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3907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由敞开式艇身和发动机构成,其特征是,所述敞开式艇身的舷边部,设置有弹性的护舷,护舷的长度与舷边相等,所述护舷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晶格反光装置,晶格反光装置的长度与护舷的长度相等。(*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上交通工具,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艇。
技术介绍
机动艇体积小、吃水浅、速度快,是水上交通的必备工具,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中,其使用效率高,且效果好,被国家防办定为一种定型的机动防汛抢险用艇。但是,其缺点是夜间使用无视觉效果,黑暗中搜寻困难,尤其易导致夜间操艇发生航行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适用于夜间行使的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由敞开式艇身和发动机构成,所述敞开式艇身的舷边部,设置有弹性的护舷,护舷的长度与舷边相等,所述护舷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晶格反光装置,晶格反光装置的长度与护舷的长度相等。所述护舷上凹槽的深度为1~20mm,宽度为5~100mm;所述晶格反光装置的厚度为1~5mm,宽度为5~100mm;晶格反光装置为带状、块状、球状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了弹性护舷,且具有耐碰撞的性能;2.设置了晶格反光装置,夜间操行可视性强,反光效果可达100m以外;3.提高了夜间搜寻目标的准确率;4.降低了夜行事故的发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舷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舷部放大部分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中,敞开式艇身1为内壳体和外壳体构成的双层壳体,中间填充有不吸水、可漂浮的材料,壳体可利用高强度、耐冲击的轻型材料,如玻璃钢等材料制成;在敞开式艇身1的尾部,装有发动机2,其发动机可采用不同规格;在敞开式艇身的舷边处,设置有防撞装置护舷3,护舷3的中间设置有凹槽4,其凹槽的宽度为5~100mm,本实施例为13mm,深度为1~20mm,本实施例为10mm;在凹槽4内设置有晶格反光装置5,晶格反光装置5的宽度与凹槽4的宽度相等为5~100mm,本实施例为13mm,厚度为1~5mm,本实施例为1mm;晶格反光装置可以是条状、快状、圆点状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为条状,其长度与护舷相等,视觉角度达360度。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由敞开式艇身和发动机构成,其特征是,所述敞开式艇身的舷边部,设置有弹性的护舷,护舷的长度与舷边相等,所述护舷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晶格反光装置,晶格反光装置的长度与护舷的长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其特征是,所述护舷上凹槽的深度为1~20mm,宽度为5~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其特征是,所述反光装置的厚度为1~5mm,宽度为5~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其特征是,所述反光装置为带状、块状、球状中的任意一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光装置的机动艇,所述敞开式艇身的舷边部,设置有弹性的护舷,护舷的长度与舷边相等,所述护舷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晶格反光装置,晶格反光装置的长度与护舷的长度相等;护舷上凹槽的深度为1~20mm,宽度为5~100mm;反光装置的厚度为1~5mm,宽度为5~100mm;反光装置为带状、块状、球状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艇体轻、吃水浅、耐碰撞;夜间操行可视性强,反光效果可达100m以外;提高了夜间搜寻目标的准确率;降低了夜行事故的发生率。可广泛应用于水上救生和救灾。文档编号B63B59/00GK2558578SQ0224411公开日2003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武振启, 郭慈瑞, 常江, 徐祥森 申请人:河北省水利防汛物资天津供应站救生器材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振启郭慈瑞常江徐祥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防汛物资天津供应站救生器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