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565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阀组,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油口MP0、第二油口P、第三油口MP1、第四油口T、第五油口MP、第六油口P1、第七油口P2、第八油口P3、第九油口P4、第十油口P0、第十一油口T0,用于设定主系统压力的压力截止阀,位于阀组不同位置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和第五电磁换向阀,用于补油的蓄能器,以及稳定先导输出压力的减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阀组内的压力截止阀,可以离合器开启压力值设定压力,在工作中起到泄压降耗作用。通过设置阀组内的蓄能器容积及充气压力,满足各工况下的补油需求。通过设置阀组内的减压阀,可以提供稳定的先导压力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履带式强夯机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阀组
技术介绍
在液压履带式强夯机中,一般由于主卷扬离合器开启压力高,使用先导控制系统的压力不能满足自由落钩离合器的开启条件,国内大多厂家另外设计一套控制油源进行自由落钩的操作。同时市场上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系统基本都采用齿轮栗的定量液压系统,先导压力设定靠简单的溢流阀进行,使得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压力波动比较大,机手操作舒服感差,且在正常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阀组,该先导控制阀组可以和国内大多厂家开发的液压履带强夯机匹配使用,满足了液压履带强夯机安全操作及性能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阀组,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油口 ΜΡ0、第二油口 P、第三油口 MPl、第四油口 T、第五油口 MP、第六油口 P1、第七油口 P2、第八油口P3、第九油口 P4、第十油口 PO、第十一油口 T0,用于设定主系统压力的压力截止阀,位于阀组不同位置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和第五电磁换向阀,用于补油的蓄能器,以及稳定先导输出压力的减压阀;其中,所述压力截止阀的油口 I与第一油口 MPO和第二油口 P相通,压力截止阀的油口 II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相通,压力截止阀的油口III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油口III和第四油口 T相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油口IV与蓄能器的油口 1、第五油口 MP、第二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和减压阀的油口 I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I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1、减压阀的油口II1、第三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1、第四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1、第五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I和第i^一油口 TO相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油口IV与第六油口 Pl相通;所述减压阀的油口 II与第三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1、第四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1、第五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和第十油口 PO相通;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V与第七油口 P2相通;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V与第八油口 P3相通;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V与第九油口 P4相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I1、第三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I1、第四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I1、第五电磁换向阀的油口 III封堵。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和第五电磁换向阀为5个结构相同的电磁换向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置阀组内的压力截止阀,可以离合器开启压力值设定压力,在工作中起到泄压降耗作用。2、通过设置阀组内的蓄能器容积及充气压力,满足各工况下的补油需求。3、通过设置阀组内的减压阀,可以提供稳定的先导压力源。4、通过操作阀组内的第一电磁换向阀,满足了液压履带式行走机械的安全操作及性能要求。5、通过将各种功能集成在一起具有结构紧凑、调节控制方便,避免外接液压管路外露损坏降低漏油风险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应用原理示意图。其中,I是压力截止阀;2.1是第一电磁换向阀;2.2是第二电磁换向阀;2.3是第三电磁换向阀;2.4是第四电磁换向阀;2.5是第五电磁换向阀;3是蓄能器;4是减压阀。