够使梯形线圈不变形地配置于齿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背景而完成的,能够提供能够将除最后配置于齿的线圈之外的多个线圈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变形地顺利地配置于齿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其是通过在定子芯配置多个线圈从而制造旋转电机用的定子的方法,上述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定子芯中,在圆环状的轭部的内周侧形成为放射状的多个齿在前端侧部分具有周向的宽度为恒定的前端平行侧面,并且在基端侧部分具有伴随着趋向外周侧周向的宽度变大的基端倾斜侧面,在将上述线圈绕周向在上述定子芯的每个上述齿顺序地进行配置时,针对除最后配置于上述齿的线圈之外的多个旋转配置线圈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第一插入工序,使上述旋转配置线圈,从相对于上述齿正对的状态倾斜为以与上述定子芯的中心轴线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从而对置,并且将位于该旋转配置线圈的周向一侧的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向位于相对于上述齿的周向一侧的一侧插口的开口部插入;第二插入工序,使上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沿着上述前端平行侧面移动,从而将该一侧导体部分向上述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并且以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该旋转配置线圈旋转,从而将位于该旋转配置线圈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向位于相对于上述齿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插口的开口部插入;第三插入工序,使上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沿着上述基端倾斜侧面移动,从而将该一侧导体部分向上述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并且以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该旋转配置线圈旋转,从而将上述另一侧导体部分向上述另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以及第四插入工序,使该旋转配置线圈相对于上述齿正对,并且将上述一侧导体部分以及上述另一侧导体部分,分别向上述一侧插口以及上述另一侧插口同时插入。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上述中,想出即便不使线圈变形也能够将其配置于具有前端平行侧面以及基端倾斜侧面的齿的办法。在本制造方法中,将线圈绕周向在定子芯的每个齿顺序地进行配置。而且,将除最后配置于齿的线圈之外的其他线圈(以下,称为旋转配置线圈。)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以下的第一?第四插入工序从而配置于齿。在将旋转配置线圈配置于齿时,首先,作为第一插入工序,使旋转配置线圈,从相对于齿正对的状态倾斜为以与定子芯的中心轴线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从而与齿对置。而且,将位于旋转配置线圈的周向一侧的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向位于相对于齿的周向一侧的一侧插口的开口部插入。这里,使旋转配置线圈倾斜的角度为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能够通过一侧插口的开口部的适当角度。接下来,作为第二插入工序,使旋转配置线圈的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沿着前端平行侧面移动,并且将一侧导体部分向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另外,与该插入同时,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旋转配置线圈旋转,从而将位于旋转配置线圈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向位于相对于齿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插口的开口部插入。接下来,作为第三插入工序,使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沿着基端倾斜侧面移动,并且将一侧导体部分向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另外,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旋转配置线圈旋转,从而将另一侧导体部分向另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在第二插入工序以及第三插入工序中,通过使旋转配置线圈一边旋转一边配置于齿,从而旋转配置线圈的一侧导体部分能够不会干扰齿或者一个之前配置于齿的旋转配置线圈。而且,作为第四插入工序,在旋转配置线圈相对于齿正对之后,使一侧导体部分以及另一侧导体部分向径向外侧移动,从而分别向一侧插口以及另一侧插口同时插入。这样,对于第一?第四插入工序而言,针对多个旋转配置线圈,依次进行,并且将多个旋转配置线圈绕周向在定子芯的每个齿顺序地旋转地进行配置。另外,多个旋转配置线圈能够不变形地顺利地配置于齿。因此,根据上述,能够将除最后配置于齿的线圈之外的多个旋转配置线圈的至少任意一个,不变形地顺利地配置于齿。【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在第一插入工序中将旋转配置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在第二插入工序中将旋转配置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在第二插入工序中将旋转配置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在第三插入工序中将旋转配置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的在第三插入工序中将旋转配置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的在第四插入工序中将旋转配置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的在第四插入工序中将旋转配置线圈配置于齿之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的将第一个线圈配置于齿之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表不实施例的使变形后的最终线圈变形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的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的将最终线圈配置于齿之后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的定子的说明图。图13是示意地示出实施例的组装夹具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实施例的组装夹具的可动夹具部的把持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中,上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以及上述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是指配置于上述定子芯的齿的外周侧时的轭侧的端部。另外,上述第一?第四插入工序能够相对于除最后配置于齿的线圈之外的多个旋转配置线圈全部来进行。另外,上述第一?第四插入工序也能够相对于除最初与最后配置于齿的线圈之外的剩余多个旋转配置线圈全部来进行。另外,在顺序地配置上述线圈时旋转的周向能够为周向一侧,也能够为周向另一侧。 另外,上述线圈的全部也可以通过沿着由上述前端平行侧面以及上述基端倾斜侧面构成的上述齿的侧面形状将扁线在内外周卷绕为多层从而形成。此时,能够通过使用扁线提高定子芯的插口中的线圈的占空系数。另外,上述旋转配置线圈也可以以卷绕于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绝缘体的外周的状态配置于上述齿。此时,能够在定子芯的齿同时配置旋转配置线圈与绝缘体,从而能够缩短定子的制造时间。另外也可以为,上述最后配置于齿的线圈亦即最终线圈的绝缘体预先配置于上述齿,上述最终线圈以使沿其卷绕轴线方向排列的上述扁线的排列沿横向偏移的方式变形为菱形,并且从上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与上述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中的形成有锐角状的角部一方的外周侧端部先向上述插口插入。此时,对于最后配置于齿的最终线圈,通过将绝缘体预先配置于齿,线圈变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在定子芯配置多个线圈从而制造旋转电机用的定子的方法,所述旋转电机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芯中,在圆环状的轭部的内周侧形成为放射状的多个齿在前端侧部分具有周向的宽度为恒定的前端平行侧面,并且在基端侧部分具有伴随着趋向外周侧周向的宽度变大的基端倾斜侧面,在将所述线圈绕周向在所述定子芯的每个所述齿顺序地进行配置时,针对除最后配置于所述齿的线圈之外的多个旋转配置线圈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第一插入工序,使所述旋转配置线圈,从相对于所述齿正对的状态倾斜为以与所述定子芯的中心轴线平行的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从而对置,并且将位于该旋转配置线圈的周向一侧的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向位于相对于所述齿的周向一侧的一侧插口的开口部插入;第二插入工序,使所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沿着所述前端平行侧面移动,从而将该一侧导体部分向所述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并且以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该旋转配置线圈旋转,从而将位于该旋转配置线圈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向位于相对于所述齿的周向另一侧的另一侧插口的开口部插入;第三插入工序,使所述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沿着所述基端倾斜侧面移动,从而将该一侧导体部分向所述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并且以该一侧导体部分的外周侧端部为起点使该旋转配置线圈旋转,从而将所述另一侧导体部分向所述另一侧插口的内部插入;以及第四插入工序,使该旋转配置线圈相对于所述齿正对,并且将所述一侧导体部分以及所述另一侧导体部分,分别向所述一侧插口以及所述另一侧插口同时插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伸吾横山刚田中宏幸岩月和也桥本敬弘宫田久生吉川桐香太田贵宪川浦弘贵赤尾宪彦杉本哲也中上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