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流防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10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2
本技术属于阀门领域,公开了一种倒流防止器,包括一级阀体和止回阀。一级阀体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的进口腔、中间腔和出口腔。止回阀包括二级阀体、阀座、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二级阀体内设置有容纳腔,阀座的外壁与二级阀体的内壁密封连接,阀座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二级阀体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液口,二级阀体内设置有中间隔板。第一阀芯与阀座抵接时,第一阀芯封堵第一进液口。第二阀芯与中间隔板抵接时,第二阀芯封堵第二进液口。第一弹性件用于驱使第一阀芯与阀座抵接,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第二阀芯与中间隔板抵接,第一阀芯靠近第二阀芯的一端设置有抵接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尤其涉及一种倒流防止器


技术介绍

1、低阻力倒流防止器是一种限定管道中的压力水只能单向流动的止回设施,它由二级止回阀和一个泄水阀组成,水正常流动时,二级止回阀分别开启,泄水阀关闭,水顺利流经倒流防止器,一旦产生回流(出口压力升高或进口压力降低,导致进口压力小于出口压力),泄水阀开启,将中间腔水排空,形成空气隔断,阻止下游水进入上游管道。现有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大多采取的结构是在一根阀杆上安装两级止回阀板,并且共用一根弹簧,这样当阀杆卡阻或弹簧失效时两级止回阀板均不能有效关闭,倒流防止器失去止回效果,导致倒流防止器可靠性较低。

2、因此,亟需一种倒流防止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流防止器,防倒流的可靠性更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倒流防止器,包括:

4、一级阀体,其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的进口腔、中间腔和出口腔,所述中间腔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进口腔和所述出口腔;

5、止回阀,其设置于所述中间腔内,所述止回阀包括二级阀体、阀座、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二级阀体的第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中间腔靠近所述进口腔的一端的腔壁抵接,第二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中间腔靠近所述出口腔的一端的腔壁抵接,所述二级阀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一端与所述进口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腔连通,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进口腔的一端,所述阀座的外壁与所述二级阀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阀座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口腔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进液口,所述二级阀体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腔与所述中间腔的第一出液口,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中间腔与所述容纳腔的第二进液口,所述二级阀体内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之间,第一阀芯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位于所述中间隔板靠近所述进口腔的一侧,第二阀芯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位于所述中间隔板靠近出口腔的一侧,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阀座抵接时,所述第一阀芯封堵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中间隔板抵接时,所述第二阀芯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阀座脱离抵接且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中间隔板脱离抵接时,所述进口腔经所述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进液口与所述出口腔连通,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阀座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第二阀芯与所述中间隔板抵接,所述第一阀芯靠近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设置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用于在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阀座脱离抵接时与所述第二阀芯抵接,以驱使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中间隔板脱离抵接。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阀芯包括:

7、第一阀板,其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液口;

8、第二阀板,其固设于所述第一阀板远离所述第一进液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阀板与所述阀座抵接时,所述第二阀板封堵所述第一出液口。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隔板抵接;

10、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一端与所述中间隔板固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阀芯向靠近所述出口腔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轴远离所述中间隔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且一端与第二阀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抵接。

11、作为优选,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阀芯包括第三阀板、抵接部和多个连接杆,所述抵接部套设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第三阀板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三阀板,多个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抵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中间隔板之间的部分经所述通孔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出口腔连通。

12、作为优选,所述阀座包括:

13、座体,其外壁与所述二级阀体的内壁密封连接;

14、第一密封圈,其设置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第一阀芯的一侧,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阀座抵接时,所述第一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座体之间。

15、作为优选,所述中间隔板包括:

16、隔板本体;

17、第二密封圈,其设置于所述隔板本体靠近所述第二阀芯的一侧,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中间隔板抵接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隔板本体之间;

18、第二固定板,其设置于所述隔板本体靠近所述第二阀芯的一端,用于将所述第二密封圈压合于所述隔板本体上。

19、作为优选,所述一级阀体包括主壳体和盖板,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壳体外部和所述中间腔的检修口,所述止回阀能够沿所述检修口整体进出所述中间腔,所述盖板用于封堵所述检修口,所述盖板与主壳体可拆卸连接。

20、作为优选,所述二级阀体包括:

