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变速链轮齿形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79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变速链轮齿形的改良,其特征在于:第二及第三链轮按周期排列的编组齿形,其中一齿形内侧研磨成间隙角,且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第四、第五及第六链轮亦按编组周期排列,其中包括一两侧设反向斜度且内侧具间隙角的齿形及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及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成为具有定位上链特性的链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变速迅速,传动稳定,无论正常传动或链轮倒转,均不致造成掉链或摩擦现象。可保证链轮与链条的寿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自行车变速链轮齿形的改良,尤指针对自行车多段式变速链轮所作改良,变速顺畅,减少摩损及噪音。一般的自行车变速装置是在后花毂旁设一组大小不同呈级式排列的多段链轮,因此与踏板带动的大链轮以链条传动时,视骑乘的需要使链条移动啮合所须链轮而达到变速效果,使骑乘者或感省力、或快速,然其变速目的的达成,须视链条及链化啮合状况而定。通用的变速装置于变速时,经常产生噪音,变速不顺或滞变现象,究其原因,乃在于链轮的齿形及链条的链板导角限制,通用的链轮仅于齿形尖端略作导角处理,且其齿片及齿片无固定的相对位置排列,因此当链条欲变换链轮时,无适当的角度导引上链或下链,以强迫链条变换方式换挡,以致产生变速不顺畅,噪音及磨损等现象,对链条及链轮的使用寿命有不良影响。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其前大链轮与后链轮组的倾斜角过大时,仍可保持正常传动,不致产生噪音或脱链。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变速链轮齿形的改良,其特征在于第二及第三链轮按周期排列的编组齿形,其中一齿形内侧研磨成间隙角,且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第四第五及第六链轮亦按编组周期排列,其中包括一两侧设反向斜度且内侧具间隙角的齿形及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及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面成为具有定位上链特性的链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周期性的排列而使之变速迅速,传动稳定,且间隙角及各倾角的配合,使前大链轮与后大链轮传动或前小链轮与后小链轮传动时,无论正常传动或链轮倒转,均不致造成掉链或摩擦现象,可保证链轮与链条的寿命。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的第一链轮图;图1B为本技术的第二、三链轮图;图1C为本技术的第四、五、六链轮图;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请参见附图,第一链轮(10)因所需强度较大,仅于前后两侧研磨成倾角,而第二、三链轮(11)(12)及第四、五、六链轮(16)(17)(18)因须配合两侧链轮的上链及下链动作,因此将节距,齿片间距,链条挠度等参数输入电脑,作为齿形改良的根据,并计算出最佳的上链点配合其他经设计的齿形以周期性的排列环绕整个链轮,使链条得以定点上链。现将各链轮负责上链之齿形及其他齿形作一详细叙述,第二、三两侧链轮的上链齿形(13)除两侧作倾斜研磨外,并将内侧研磨一间隙角(24),该齿形(13)的前排列约三个外侧倾角的齿形(14),而齿形(13)后方排列约二个具内侧倾角的齿形(15),使变速时,链条可于齿形(15)处上链,及自倾斜角齿形(13)处下链,令链条可于特定的齿形完成变速。其次,第四、五、六链轮(16)(17)(18)因承受扭力较小,因此齿形(19)两侧设反向斜度,且内侧研磨成一间隙角(20),该齿形(19)亦依电脑计算,平均分布于链轮(16)(17)(18)的周缘,使变速时,链条得以固定于此位置下链,且齿形(19)后则排列约二个单侧倾角之齿形(23)。而上链时,则借齿形(19)前约三齿形(21)达成,该齿形(21)则与齿形(19)相反,其间隙角(22)则于齿形(21)外侧,以此三齿形(21)的设计,使链条可于固定位置完成上链。且本技术的间隙角及各倾角的配合,使前大链轮与后大链轮传动或前小链轮与后小链轮传动时,无论正常传动或链轮倒转,均不致造成掉链或摩擦现象,可保证链轮与链条的寿命。本技术因各链轮的周期须相互配合,因此组成时须按一定位置排列,因此本技术特将各链轮中央结合孔径制成一较小的凸缘(25),使各链轮组合时,将小凸缘(25)对齐排列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变速链轮齿形的改良,其特征在于第二及第三链轮按周期排列的编组齿形,其中一齿形内侧研磨成间隙角,且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第四第五及第六链轮亦按编组周期排列,其中包括一两侧设反向斜度且内侧具间隙角的齿形及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及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成为具有定位上链特性的链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链轮齿形之改良,其特征在于变速链轮为七片时,则第二、第三及第四链轮齿形相同,第五第六及第七链轮齿形相同。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变速链轮齿形的改良,其特征在于第二及第三链轮按周期排列的编组齿形,其中一齿形内侧研磨成间隙角,且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第四、第五及第六链轮亦按编组周期排列,其中包括一两侧设反向斜度且内侧具间隙角的齿形及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及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成为具有定位上链特性的链轮。本技术优点在于变速迅速,传动稳定,无论正常传动或链轮倒转,均不致造成掉链或摩擦现象。可保证链轮与链条的寿命。文档编号B62M9/00GK2184641SQ93217170公开日1994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德辉 申请人:深圳力宇车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变速链轮齿形的改良,其特征在于:第二及第三链轮按周期排列的编组齿形,其中一齿形内侧研磨成间隙角,且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第四第五及第六链轮亦按编组周期排列,其中包括一两侧设反向斜度且内侧具间隙角的齿形及它的前排列约三个齿形研磨成外侧倾角及它的后排列约二个齿形研磨成内侧倾角而成为具有定位上链特性的链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力宇车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