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同步辐射X射线(尤其在软X射线)透射显微成像时承载工具、沉积用窗口,特别是一种氮化硅薄膜窗口。
技术介绍
X射线薄膜窗口能够实现软X-射线(如真空紫外线)的最大透射率。X-射线越软(能量越低),穿透能力越差,所需氮化硅薄膜窗口越薄。特别是在“离轴”状态工作(即薄膜与光束成一定角度)时,也需要较薄的薄膜窗口,便于X射线更好的穿透。我司之前的技术,由于薄膜的厚度和应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较老式的计量式或ST氮化硅薄膜穿透力和应力较好,但在软射线的透过率上还是需要改进;基于现在对光源的研究和生物样品的成像,尤其在其他方面差异不大时,透射成像的清晰对比度的关键就在于,新的氮化硅薄膜必须对特殊软X射线有较小的吸收;氮化硅窗口的应力和对软X射线的透过率一直是两个相对的参数,如何不顾此失彼寻找平衡点是目前技术的关键;单个氮化硅薄膜窗口,一次只能实现一个样品的观测,而想在同一张图像中得到对比呈现,不能排除其它变量影响,因此一次实现多个样品测量,对这样的对比观测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一次测量多个样品的氮化硅薄膜窗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氮化硅薄膜窗口,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镀有氮化硅膜;所述氮化硅膜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衬底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观测沟槽,多个所述观测沟槽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观测沟槽贯穿所述衬底;标记沟槽,所述标记沟槽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氮化硅薄膜窗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在所述衬底上镀有氮化硅膜;所述氮化硅膜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衬底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观测沟槽,多个所述观测沟槽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观测沟槽贯穿所述衬底;标记沟槽,所述标记沟槽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标记沟槽贯穿所述衬底;其中所述观测沟槽及所述标记沟槽为一倒置的正四棱台空穴结构,底面开口位于所述衬底上部、顶面开口位于所述衬底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氮化硅薄膜窗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在所述衬底上镀有氮化硅膜;所述氮化硅膜的形状和尺寸与所
述衬底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观测沟槽,多个所述观测沟槽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观测沟槽贯穿
所述衬底;
标记沟槽,所述标记沟槽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标记沟槽贯穿所述
衬底;其中
所述观测沟槽及所述标记沟槽为一倒置的正四棱台空穴结构,底面开
口位于所述衬底上部、顶面开口位于所述衬底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薄膜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沟
槽的尺寸为0.1毫米×0.1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硅薄膜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沟
槽的尺寸为0.1毫米×0.35毫米。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腾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