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68193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31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包括筒体(1)和设置在筒体(1)内部的铝质浮动活塞(2),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沿筒体(1)内壁上下运动;所述筒体(1)和铝质浮动活塞(2)之间环向设置有密封圈(3)和导向活塞环(4)。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铝质浮动活塞以及设置密封圈、导向活塞环,其中密封圈依然是起到密封作用,而导向活塞环除了起到密封作用,最主要是起到了对浮动活塞滑动时的导向作用,这样铝质浮动活塞的公差可以适当放大,再加上铝质浮动活塞在高温、高压下状态依然稳定;这样可大大降低因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浮动活塞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因为摩擦而造成卡死等不利影响,确保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主要应用于汽车

技术介绍
减震器中依靠浮动活塞进行密封,其结构原理是通过浮动活塞将上下腔的减震器油、高压氮气隔离,因此要求浮动活塞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同时因为活动活塞需要在筒体内上下运动,因此要求浮动活塞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现有技术中浮动活塞的结构形式其主体为塑料材质,并在浮动活塞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和筒体接触的密封圈,其存在的缺点是: 1)现有浮动活塞上的O型橡胶密封圈不具备导向作用,原来的三段式结构为能很好的在缸筒里运动,需要将三段的尺寸控制的很好,但实际由于加工精度及装配精度等问题,很难做到理想要求,再加上材质问题,实际使用中性能很快就变差,使用寿命较短,需要进一步改进; 2)由于浮动活塞在滑动过程中和筒体之间会产生摩擦,现有技术的减震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热涨的原因使其和筒体之间会产生卡阻,严重时会产生卡死现象; 3)由于筒体内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杂质,浮动活塞在滑动过程中难以将杂质带出,同时进一步的加剧了摩擦,严重影响了浮动活塞的使用寿命。由于存在以上缺陷,因此急切需要对减震器作出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活动顺畅、使用寿命常的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筒体(I)和设置在筒体(I)内部的铝质浮动活塞(2),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沿筒体(I)内壁上下运动; 所述筒体(I)和铝质浮动活塞(2)之间环向设置有密封圈(3)和导向活塞环(4)。所述當封圈(3)设置在导向活塞环(4)上部,當封圈(3)、导向活塞环(4)凸出招质浮动活塞(2)设置。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上开设有空槽,用以放置所述密封圈(3)和导向活塞环⑷。所述密封圈(3 )、导向活塞环(4 )沿浮动活塞(2 )轴线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铝质浮动活塞以及设置密封圈、导向活塞环,其中密封圈依然是起到密封作用,而导向活塞环除了起到密封作用,最主要是起到了对浮动活塞滑动时的导向作用,这样铝质浮动活塞的公差可以适当放大,再加上铝质浮动活塞在高温、高压下状态依然稳定;这样可大大降低因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浮动活塞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因为摩擦而造成卡死等不利影响,确保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2)本专利技术优先的将导向活塞环设置在密封圈的下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导向活塞环的自清洁作用,能将充气下腔中粘附在工作缸内壁的杂物、污渍刮出,以保护橡胶密封圈不受破坏; 3)本专利技术由于密封圈、导向活塞环的设置,可以允许浮动活塞与筒体内壁之间有适量的间隙,可以有效降低浮动活塞和筒体内壁的摩擦系数,使浮动活塞能自由滑动,降低了发生噪声的概率。4)本专利技术采用密封圈、导向活塞环代替原有的双密封圈结构,更利于内部结构的布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巧妙的结构设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经过使用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浮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浮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筒体、2为铝质浮动活塞、3为密封圈、4为导向活塞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筒体I和设置在筒体I内部的铝质浮动活塞2,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沿筒体I内壁上下运动; 所述筒体I和铝质浮动活塞2之间环向设置有密封圈3和导向活塞环4。所述密封圈3设置在导向活塞环4上部,密封圈3、导向活塞环4凸出铝质浮动活塞2设置。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上开设有空槽,用以放置所述密封圈3和导向活塞环4。所述密封圈3、导向活塞环4沿浮动活塞2轴线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正常状态下密封圈3、导向活塞环4设置在空槽内定位并稍凸出铝质浮动活塞2设置,装入筒体I后,由于受到挤压作用,密封圈3、导向活塞环4和筒体I内壁紧密接触,同时铝质浮动活塞2和筒体I内壁存在合适间隙,滑动时密封圈3主要起到密封作用,导向活塞环4主要起到导向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活塞环4优选的选用以下结构形式:导向活塞环4上表面翻边设置,其翻边的外缘卡设在铝质浮动活塞2内,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由铝质浮动活塞2形成对导向活塞环4的固定,防止在导向过程中的移位,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由于受到铝质浮动活塞2的支撑和限制,能保证导向活塞环4始终能和筒体I紧密接触,避免了传统设置形式导向活塞环4由于受到扭转力等因素而使导向活塞环4局部产生翻转的缺陷,此种结构确保了导向活塞环4始终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导向活塞环4外环面可设置成若干凸点或凸环的形式,这样降低了导向活塞环4和筒体I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因摩擦过大造成铝质浮动活塞2运动不畅的缺陷。【主权项】1.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I)和设置在筒体(I)内部的铝质浮动活塞(2),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沿筒体(I)内壁上下运动; 所述筒体(I)和铝质浮动活塞(2)之间环向设置有密封圈(3)和导向活塞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设置在导向活塞环(4)上部,密封圈(3)、导向活塞环(4)凸出铝质浮动活塞(2)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 )上开设有空槽,用以放置所述密封圈(3 )和导向活塞环(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导向活塞环(4)沿浮动活塞(2)轴线对称设置。【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包括筒体(1)和设置在筒体(1)内部的铝质浮动活塞(2),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沿筒体(1)内壁上下运动;所述筒体(1)和铝质浮动活塞(2)之间环向设置有密封圈(3)和导向活塞环(4)。本专利技术采用铝质浮动活塞以及设置密封圈、导向活塞环,其中密封圈依然是起到密封作用,而导向活塞环除了起到密封作用,最主要是起到了对浮动活塞滑动时的导向作用,这样铝质浮动活塞的公差可以适当放大,再加上铝质浮动活塞在高温、高压下状态依然稳定;这样可大大降低因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浮动活塞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因为摩擦而造成卡死等不利影响,确保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IPC分类】F16F9/32, F16F9/36, F16F9/19【公开号】CN105003586【申请号】CN201510411381【专利技术人】时先荣, 安学成, 任宪奇, 张以峰 【申请人】扬州福克斯减震器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环式浮动活塞单筒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设置在筒体(1)内部的铝质浮动活塞(2),所述铝质浮动活塞(2)沿筒体(1)内壁上下运动;所述筒体(1)和铝质浮动活塞(2)之间环向设置有密封圈(3)和导向活塞环(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先荣安学成任宪奇张以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福克斯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