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罩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270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热罩及具有其的车辆,隔热罩包括:罩体,罩体包括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与第二板段连接并具有夹角地设置,第二板段与目标车辆的底板相贴合;支架,支架为两个,两个支架相对地设置于第二板段的两侧;其中,第二板段的第一端通过一个支架与目标车辆的电池支架连接,第二板段的第二端通过另一个支架与目标车辆的车身横梁连接,支架与罩体均采用压花铝板材质制成。本申请通过设置一种罩体与目标车辆的底板相贴合,并设置两个支架分别与罩体的两端连接,使得罩体通过支架分别与车身横梁和电池支架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罩体与车辆安装的效率,并且支架与罩体均采用压花铝板材质制成有效地降低了隔热罩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罩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六排放法规逐渐加严,以及国家政策的驱使和导向,越来越多的混合动力车型应运而生,为了满足用户更多的续航里程需求,电池容积逐渐加大;与此同时,由于混合动力车型电池、电机和控制器的存在导致管线束也越来越多,在与传统车型相同的布置空间前提下,各个零部件间布置的越来越紧凑,这就导致需要增加更多的隔热保护装置-隔热罩,传统车型更多的是在排气系统管路或是消声器上焊接隔热罩,材料采用suh409l,这会导致整个排气系统重量增加,整个排气系统模态降低辐射噪声加大,同时成本巨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罩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热罩成本过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热罩,包括:罩体,罩体包括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与第二板段连接并具有夹角地设置,第二板段与目标车辆的底板相贴合;支架,支架为两个,两个支架相对地设置于第二板段的两侧;其中,第二板段的第一端通过一个支架与目标车辆的电池支架连接,第二板段的第二端通过另一个支架与目标车辆的车身横梁连接,支架与罩体均采用压花铝板材质制成。

3、进一步地,罩体的侧边棱角处均采用倒圆角结构设置。

4、进一步地,第二板段上设有多个凹坑与多个凸起,凹坑内设有排气孔,其中,多个凸起中的至少一个凸起上设有至少一个凹坑,凹坑朝向远离支架一侧凹陷地设置,凸起朝向支架一侧凸出地设置,且凸起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板段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5、进一步地,第二板段上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沿第二板段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加强筋沿第二板段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中,每两个凸起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与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

6、进一步地,第一板段上设有多个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第三加强筋与第一加强筋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第三加强筋和多个第四加强筋交替地设置。

7、进一步地,罩体包括多个连接孔,支架的第一端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与罩体连接,支架的第二端设有卡爪,其中,卡爪用于与目标车辆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和第二支架本体,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一端与罩体连接,第一支架本体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支架本体的第二端设有卡爪。

9、进一步地,螺栓与罩体之间设有垫片。

10、进一步地,罩体的厚度为h,0.4mm≤h≤0.6mm。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隔热罩,隔热罩为上述的隔热罩。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种罩体与目标车辆的底板相贴合,并设置两个支架分别与罩体的两端连接,使得罩体通过支架分别与车身横梁和电池支架连接,有效的提高了罩体与车辆安装的效率,并且支架与罩体均采用压花铝板材质制成有效地降低了隔热罩的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侧边棱角处均采用倒圆角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段(11)上设有多个凹坑(3)与多个凸起(4),所述凹坑(3)内设有排气孔(5),其中,多个所述凸起(4)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凸起(4)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凹坑(3),所述凹坑(3)朝向远离所述支架(2)一侧凹陷地设置,所述凸起(4)朝向所述支架(2)一侧凸出地设置,且所述凸起(4)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板段(1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段(11)上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2)沿所述第二板段(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13)沿所述第二板段(11)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中,每两个所述凸起(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2)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段(10)上设有多个第三加强筋(14)和第四加强筋(15),所述第三加强筋(14)与所述第一加强筋(12)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14)和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15)交替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包括多个连接孔,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通过螺栓(7)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罩体(1)连接,所述支架(2)的第二端设有卡爪(8),其中,所述卡爪(8)用于与所述目标车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第一支架本体(21)和第二支架本体(22),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罩体(1)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本体(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本体(22)的第二端设有所述卡爪(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7)与所述罩体(1)之间设有垫片(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厚度为h,0.4mm≤h≤0.6mm。

10.一种车辆,包括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侧边棱角处均采用倒圆角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段(11)上设有多个凹坑(3)与多个凸起(4),所述凹坑(3)内设有排气孔(5),其中,多个所述凸起(4)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凸起(4)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凹坑(3),所述凹坑(3)朝向远离所述支架(2)一侧凹陷地设置,所述凸起(4)朝向所述支架(2)一侧凸出地设置,且所述凸起(4)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板段(1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段(11)上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2)沿所述第二板段(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13)沿所述第二板段(11)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中,每两个所述凸起(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2)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筋(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段(10)上设有多个第三加强筋(14)和第四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洋贾春张国庆李佳峰谢晓峰寇珂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