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765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4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是由EPP泡沫和分体式镁合金骨架组成,分体式镁合金骨2包括有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各自内嵌在EPP泡沫中,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各自和EPP泡沫模压成型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EPP和镁合金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以及共同具有低密度的优点,形成具有分体式结构超轻量化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钢材料分体式后排靠背骨架比较,能实现减重10%-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轻量化设计当前已经成为了各大汽车座椅制造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注重点。由于汽车座椅对强度方面的需求,采用传统材料设计的的汽车座椅,由于原材料限制,减重能力逐渐到了极限水平。随着轻量化指标的提高,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轻量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本技术是由EPP泡沫和分体式镁合金骨架组成,分体式镁合金骨2包括有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各自内嵌在EPP泡沫中,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各自和EPP泡沫模压成型结合在一起。所述分体式镁合金骨架的背面具有加强筋。所述EPP泡沫为聚丙烯发泡材料,成型后密度为30g/l-70g/l。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EPP和镁合金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以及共同具有低密度的优点,形成具有分体式结构超轻量化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本技术与钢材料分体式后排靠背骨架比较,能实现减重10% -6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体式镁合金骨架正面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体式镁合金骨架背面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由EPP泡沫I和分体式镁合金骨架2组成,分体式镁合金骨架2包括有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各自内嵌在EPP泡沫I中,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各自和EPP泡沫I模压成型结合在一起。如图3所示,所述分体式镁合金骨架2的背面具有加强筋23。所述EPP泡沫I为聚丙烯发泡材料,成型后密度为30g/l-70g/l。【主权项】1.一种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是由EPP泡沫(I)和分体式镁合金骨架(2)组成,分体式镁合金骨架(2)包括有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各自内嵌在EPP泡沫(I)中,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各自和EPP泡沫(I)模压成型结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镁合金骨架(2)的背面具有加强筋(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EPP泡沫(I)为聚丙烯发泡材料,成型后密度为30g/l-70g/l。【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是由EPP泡沫和分体式镁合金骨架组成,分体式镁合金骨2包括有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各自内嵌在EPP泡沫中,窄镁合金骨架和宽镁合金骨架各自和EPP泡沫模压成型结合在一起。本技术利用EPP和镁合金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以及共同具有低密度的优点,形成具有分体式结构超轻量化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本技术与钢材料分体式后排靠背骨架比较,能实现减重10%-60%。【IPC分类】B60N2/68【公开号】CN204774825【申请号】CN201520503264【专利技术人】战磊, 孙军, 杨常群, 何金光, 薛冰洋 【申请人】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7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超轻量化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是由EPP泡沫(1)和分体式镁合金骨架(2)组成,分体式镁合金骨架(2)包括有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各自内嵌在EPP泡沫(1)中,窄镁合金骨架(21)和宽镁合金骨架(22)各自和EPP泡沫(1)模压成型结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磊孙军杨常群何金光薛冰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