21、缸体,其第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中间腔靠近所述进口腔的一端的腔壁抵接;

22、活动板,其套设于所述缸体的第二端;

23、紧定螺母,所述缸体第二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定螺母套设于所述缸体第二端且与所述缸体螺接,所述紧定螺母能够驱使活动板与所述中间腔靠近所述出口腔的一端的腔壁抵接。

24、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阀体上的第一检测阀、第二检测阀和第三检测阀,所述第一检测阀用于检测所述进口腔内的液体压力,所述第二检测阀用于检测所述中间腔内的液体压力,所述第三检测阀用于检测所述出口腔内的液体压力,所述第一检测阀、所述第二检测阀和所述第三检测阀的检测口均外露于所述一级阀体。

25、作为优选,还包括泄水阀组,所述泄水阀组被配置为所述出口腔内液体压力大于所述进口腔内液体压力时,所述泄水阀组与所述中间腔连通,以排出所述中间腔内液体。

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7、本技术的倒流防止器,正常供水时,在进口腔液压大于出口腔液压时,在第一阀芯两侧压差的作用下,第一阀芯向远离进口腔的方向移动,从而与阀座脱离抵接,以打开第一进液口,使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连通,在第一阀芯向远离进口腔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阀芯上的抵接杆与第二阀芯抵接,驱使第二阀芯向靠近出口腔的方向移动,以打开第二进液口,从而使进口腔经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进液口与出口腔连通,此时倒流防止器内水正常流通。当出口腔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第一阀芯在第一弹性件作用下复位至与阀座抵接的状态,以封闭第一进液口,第二阀芯在第二弹性件作用下复位至与中间隔板抵接的状态,从而封闭第二进液口,以实现倒流防止器防倒流的作用。本技术的倒流防止器,通过在第一阀芯上设置抵接杆,实现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开启时的联动,使第一阀芯开启时,第二阀芯也能够随之开启,使进口腔和出口腔实现连通,而在出口腔压力升高时,在第一阀芯出现卡滞(第一弹性件失效或第一阀芯移动阻力变大)时,第二阀芯移动以封堵第二进液口时,第二阀芯通过抵接杆作用于第一阀芯驱使第一阀芯关封堵第一出液口,此外,在第二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2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5)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2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隔板(21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21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阀芯(24)包括第三阀板(241)、抵接部(242)和多个连接杆(243),所述抵接部(242)套设于所述导向轴(212)上,所述第三阀板(241)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70),所述连接杆(243)连接所述抵接部(242)与所述第三阀板(241),多个所述连接杆(243)沿所述抵接部(242)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40)位于所述第一阀芯(23)与所述中间隔板(211)之间的部分经所述通孔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243)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出口腔(3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211)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阀体(1)包括主壳体(11)和盖板(12),所述主壳体(1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主壳体(11)外部和所述中间腔(20)的检修口(80),所述止回阀(2)能够沿所述检修口(80)整体进出所述中间腔(20),所述盖板(12)用于封堵所述检修口(80),所述盖板(12)与所述主壳体(11)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阀体(21)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一级阀体(1)上的第一检测阀(3)、第二检测阀(4)和第三检测阀(5),所述第一检测阀(3)用于检测所述进口腔(10)内的液体压力,所述第二检测阀(4)用于检测所述中间腔(20)内的液体压力,所述第三检测阀(5)用于检测所述出口腔(30)内的液体压力,所述第一检测阀(3)、所述第二检测阀(4)和所述第三检测阀(5)的检测口均外露于所述一级阀体(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水阀组(6),所述泄水阀组(6)被配置为所述出口腔(30)内液体压力大于所述进口腔(10)内液体压力时,所述泄水阀组(6)与所述中间腔(20)连通,以排出所述中间腔(20)内液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2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5)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23)抵接,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隔板(21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21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阀芯(24)包括第三阀板(241)、抵接部(242)和多个连接杆(243),所述抵接部(242)套设于所述导向轴(212)上,所述第三阀板(241)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70),所述连接杆(243)连接所述抵接部(242)与所述第三阀板(241),多个所述连接杆(243)沿所述抵接部(242)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40)位于所述第一阀芯(23)与所述中间隔板(211)之间的部分经所述通孔以及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杆(243)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出口腔(3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211)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高石刘永邓云云王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国威给排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