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9465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中间体为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将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对位卤代硝基苯在溶剂、催化剂及有机碱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反应,得到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低温操作,第一步反应95~100℃,第二步反应20~40℃就能够完成反应,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对环境友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提高产品收率,收率在79.9%以上,产品纯度高,在99.7%以上;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合物
,具体涉及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简称4-BDAF),英文名称2,2-bis(4-(4-aminophenoxy(-phenyl)-hexa-fluoropropane,分子式:C27H20F6N2O2,结构式如式(I)所示:4-BDAF是制备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用液晶取向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而且广泛用于制取含氟的硫化促进剂及热塑性树脂,在WO02100949,WO2004011528,US5504128中均有涉及。现有的4-BDAF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反应式如下在US4111906中,先将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氢氧化钠在N,N-二甲基乙酰胺和甲苯中回流分水,制备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双钠盐,然后再和对氯硝基苯于150℃反应48小时,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析出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将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通过乙醇重结晶提纯后,用铁粉/盐酸体系还原,得到目标产品4-BDAF。此种方法中,反应温度高达150℃,而且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双钠盐和对氯硝基苯反应时间长达48小时。且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分离时,需要倾入水中过滤出固体,产生大量含有N,N-二甲基乙酰胺的废水,极其不适合工业生产。方法二:反应式如下在US5043478中,和方法一比较起来,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双钠盐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了氮气保护,另外氢氧化钠分批加入,然后再和对氯硝基苯于150℃反应,且反应时间缩小到了4小时。但是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后处理,还是将反应液倒入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中,析出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将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通过乙酸乙酯和甲醇混合溶剂重结晶提纯后,Pd/C催化下,氢气还原,得到目标产品4-BDAF。此种方法中,和方法一相比有所改进,反应时间也有较大缩短,但是反应温度依然高达150℃。且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分离时,需要倾入甲醇和水的混合液中,过滤出固体,产生大量含有N,N-二甲基乙酰胺和甲醇的废水,仍然不适合工业生产。方法三:反应式如下张建立等(液晶与显示,2009,3,345-349)所采用的方法中,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氢氧化钠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先在70~80℃反应生成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双钠盐,然后于140℃滴加对氯硝基苯,反应时间5小时,反应完毕,减压蒸馏回收大部分的N,N-二甲基乙酰胺,剩余物料倒入水中,析出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将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用乙醇和甲苯的混合溶剂重结晶后,Pd/C催化下,氢气还原,得到目标产品4-BDAF。此种方法,虽然回收了大部分N,N-二甲基乙酰胺,但是,回收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中含有水分,不能回收套用。并且反应温度高达140℃。而且依然会有大量废水产生,不适合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4-BDAF在制备过程中的上述种种弊端,提供一种高收率、易操作并且环保的4-BDAF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通过专利技术人的不懈努力,发现在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制备过程中,选用沸点较低的溶剂,在合适的碱及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反应,反应条件较为温和,操作方便控制,并且产品收率和产品含量均比较高。此步操作生产的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可以很方便的还原成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反应路线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间体为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将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对位卤代硝基苯在溶剂、催化剂及有机碱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反应,得到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其中,溶剂选自二甲氧基乙烷,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该类溶剂沸点较低且容易回收。两者可以以任意比例混合,优选比例为:二甲氧基乙烷:甲苯的重量比=20-80:80-20。催化剂选自碘化亚铜,无水氯化镍或二氯化钯。优选地,所述对位卤代硝基苯选择对氯硝基苯或对氟硝基苯。优选地,所述有机碱选自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95~105℃。优选地,将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对位卤代硝基苯、溶剂、催化剂、有机碱一次性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反应5~7小时,反应过程中,将生成的副产物随时蒸出,反应完毕后,降温,过滤除去催化剂,母液精馏回收溶剂,剩余的固体即为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粗品,粗品经重结晶,得到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精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间体,即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将步骤(1)制备的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加入乙酸乙酯中,在Pd/C存在的情况下,用氢气还原制备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优选地,步骤(2)中,还原反应的压力为0.05MPa。优选地,步骤(2)中,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0~40℃。压力较低,温度也较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低温操作,第一步反应95~100℃,第二步反应20~40℃就能够完成反应,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水,对环境友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提高产品收率,收率在79.9%以上,产品纯度高,在99.7%以上;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最终产物的HPLC图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实施例1准备1000毫升三口瓶,配备机械搅拌及蒸馏装置,加入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33.6g(0.1mol),二甲氧基乙烷200mL,叔丁醇钠23.06g(0.24mol),碘化亚铜0.5g,对氯硝基苯34.66g(0.22mol),氮气保护下,缓慢加热至95~105℃,反应开始进行,反应过程中反应生成的叔丁醇被逐渐蒸出。保温6小时后,反应完成,降温至25℃,过滤除去碘化亚铜及生成的氯化钠,将母液精馏浓缩回收二甲氧基乙烷,得到180ml,瓶内剩余固体即为2,2-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间体为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其特征在于:将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对位卤代硝基苯在溶剂、催化剂及有机碱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反应,得到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其中,溶剂选自二甲氧基乙烷,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催化剂选自碘化亚铜,无水氯化镍或二氯化钯。

【技术特征摘要】
1.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中间体为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其特征在于:将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和对位卤代硝基苯在溶剂、催化剂及有机碱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反应,得到2,2-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其中,溶剂选自二甲氧基乙烷,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催化剂选自无水氯化镍;所述有机碱选自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卤代硝基苯选择对氯硝基苯或对氟硝基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95~105℃。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2-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对位卤代硝基苯、溶剂、催化剂、有机碱一次性加入反应容器中,升温反应5~7小时,反应过程中,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旭东王占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