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导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102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导式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体和阀盖之间设有弹性隔膜,所述隔膜能够将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形成的内腔隔开,阀芯与隔膜连接,并随所述隔膜移动而移动,所述阀盖上设置有防护套,先导阀设置在所述防护套内,所述控制阀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先导阀和阀体的进口端,所述第二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先导阀和阀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隔膜和阀盖之间的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先导式控制阀,先导阀设置在防护套内,防止出现误操作,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设置在阀体内部,能够实现控制阀在流量、压力、安全及水位等方面的控制要求,防止采用外部控制管路易受损或被盗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先导式控制阀
技术介绍
目前的先导式控制阀门,例如先导式减压阀、先导式安全泄压阀、先导式流量控制阀、先导式水位控制阀等,先导阀感应进口或出口的压力,或者进出口的压力差,或者水位高度,通过控制管路来控制阀板的开启、关闭或者阀板开度大小,但是现有的先导阀以及控制管路均设置在控制阀的阀体外部,由于控制管路由价格较高的铜质材料制成,容易造成管路损坏或者被盗,另外,先导阀设在外部,容易造成误操作,导致阀门关闭等情况引发供水事故。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先导式控制阀,具有内置的先导阀和控制管路,防止出现先导阀被误操作或者控制管路被盗、易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先导式控制阀,能够防止先导阀被误操作,不会出现控制管路被盗或者易受损的情况。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先导式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阀体和阀盖之间设有弹性隔膜,所述隔膜能够将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形成的内腔隔开,阀芯与隔膜连接,并随所述隔膜移动而移动,所述阀盖上设置有防护套,先导阀设置在所述防护套内,所述控制阀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先导阀和阀体的进口端,所述第二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先导阀和阀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隔膜和阀盖之间的空间连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套设置在所述进口端一侧,所述第一通道包括在阀体开口端的内壁上到阀盖上的防护套之间开设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依次连通的阀体进口端通孔、第一隔膜通孔和阀盖通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阀体出口端通孔、第二隔膜通孔和阀盖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阀盖的端部并扣合在所述阀体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隔膜和阀盖之间的空间通过侧向通道连通,所述侧向通道开设在所述凹槽的侧壁和阀盖内壁之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侧向通道为侧向通孔或者侧向凹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呈弧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芯包括阀杆和固定在阀杆上的阀板,所述阀杆和隔膜连接,通过所述阀杆的移动使所述阀板控制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开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通过中间孔连通,所述阀板能够与所述中间孔配合,调整进口端到出口端的流量大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杆导向架,所述阀杆穿设在所述阀杆导向架上,并能够相对所述阀杆导向架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套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配合有防护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先导式控制阀,包括设置在阀体内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用于连通先导阀和阀体的进口端,第二通道用于连通先导阀和阀体的出口端,第二通道与隔膜和阀盖之间的空间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设置在阀体内部,不易损坏或被盗,而且能够实现该控制阀在流量、压力、安全及水位等方面的控制要求,防止现有技术中外部的控制管路易受损或被盗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先导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阀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阀体;2、阀盖;3、隔膜;4、防护套;5、先导阀;6、进口端;7、出口端;8、阀体进口端通孔;9、第一隔膜通孔;10、阀盖通孔;11、阀体出口端通孔;12、第二隔膜通孔;13、凹槽;14、侧向通道;15、阀杆;16、阀板;17、阀杆导向架;18、防护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先导式控制阀,包括阀体1和阀盖2,阀体1和阀盖2之间设有弹性隔膜3,隔膜3能够将阀盖2与阀体1形成的内腔隔开,阀芯与隔膜3连接,并随隔膜3移动而移动,阀盖2上设置有防护套4,先导阀5设置在防护套4内,防止先导阀5容易被损坏或者被误操作,控制阀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用于连通先导阀5和阀体1的进口端6,第二通道用于连通先导阀5和阀体1的出口端7,第二通道与隔膜3和阀盖2之间的空间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设置在阀体1内部,不易损坏或被盗,而且能够实现该控制阀在流量、压力、安全及水位等方面的控制要求。