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可导向扇形吸能防撞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404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路可导向扇形吸能防撞垫,包括防撞部件以及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第一可变支架、第二可变支架、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所述调节部件固定于所述防撞部件后端。可变支架的宽度尺寸可根据防护地点的要求调整,从而使弹性板的开口的大小变化,从而使该防护垫能够应用于其他防撞垫不适用的地方,使车辆躲避路边危险及保护路边设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路防撞设施,应用于公路匝道三角端头处、分离式路基护栏端头处、公路上桥墩和隧道入口护栏端头等处的扇形可导向吸能防撞垫。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公路匝道三角端头处、分离式路基护栏端头处、公路上桥墩和隧道入口、护栏端头处的常用处理方式是设置防撞桶,防撞桶的防护性能比较差,只是起着警示作用,如果用普通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由于需要防护地点宽于防撞垫,防撞垫无法与后面的防护设施很顺的连通,无法保护车辆躲避路边危险,有的三角防护地带为了达到防护目的,只好使用两组普通防撞垫组成一定角度安装,这将影响成本和外观。在专利200620018992. I公开了一种公路可导向防撞垫,有一定的缓冲吸能和侧碰时导向的能力,它依靠单元吸能桶和波形支撑板的压缩弯曲变形来吸收能量,但是它不能根据安装的位置灵活的调节,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与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类似的是公开了一种公路可导向防撞垫,所述防撞垫包括纵向设置的两条平行导轨,所述的公路可导向防撞垫的吸能材料为吸能卷板,但是所述的防撞垫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地域特点等外部情况调整导轨的开口大小,从而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因此,一种能适用于不同地点及其他防撞垫不适用的地方的防护产品应势而发,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方位的高效安全的防护设施,以保护车辆以及乘务员和公路边需保护的设施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导向吸能防撞垫,包括防撞部件以及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至少两个以上固定支架、至少两个以上可变支架、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所述调节部件固定于所述防撞部件后端;所述防撞部件包括双导轨,所述双导轨的两个轨道平行地面排列,双导轨一端与所述调节部件连接,固定于一固定支架上;所述可导向吸能防撞垫沿防撞的方向设有开口,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前端固定有前挡板,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沿防撞方向的一端固定于公路护栏上,所述防撞部件两侧边固定有波形导向板;所述调节部件的固定支架两侧安装有可变支架,并将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两侧的可变支架侧边上,所述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顺次连接于波形导向板的后端;所述弹性板能够以波形导向板以及弹性板的连接点为支点调整变形量。所述防撞部件还包括至少五个以上标准支架、阻力块,所述标准支架包括支架主体以及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两侧的导向槽钢,导向槽钢从轨道内侧扣在双轨道上,所述标准支架均匀安装在双导轨上,所述波形导向板固定于标准支架侧边;所述阻力块为长条形,阻力块的一端设有凸起部,所述阻力块用螺丝固定在导轨与标准支架之间,阻力块的一端置于导向槽钢与轨道之间,阻力块的具有凸起部的一端位于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受力后退方向具体的,所述前挡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前挡板的两端与波形导向板平滑过渡。进一步的,所述波形导向板按车辆行驶方向前上后下安装。进一步的,所述波形导向板为多个形状相同的板相互组合,相邻两块板之间部分重叠。其中,所述弹性板为波形导向板。其中,所述双导轨为无缝矩形管。其中,所述阻力块是钢板冲压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调节部件的可变支架的宽度尺寸可根据防护地点的要求调整,从而使弹性板的开口的大小变化,从而使该防护垫能够应用于其他防撞垫不适用的地方,使车辆躲避路边危险及保护路边设施。该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结构简单,构件多为标准件,在发生事故后大部分部件可修复使用,从而节约维修时间和降低维修成本,同时通过所述的波形过渡板与公路防护设施顺畅连接,产生一种整体自然和谐之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双导轨与横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标准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可变支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阻力块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波形过渡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阻力块与导向槽钢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标准支架固定于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双导轨I标准支架2 第一可变支架3 第二可变支架4前挡板5波形导向板6阻力块7 波形过渡板8 斜撑9第一固定支架10 第二固定支架11 弹性板12 横档1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可导向吸能防撞垫,包括防撞部件以及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至少两个以上固定支架、至少两个以上可变支架、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所述调节部件固定于所述防撞部件后端;所述防撞部件包括双导轨,所述双导轨的两个轨道平行地面排列,双导轨底面焊有横档,双导轨一端与所述调节部件连接,固定于一固定支架上;所述可导向吸能防撞垫沿防撞的方向设有开口,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前端固定有前挡板,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沿防撞方向的一端固定于公路护栏上,所述防撞部件两侧边固定有波形导向板所述调节部件的固定支架两侧安装有可变支架,并将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两侧的可变支架侧边上,所述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顺次连接于波形导向板的后端;通过调整所述的可变支架的宽度,使所述弹性板能够以波形导向板以及弹性板的连接点为支点调整变形量。从而改变张口的大小。本技术的某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形吸能防撞垫包括防撞部件以及调节 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固定于所述防撞部件后端;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10、第二固定支架U、第一固定支架10以及第二固定支架11两侧均固定有可变支架,如图所示的第一可变支架3以及第二可变支架4,双导轨I设有开口一端的两侧,于波形导向板6后顺次连接有弹性板12以及波形过渡板8 ;所述两侧的弹性板12之间固定有第一可变支架3,所述两侧的波形过渡板8之间固定有第二可变支架4,第一可变支架3固定于第一固定支架10的侧边上,第二可变支架4固定于第二固定支架11的侧边上;所述弹性板12能够以波形过渡板8以及弹性板12的连接点为支点,调整两侧弹性板12张口的大小。本技术方案,将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两侧的可变支架侧边上,所述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顺次连接于波形导向板的后端;使弹性板能够以波形导向板以及弹性板的连接点为支点调整变形量。第一可变支架3以及第二可变支架4的宽度可以调节的,因此,在所述可导向吸能防撞垫使用时能够根据地域的特点,调整第一可变支架3以及第二可变支架4的的宽度,从而调整波形过渡板8以及弹性板12的张口大小,并与公路上防撞设施顺畅连接,使该防护垫能够应用于其他防撞垫不适用的地方。所述防撞部件包括双导轨I,所述双导轨I的两个轨道平行地面排列,所述可导向吸能防撞垫沿防撞垫防撞的方向设有开口,双导轨I的内侧向地面一侧焊接有多固定块,通过固定块与地脚螺丝将双导轨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双导轨两侧的固定块相互对应,所述固定块等间距设置,两侧固定块之间连接有横档13,通过横档13,使所述的双导轨能够更好的固定。所述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导向吸能防撞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部件以及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至少两个以上固定支架、至少两个以上可变支架、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所述调节部件固定于所述防撞部件后端;所述防撞部件包括双导轨,所述双导轨的两个轨道平行地面排列,双导轨一端与所述调节部件连接,固定于一固定支架上;所述可导向吸能防撞垫沿防撞的方向设有开口,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前端固定有前挡板,可导向吸能防撞垫的沿防撞方向的一端固定于公路护栏上,所述防撞部件两侧边固定有波形导向板;所述调节部件的固定支架两侧安装有可变支架,并将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两侧的可变支架侧边上,所述弹性板以及波形过渡板顺次连接于波形导向板的后端;所述弹性板能够以波形导向板以及弹性板的连接点为支点调整变形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捍坤朱杰胡琼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