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783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5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后者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下端面的主壳体,主壳体包括冲压成型的外壳体和与所述外壳体相贴合、并冲压成型的内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侧方安装有副壳体,所述副壳体的内腔与所述主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主壳体和所述副壳体上均设置有回油管;所述主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放油孔,所述放油孔内可拆装地安装有放油装置。这样,该油底壳组件提高了油底壳强度和刚度,极大地降低了油底壳的振动和噪声;同时,增大了润滑油的储油量,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避免发动机拉缸,不会影响整车通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动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油底壳组件的汽车发动机。
技术介绍
油底壳是发动机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现有的油底壳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底部的放油装置;其中壳体通常采用单层钢板冲压成型,其表面光滑,且与发动机缸体连接处一般为平面结构,放油装置包括开设在壳体上的放油孔和与放油孔螺纹配合的放油螺栓,在更换机油时,将放油螺栓旋下,并将壳体内的机油排出,放油装置具有磁性,可以吸附铁肩,防止铁肩再次进入缸体产生磨损。上述现有的油底壳组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润滑油的储油容量小,若增大油底壳的高度来增加储油容量,又会影响整车的通过性能;2、油底壳为单层钢板冲压成型,缺少加强筋结构,强度不足,噪声非常大;3、油底壳与发动机缸体连接面密封不可靠,容易出现机油渗漏问题;4、油底壳放油装置保养方便性差,当其吸附铁肩过多或者其磁性降低后,就无法再进行铁肩吸附,会导致铁肩再次进入缸体产生磨损。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下端面的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包括冲压成型的外壳体和与所述外壳体相贴合、并冲压成型的内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侧方安装有副壳体(2),所述副壳体(2)的内腔与所述主壳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主壳体(1)和所述副壳体(2)上均设置有回油管;所述主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放油孔,所述放油孔内可拆装地安装有放油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波史峰陈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