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3428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电动转轴,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远离支撑柱的一侧铰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械手和第二夹持机械手,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和第二夹持机械手并行设置,且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械手,利用两点一线的原理,有效地提高的夹具的夹持稳定度;夹持机械手由液压缸驱动,且设置有电磁阀,增加了夹持的力度和稳定度,防止了活塞杆的滑动和位移造成的产品尺寸不合格;定位装置将活塞杆固定于碗形凹槽中,配合横梁上的距离传感器提高了夹持机械手夹取活塞杆的精确度和夹取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
技术介绍
不锈钢活塞杆主要用于液压气动、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用活塞杆。活塞杆采用滚压加工,由于表面层留有表面残余压应力,有助于表面微小裂纹的封闭,阻碍侵蚀作用的扩展。从而提高表面抗腐蚀能力,并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或扩大,因而提高油缸杆疲劳强度。通过滚压成型,滚压表面形成一层冷作硬化层,减少了磨削副接触表面的弹性和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油缸杆表面的耐磨性,同时避免了因磨削引起的烧伤。滚压后,表面粗糙度值的减小,可提高配合性质。同时,降低了油缸杆活塞运动时对密封圈或密封件的摩擦损伤,提高了油缸的整体使用寿命。滚压工艺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工艺措施,现以直径160mm镜博士牌削滚压头(45钢无缝钢管)为例证明滚压效果。滚压后,油缸杆表面粗糙度由幢滚前Ra3.2~6.3um减小为Ra0.4~0.8um,油缸杆的表面硬度提高约30%,油缸杆表面疲劳强度提高25%。油缸使用寿命,提高2~3倍,滚压工艺较磨削工艺效率提高15倍左右。以上数据说明,该滚压工艺是高效的,能大大提高油缸杆的表面质量。汽车减振器活塞杆时汽车减震设备中重要的零部件,好的活塞杆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汽车的减震性能,因此,活塞杆在进行工艺制作时,夹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夹具夹持力度不够牢固,且由于活塞杆较长,同意产生滑落和位移,造成活塞杆制作的尺寸不合格,间接的提高了生产成本,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电动转轴,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远离支撑柱的一侧铰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械手和第二夹持机械手,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和第二夹持机械手并行设置,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有夹持爪,所述夹持爪通过液压杆与液压缸连接,所述横梁远离第一夹持机械手和第二夹持机械手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且第一夹持机械手和第二夹持机械手均通过转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横梁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下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底座与横梁的同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弧度板和第二弧度板,所述第一弧度板和第二弧度板的下端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槽,且第一弧度板、第二弧度板与定位形成碗状凹槽。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安装有行走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轨道,且行走装置由电机驱动。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控制器,且伺服电机和液压缸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持爪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度板和第二弧度板结构相同,且关于定位板上的定位槽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电动转轴由伺服电机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械手,利用两点一线的原理,有效地提高的夹具的夹持稳定度;2、夹持机械手由液压缸驱动,且设置有电磁阀,增加了夹持的力度和稳定度,防止了活塞杆的滑动和位移造成的产品尺寸不合格;3、定位装置将活塞杆固定于碗形凹槽中,配合横梁上的距离传感器提高了夹持机械手夹取活塞杆的精确度和夹取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一加持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柱、3电动转轴、4行走装置、5横梁、6距离传感器、7第一夹持机械手、8第二夹持机械手、9伺服电机、10定位装置、11第一弧度板、12第二弧度板、13定位板、14转轴、15液压缸、16夹持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内设置有控制器,且伺服电机9和液压缸15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支撑柱2上设置有电动转轴3,电动转轴3由伺服电机9驱动,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装置4,支撑柱2安装有行走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轨道,且行走装置4由电机驱动,行走装置4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铰接有横梁5,横梁5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并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夹持机械手7包括转轴14,转轴14的下端设置有液压缸15,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有夹持爪16,夹持爪16通过液压杆与液压缸15连接,夹持爪16与液压缸15之间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横梁5远离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9,且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均通过转轴14与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横梁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下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6,底座1与横梁5的同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10,定位装置10包括第一弧度板11和第二弧度板12,第一弧度板11和第二弧度板12的下端连接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上设置有定位槽,且第一弧度板11、第二弧度板12与定位形成碗状凹槽,第一弧度板11和第二弧度板12结构相同,且关于定位板13上的定位槽对称设置。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送料装置将活塞杆送入定位装置10,固定于碗形凹槽内,横梁5通过行走装置4在支撑柱2上设置的行走轨道上移动,横梁5上的距离传感器6探测与活塞杆的距离,第一夹持机械手11和第二夹持机械手12夹取活塞杆,电动转轴3将活塞杆旋转运输至后续工艺进行加工,本技术设置有两个夹持机械手,利用两点一线的原理,有效地提高的夹具的夹持稳定度;夹持机械手由液压缸驱动,且设置有电磁阀,增加了夹持的力度和稳定度,防止了活塞杆的滑动和位移造成的产品尺寸不合格;定位装置将活塞杆固定于碗形凹槽中,配合横梁上的距离传感器提高了夹持机械手夹取活塞杆的精确度和夹取速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有电动转轴(3),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装置(4),所述行走装置(4)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铰接有横梁(5),所述横梁(5)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并行设置,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7)包括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下端设置有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有夹持爪(16),所述夹持爪(16)通过液压杆与液压缸(15)连接,所述横梁(5)远离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9),且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均通过转轴(14)与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横梁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下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6),所述底座(1)与横梁(5)的同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10),所述定位装置(10)包括第一弧度板(11)和第二弧度板(12),所述第一弧度板(11)和第二弧度板(12)的下端连接有定位板(13),所述定位板(13)上设置有定位槽,且第一弧度板(11)、第二弧度板(12)与定位形成碗状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振器活塞杆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有电动转轴(3),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行走装置(4),所述行走装置(4)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铰接有横梁(5),所述横梁(5)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并行设置,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持机械手(7)包括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下端设置有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有夹持爪(16),所述夹持爪(16)通过液压杆与液压缸(15)连接,所述横梁(5)远离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9),且第一夹持机械手(7)和第二夹持机械手(8)均通过转轴(14)与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横梁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下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6),所述底座(1)与横梁(5)的同一侧设置有定位装置(10),所述定位装置(10)包括第一弧度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奥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