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激光应用
,特别是一种单管半导体激光器串联结构的绝缘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967年,匈牙利Mester首次发现弱激光作用于生物组织产生的生物效应,此后众多学者通过动物和临床实验,对其机理和治疗疾病的疗效做了深入研宄,并提出弱激光疗法。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对弱激光辐照生物体的作用机理和效应作了更深入研宄,并开发出各种治疗仪。目前,各种弱激光辐照治疗设备已进入实用阶段,中国、欧、美、日等国已把弱激光治疗仪广泛应用于保健、医疗、美容等方面,并得到了激光医学协会和权威机构的I H.冃疋°在现有的弱激光辐照设备中,比如增发仪、嫩肤除皱仪,所需辐照面积较大,发光面可达10X40mm,单个单管半导体激光器(LD:Laser D1de)的发光面积小,难于满足要求,需要将多个LD串联组合使用,为了方便散热,常将其固定于同一金属导热板上,但是LD正极同时作为LD的热沉,串联时各个LD的正极贴合设置在同一金属导热板上,即各个LD的正极相互电导通,发生短路,难于实现激光器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管半导体激光器串联结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管半导体激光器串联结构的绝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其由若干个串联排列组成出光阵列;导热板,其由高热导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板安装在散热器上;隔板,其由高热导的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隔板上下表面贴合设置在所述单管半导体激光器和所述导热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冰,高静,姚文明,张龙,檀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