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8916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包括液力缓速器和控制所述液力缓速器工作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缓速器安装在发动机飞轮和离合器之间,整体结构呈环形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液力缓速器布置在发动机飞轮和离合器之间,充分的利用了发动机飞轮与离合器之间的环形空间,实用性和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载货车辅助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车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
技术介绍
制动安全性是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由于频繁制动引起主制动器过热失效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为车辆加装一套符合使用工况的辅助制动系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辅助制动系统分为排气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装置、液力缓速装置等几种形式,其中液力缓速装置因性能稳定、热衰退小、重量轻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各主机厂也纷纷在主流车型上匹配了液力缓速装置供用户选装。目前,液力缓速器基本布置于变速箱输出轴之后,属于后置式缓速器,这种结构的缓速器需要专用变速箱与其配合使用,不仅影响整车布置,而且会对发动机后悬置使用性能产生影响,且冷却水路布置相对复杂,可靠性及耐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性能可靠的液力缓速装置,且选装与否,发动机、变速箱几无变化,通用性更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包括液力缓速器和控制所述液力缓速器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液力缓速器安装在发动机飞轮和离合器之间,整体结构呈环形布置。优选地,所述液力缓速器包括:转子、定子、贮油腔壳体、油道壳体、热交换器、比例阀、控制开关、缓速器飞轮。优选地,所述转子一端连接在所述发动机飞轮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缓速器飞轮上,且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与所述贮油腔壳体形成密闭的工作腔。优选地,所述油道壳体一端与所述定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IC油腔壳体连接。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周缘,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与所述贮油腔壳体通过油道互通,所述油道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交换器的前端与所述发动机飞轮的壳体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后端与所述离合器的壳体连接。优选地,所述比例阀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上端,内置压力传感器。优选地,还包括集成于方向盘组合开关上的控制开关。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为电子控制单元E⑶,且安装于驾驶室内。本技术将液力缓速器布置在发动机飞轮和离合器之间,充分的利用了发动机飞轮与离合器之间的环形空间,具有以下优点:整体结构呈环形布置;安装于变速箱输入轴之前,可利用不同变速箱速比手动控制转子的转速,进而产生不同的缓速扭矩段;车辆选装与否,发动机及变速箱型号无需变化,实用性及通用性更强;安装于发动机之后,距离发动机冷却系统较近,冷却水路布置更为简洁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上的布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在车辆上的前、后连接部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但其并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卡车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包括液力缓速器2和安装在驾驶室内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图1是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上的布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在车辆上的前、后连接部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2安装在发动机总成I和变速箱总成3之间。具体地,如图2所示,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2安装在发动机飞轮4和离合器5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整体呈环形结构布置。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器2包括:转子7、定子6、贮油腔壳体9、油道壳体10、热交换器12、比例阀11和缓速器飞轮13等,充分利用了发动机飞轮4与离合器5之间的环形空间。通过将上述部件高度集成在一体,依靠车辆减速时车轮的倒拖,将驱动轮半轴视为力矩输入轴,经主减速器、传动轴、变速箱输出轴、变速箱输入轴到达缓速器中心轴,进而与缓速器工作液反作用于中心轴上的阻力矩相抵消,将传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其中,转子7 —端通过法兰连接在发动机飞轮4上,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在缓速器飞轮13上;油道壳体10 —端与定子6周缘螺栓连接,另一端与贮油腔壳体9周缘螺栓连接;热交换器12设置在液力缓速器2的环形周缘,内部与贮油腔壳体9由油道(未图示)互通,油道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插入油道内部,输出信号线外置。热交换器12中的冷却水来自发动机冷却系统,热交换器12前端与发动机飞轮4的壳体周缘螺栓连接,后端与离合器5的壳体周缘螺栓连接;比例阀11安装在热交换器12上端,内置压力传感器(未图示)。转子7、定子6与贮油腔壳体9形成密闭工作腔。液力缓速器2工作时,液压油在工作腔循环圆内流动形成缓速扭矩;在压差作用下,液压油经工作腔、贮油腔壳体9进入热交换器12完成热交换后反向流动,建立热平衡。压差是在工作腔内产生的,转子7叶片外缘处开有出油口,此处液压油流速快、压力高,内缘处开有回油口,此处流速慢、压力低,进而在出、回油口间形成压差,促使液压油循环流动。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还包括集成于方向盘组合开关上控制开关(未图示)。E⑶通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液力缓速器2的工作状态,同时通过CAN总线获取所需车辆运行信息,并结合控制开关指令发出控制信号到比例阀11,比例阀11控制输出气压以控制液压油压入量。实施例本技术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1.驾驶员控制控制开关的闭合,ECU接收到启动缓速命令;2.E⑶发出缓速指令给比例阀11,比例阀11打开,输出压缩空气至贮油腔壳体9 ;3.贮油腔壳体9内的液压油被压缩空气压入定子6与转子7围成的工作腔内;4.压入到工作腔的液压油在工作腔循环圆内流动形成缓速扭矩,反作用于转子7,缓速扭矩经传动系统反馈到车轮上,促使车辆减速;5.由于压力差的作用,贮油腔壳体9中的液压油进入热交换器12,与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热交换,车辆动能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主权项】1.一种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包括液力缓速器和控制所述液力缓速器工作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缓速器安装在发动机飞轮和离合器之间,整体结构呈环形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缓速器包括:转子、定子、贮油腔壳体、油道壳体、热交换器、比例阀、缓速器飞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一端连接在所述发动机飞轮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缓速器飞轮上,且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与所述贮油腔壳体形成密闭的工作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壳体一端与所述定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IC油腔壳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周缘,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与所述贮油腔壳体通过油道互通,所述油道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交换器的前端与所述发动机飞轮的壳体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后端与所述离合器的壳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置串联式液力缓速装置,包括液力缓速器和控制所述液力缓速器工作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缓速器安装在发动机飞轮和离合器之间,整体结构呈环形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德文张志欧李世猛刘宁生安鹏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