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防护套4设置在进口端6一侧,第一通道包括在阀体开口端6的内壁上到阀盖2上的防护套4之间开设的通孔,通孔包括依次连通的阀体进口端通孔8、第一隔膜通孔9和阀盖通孔10。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阀体出口端通孔11、第二隔膜通孔12和阀盖2上的凹槽13,凹槽13开设在阀盖2的端部并扣合在阀体1上。上述结构只有一条通道中包括凹槽13,如果调整防护套4的位置,则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结构相应的改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凹槽13呈弧形,还可以选择其他形状,具体根据阀盖2的端面形状进行设计。第二通道与隔膜3和阀盖2之间的空间通过侧向通道14连通,侧向通道14开设在凹槽13的侧壁和阀盖2内壁之间,能够通过出口端7的压力、流量等对隔膜3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改变阀芯的位置以控制进口端6和出口端7的开闭。侧向通道14为侧向通孔或者侧向凹槽,可以选择在阀盖2上开孔或开槽的方式实现第二通道与隔膜3和阀盖2之间的空间的连通。阀芯包括阀杆15和固定在阀杆15上的阀板16,阀杆15和隔膜3连接,进口端6和出口端7之间通过中间孔连通,阀板16能够与中间孔配合,调整进口端6到出口端7的流量大小。阀体1内设置有阀杆导向架17,阀杆15穿设在阀杆导向架17上,并能够相对阀杆导向架17移动,通过阀杆导向架17对阀杆15的导向,使得阀杆15的运动方向稳定,保证阀板16与中间孔之间配合的准确性。防护套4上端设有开口,开口配合有防护盖18,防护盖18可拆卸的与防护套4连接,便于去除或者安装先导阀5。阀盖2通过其上的法兰与阀体1可拆卸连接,连接牢靠,密封性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先导式控制阀的结构基本相同,包括阀体1和阀盖2,阀体1和阀盖2之间设有弹性隔膜3,隔膜3能够将阀盖2与阀体1形成的内腔隔开,阀芯与隔膜3连接,并随隔膜3移动而移动,阀盖2上设置有防护套4,先导阀5设置在防护套4内,防止先导阀5容易被损坏或者被误操作,控制阀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用于连通先导阀5和阀体1的进口端6,第二通道用于连通先导阀5和阀体1的出口端7,第二通道与隔膜3和阀盖2之间的空间连通。...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先导式控制阀,包括阀体(1)和阀盖(2),所述阀体(1)和阀盖(2)之间设有弹性隔膜(3),所述隔膜(3)能够将所述阀盖(2)与所述阀体(1)形成的内腔隔开,阀芯与隔膜(3)连接,并随所述隔膜(3)移动而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上设置有防护套(4),先导阀(5)设置在所述防护套(4)内,所述控制阀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先导阀(5)和阀体(1)的进口端(6),所述第二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先导阀(5)和阀体(1)的出口端(7),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隔膜(3)和阀盖(2)之间的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导式控制阀,包括阀体(1)和阀盖(2),所述阀体(1)和阀盖
(2)之间设有弹性隔膜(3),所述隔膜(3)能够将所述阀盖(2)与所述阀体
(1)形成的内腔隔开,阀芯与隔膜(3)连接,并随所述隔膜(3)移动而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上设置有防护套(4),先导阀(5)设置在所述防
护套(4)内,所述控制阀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
连通所述先导阀(5)和阀体(1)的进口端(6),所述第二通道用于连通所述
先导阀(5)和阀体(1)的出口端(7),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隔膜(3)和阀盖
(2)之间的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4)
设置在所述进口端(6)一侧,所述第一通道包括在阀体(1)开口端的内壁上
到阀盖(2)上的防护套(4)之间开设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依次连通的阀体
进口端通孔(8)、第一隔膜通孔(9)和阀盖通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先导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包括
依次连通的阀体出口端通孔(11)、第二隔膜通孔(12)和阀盖上的凹槽(13),
所述凹槽(13)开设在所述阀盖(2)的端部并扣合在所述阀体(1)上。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龚高石刘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国威给排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