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778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9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属于汽车配件,现有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工作时产生拍打声音等异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装配在一起的滑套部件和轴承部件,滑套部件上设第一轴向接触面,轴承部件上设可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上的第二轴向接触面,轴承部件相对于滑套部件可在一轴向移动距离的范围内轴向移动,在滑套部件与轴承部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弹力促使第一轴向接触面与第二轴向接触面分离,滑套部件和轴承部件受到相向的轴向力时可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令轴承部件相对于滑套部件在轴向移动距离内轴向移动使得第二轴向接触面靠向第一轴向接触面。滑套部件和轴承部件受到相向的轴向力时,弹性元件起到缓冲的作用,阻止第一轴向接触面与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拍打来避免造成因此产生的异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将轴承部件装配在滑套部件上构成的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轴承部件与滑套部件在轴向接触在一起,不能在轴向相对移动。在实践中,由于离合系统各零部件的各种误差及磨损的存在,导致产品在旋转工作时(尤其是工作3-5万公里后)受到轴向的迫激式振动的影响,造成轴承部件相对于压盘在轴向瞬间分离与贴合,产生拍打声音等异响,一直是业内的顽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工作时受迫激式振动的影响造成轴承部件相对于压盘在轴向瞬间分离与贴合所产生拍打声音等异响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包括装配在一起的滑套部件和轴承部件,所述的滑套部件上设第一轴向接触面,所述的轴承部件上设可接触在所述第一轴向接触面上的第二轴向接触面,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部件相对于所述的滑套部件可在一轴向移动距离的范围内轴向移动,在所述的滑套部件与轴承部件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促使所述的第一轴向接触面与第二轴向接触面分离,所述的滑套部件和轴承部件受到相向的轴向力时可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令所述的轴承部件相对于所述的滑套部件在所述的轴向移动距离内轴向移动,使得所述的第二轴向接触面靠向所述的第一轴向接触面。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轴向移动距离为0.5-8.0mm。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轴承部件包括旋转套圈和非转套圈,所述的第二轴向接触面位于所述的非转套圈上。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非转套圈为内圈或者外圈。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滑套部件具有轴向定位部,所述的轴向定位部位于所述非转套圈的一侧用于阻止所述的轴承部件从所述的滑套部件上脱离,所述的轴向定位部与所述的第二轴向接触面分别位于所述非转套圈的两侧。具体的,所述的轴向定位部形成在所述滑套部件上或者作为独立的结构件装配在所述的滑套部件上。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轴向定位部为轴用套圈、孔用套圈、外折指状钩、内折指状钩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非转套圈与所述的滑套部件之间具有径向间隙。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径向间隙为0.5-3.0mm。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非转套圈为内圈,其具有一内圆周面;所述的滑套部件上布置一可径向漂移的径向调心限位元件并被一径向调心力弹性调节元件轴向压持在所述的滑套部件上,所述径向调心限位元件的外周位于所述内圆周面的内侧以能够够接触在所述内圆周面上,限制内圆周面相对于所述的滑套部件过度偏心,所述的径向调心限位元件与所述的滑套部件之间保持有径向间隙。或者,所述的非转套圈为外圈,其具有一外圆周面;所述的滑套部件上布置一可径向漂移的径向调心限位元件并被一径向调心力弹性调节元件轴向压持在所述的滑套部件上,所述径向调心限位元件的内周位于所述外圆周面的外侧以能够接触在所述外圆周面上,限制外圆周面相对于所述的滑套部件过度偏心,所述的径向调心限位元件与所述的滑套部件之间保持有径向间隙。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径向调心限位元件与所述的滑套部件之间的径向间隙为 0.5-3.0mm。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基于所述径向调心力弹性调节元件的轴向压持,所述的径向调心限位元件实现径向漂移的径向力为30-300N。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弹性元件独立于所述的滑套部件和轴承部件。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弹性元件附着在所述的滑套部件或/和轴承部件上。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弹性元件为碟形弹簧、波形弹簧、特种弹簧、弹性橡塑零件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滑套部件上设有加载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令轴承部件相对于滑套部件具有一轴向移动距离,并在滑套部件与轴承部件之间设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弹力促使滑套部件的第一轴向接触面与轴承部件的第二轴向接触面分离,当滑套部件和轴承部件受到相向的轴向力时,弹性元件起到缓冲的作用,阻止滑套部件的第一轴向接触面与轴承部件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拍打,从而避免造成因此产生的异响。【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一种结构自然状态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结构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2A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第二种结构自然状态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结构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3A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第三种结构自然状态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结构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4A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第四种结构自然状态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结构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5A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第五种结构自然状态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所示结构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6A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第六种结构自然状态的示意图; 图6B为图6A所示结构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7A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第七种结构自然状态的示意图; 图7B为图7A所示结构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8A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第八种结构自然状态的示意图; 图SB为图8A所示结构的第二轴向接触面接触在第一轴向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滑套部件,11-第一轴向接触面,12-轴向定位部,13-加载件,14-套筒部,15-圆盘部; 02-轴承部件,21-第二轴向接触面,22-旋转套圈,23-非转套圈,24-滚动体,25-保持架,26-密封圈,27-内圆周面,28-外圆周面; 03-轴向移动距尚; 04-弹性元件; 05-径向间隙; 06-径向调心限位元件; 07-径向调心力弹性调节元件; 08-径向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A-8B,是本专利技术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的八种结构,这些图示中,虽然各图中技术特征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为了便于表达,用同样的标号标示同样名称的技术特征;这些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包括装配在一起的滑套部件01和轴承部件02,具体的,滑套部件01具有一套筒部14和圆盘部15,套筒部14和圆盘部15可为一体、也可为分体装配,轴承部件02作为一个整体位于滑套部件套筒部14的径向外侧,轴承部件02的左端对应滑套部件的圆盘部15,滑套部件01上设第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械式缓冲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包括装配在一起的滑套部件(01)和轴承部件(02),所述的滑套部件(01)上设第一轴向接触面(11),所述的轴承部件(02)上设可接触在所述第一轴向接触面上的第二轴向接触面(21),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部件(02)相对于所述的滑套部件(01)可在一轴向移动距离(03)的范围内轴向移动,在所述的滑套部件(01)与轴承部件(02)之间设有弹性元件(04),所述弹性元件(04)的弹力促使所述的第一轴向接触面(11)与第二轴向接触面(21)分离,所述的滑套部件(01)和轴承部件(02)受到相向的轴向力时可克服所述弹性元件(04)的弹力令所述的轴承部件相对于所述的滑套部件在所述的轴向移动距离(03)内轴向移动,使得所述的第二轴向接触面(21)靠向所述的第一轴向接触面(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英郭远想毛昌金周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