【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所示,一种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阀组,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油口 ΜΡ0、第二油口 P、第三油口 MP1、第四油口 T、第五油口 MP、第六油口 P1、第七油口(P2)、第八油口 P3、第九油口 P4、第十油口 PO、第^^一油口 T0,用于设定主系统压力的压力截止阀1,位于阀组不同位置的第一电磁换向阀2.1、第二电磁换向阀2.2、第三电磁换向阀2.3、第四电磁换向阀2.4和第五电磁换向阀2.5,用于补油的蓄能器3,以及稳定先导输出压力的减压阀4 ;其中,所述压力截止阀I的油口 I与第一油口 MPO和第二油口 P相通,压力截止阀I的油口 II与第一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 I相通,压力截止阀I的油口III与第一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III和第四油口 T相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IV与蓄能器3的油口 1、第五油口 MP、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 I和减压阀4的油口 I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 II与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 I1、减压阀4的油口II1、第三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 I1、第四电磁换向阀2.4的油口 I1、第五电磁换向阀2.5的油口 II和第十一油口 TO相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IV与第六油口 Pl相通;所述减压阀4的油口 II与第三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 1、第四电磁换向阀2.4的油口 1、第五电磁换向阀2.5的油口 I和第十油口 PO相通;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 IV与第七油口 P2相通;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2.4的油口 IV与第八油口 P3相通;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2.5的油口 IV与第九油口 P4相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II1、第三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II1、第四电磁换向阀2.4的油口II1、第五电磁换向阀2.5的油口III封堵。第一电磁换向阀2.1、第二电磁换向阀2.2、第三电磁换向阀2.3、第四电磁换向阀2.4和第五电磁换向阀2.5为5个结构相同的电磁换向阀。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先导控制阀使用之前,通过压力截止阀I设定第一电磁换向阀2.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工作压力值,此值与离合器开启压力配合设置,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工作压力值较高。当先导控制阀组的开关关闭时,定量栗经第二油口 P油路进油,油路通过压力截止阀I和第一电磁换向阀2.1回油箱;当先导控制阀组的开关打开时,先导控制阀组之星先导工作,第一电磁换向阀2.1换向,油路通过压力截止阀I和第一电磁换向阀2.1向蓄能器3充液,同时经过减压阀4使得各个电磁换向阀处于待命状态。经过减压阀4的油路向第三电磁换向阀2.3、第四电磁换向阀2.4和第五电磁换向阀2.5供油,同时经过第十油口PO向其它操作机构供加压后稳定的压力油源。当主机各个动作处于稳定状态后,油液不再向外供给,此时由于压力截止阀I的作用,当压力达到设定值之后使得系统零负荷泄压,达到了节能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置阀组内的压力截止阀,可以离合器开启压力值设定压力,在工作中起到泄压降耗作用。2、通过设置阀组内的蓄能器容积及充气压力,满足各工况下的补油需求。3、通过设置阀组内的减压阀,可以提供稳定的先导压力源。4、通过操作阀组内的第一电磁换向阀,满足了液压履带式行走机械的安全操作及性能要求。5、通过将各种功能集成在一起具有结构紧凑、调节控制方便,避免外接液压管路外露损坏降低漏油风险等优点。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油P (MP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履带式强夯机先导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油口(MP0)、第二油口(P)、第三油口(MP1)、第四油口(T)、第五油口(MP)、第六油口(P1)、第七油口(P2)、第八油口(P3)、第九油口(P4)、第十油口(P0)、第十一油口(T0),用于设定主系统压力的压力截止阀(1),位于阀组不同位置的第一电磁换向阀(2.1)、第二电磁换向阀(2.2)、第三电磁换向阀(2.3)、第四电磁换向阀(2.4)和第五电磁换向阀(2.5),用于补油的蓄能器(3),以及稳定先导输出压力的减压阀(4);其中,所述压力截止阀(1)的油口Ⅰ与第一油口(MP0)和第二油口(P)相通,压力截止阀(1)的油口Ⅱ与第一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Ⅰ相通,压力截止阀(1)的油口Ⅲ与第一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Ⅲ和第四油口(T)相通;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Ⅳ与蓄能器(3)的油口Ⅰ、第五油口(MP)、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Ⅰ和减压阀(4)的油口Ⅰ相通,第一电磁换向阀(2.1)的油口Ⅱ与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Ⅱ、减压阀(4)的油口Ⅲ、第三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Ⅱ、第四电磁换向阀(2.4)的油口Ⅱ、第五电磁换向阀(2.5)的油口Ⅱ和第十一油口(T0)相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Ⅳ与第六油口(P1)相通;所述减压阀(4)的油口Ⅱ与第三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Ⅰ、第四电磁换向阀(2.4)的油口Ⅰ、第五电磁换向阀(2.5)的油口Ⅰ和第十油口(P0)相通;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Ⅳ与第七油口(P2)相通;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2.4)的油口Ⅳ与第八油口(P3)相通;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2.5)的油口Ⅳ与第九油口(P4)相通;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2)的油口Ⅲ、第三电磁换向阀(2.3)的油口Ⅲ、第四电磁换向阀(2.4)的油口Ⅲ、第五电磁换向阀(2.5)的油口Ⅲ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马玉皓文金选仝文欢张成李贵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