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秋莲专利>正文

橡皮艇防撞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489 阅读:354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橡皮艇防撞垫。为提供一种防撞效果好,并能防止溅水上淋湿橡皮艇上乘坐人员的橡皮艇防撞垫,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为截面呈A字形的防撞环垫,A字形的一边分别向上、下延伸构成结合壁,A字形的另一边为防撞壁和导流壁,并令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顶面之间构成缓冲腔,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底面之间构成导流槽沟。(*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充气船防护部件,特别是一种橡皮艇防撞垫。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目前使用的橡皮艇,为避免橡皮艇的充气气密外层被溪河川流及海水中岩石或硬物磨损、刺破,通常在橡皮艇周围适当处结合矩形截面的防撞环垫,这种防撞环垫为仅对橡皮艇气密外层局部加厚的平面体,不仅防撞效果差,而且当橡皮艇与水推挤产生溅水时,溅水沿该防撞环垫顺涌而上溅,淋湿橡皮艇上乘坐人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效果好,并能防止溅水上溅淋湿橡皮艇上乘坐人员的橡皮艇防撞垫。本技术为截面呈A字形的防撞环垫,A字形的一边分别向上、下延伸构成结合壁,A字形的另一边为防撞壁和导流壁,并令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顶面之间构成缓冲腔,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底面之间构成导流槽沟。由于本技术为截面呈A字形的防撞环垫,A字形的一边分别向上、下延伸构成结合壁,A字形的另一边为防撞壁和导流壁,提高了防撞垫的抗冲击强度;其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顶面之间构成缓冲腔,使本技术具有缓冲撞击的能力;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底面之间构成导流槽沟,挡止橡皮艇与水推挤产生溅水上溅,避免橡皮艇上乘坐人员被溅水淋湿,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习用的防撞垫结构示意剖面图。图2、为习用的防撞垫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剖面图。图4、为使用本技术的橡皮艇结构示意立体图。图5、为图4中A—A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3所示,本技术为截面呈A字形的防撞环垫,A字形的一边分别向上、下延伸构成结合壁1,A字形的另一边为防撞壁2和导流壁3,并令结合壁1及防撞壁2与导流壁3的顶面31之间构成缓冲腔4,结合壁1及防撞壁2与导流壁3的底面32之间构成导流槽沟5。制造时,如图4所示,以结合壁1外侧的结合面11将本技术与橡皮艇6气密层61结合;使用时,如图5所示,由结合壁1、防撞壁2及导流壁3构成的A字形截面,提高了本技术的抗冲击强度;其结合壁1及防撞壁2与导流壁3的顶面31之间构成缓冲腔4,使本技术具有缓冲撞击的能力;结合壁1及防撞壁2与导流壁3的底面之间构成导流槽沟5,挡止橡皮艇6与水7推挤产生溅水上溅,避免橡皮艇6上乘坐人员被溅水淋湿。权利要求1.一种橡皮艇防撞垫,它为防撞环垫,其特征在于防撞环垫的截面呈A字形,A字形的一边分别向上、下延伸构成结合壁,A字形的另一边为防撞壁和导流壁,并令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顶面之间构成缓冲腔,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底面之间构成导流槽沟。专利摘要一种橡皮艇防撞垫。为提供一种防撞效果好,并能防止溅水上溅淋湿橡皮艇上乘坐人员的橡皮艇防撞垫,提出本技术,它为截面呈A字形的防撞环垫,A字形的一边分别向上、下延伸构成结合壁,A字形的另一边为防撞壁和导流壁,并令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顶面之间构成缓冲腔,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底面之间构成导流槽沟。文档编号B63B59/02GK2281944SQ96213680公开日1998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秦秋莲 申请人:秦秋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皮艇防撞垫,它为防撞环垫,其特征在于防撞环垫的截面呈A字形,A字形的一边分别向上、下延伸构成结合壁,A字形的另一边为防撞壁和导流壁,并令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顶面之间构成缓冲腔,结合壁及防撞壁与导流壁底面之间构成导流槽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秋莲
申请(专利权)人:秦秋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9日 22:53
    起源于北美洲格陵兰岛上爱斯基摩人用动物皮包在木架子上制作的兽皮船皮艇有舵比赛时运动员坐在艇内面向前方手持两头带桨叶的桨在艇的两侧轮流划动依靠脚操纵舵控制航向有单人艇双人艇四人艇和障碍回转项目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