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可变涵道助推爬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214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力可变涵道助推爬壁机器人,包括涵道风扇、橡胶轮、推杆电机、磁力传感器、直流电机、车体、推杆电机支撑板、光轴套筒、同步带、磁铁底盘,由于设计了推杆电机位置闭环控制系统,故可通过推杆电机推动磁铁底盘,设定永磁铁与铁墙面的距离来改变磁力,便于机器人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提高了爬壁机器人的灵活性;由于设计了涵道风扇助推装置,当机器人在壁面转换时,涵道风扇可提供推力,补偿壁面转换时减小的磁力,便于机器人能够稳定地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增强了爬壁机器人的可靠性;由于机器人磁铁底盘通过永磁铁和牛眼轮配合设计了永磁间隙吸附装置,保证了爬壁机器人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的同时,磁铁底盘不会无缝贴合到铁墙面以至于磁力过大爬壁机器人无法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特种机器人
,具体涉及到一种磁力可变涵道助推爬壁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机器人领域,尤其特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军事、科研、工业、民用等领域。爬壁机器人,因其能代替人从事各种外壁的高危作业而被广泛应用,其中在船舶及核工业领域,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使用,能使船体或大型油罐除锈、打磨、喷漆、探伤等得到明显改进,节省劳动力且减少工人作业的危险性。例如申请号为200710022762.1,名称为“电厂锅炉水冷壁爬壁机器人”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厂锅炉水冷壁爬壁机器人。包括:升降平台、对称装置在升降平台左右侧的两个永磁吸附行走作业装置,永磁吸附行走作业装置包括车体和若干个永磁吸附行走轮组。其优点是,爬壁机器人是靠永磁轮吸附在铁墙面上的,性能稳定,吸附力强,摩擦力大,行走平稳,超载重,可携带各种较重设备,但是磁轮是直接和铁墙面接触的,磁力是恒定不变的,无法进行磁力的调节,不利于机器人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只能应用于普通的平面。再例如申请号为201310222443.0,名称为“钢板爬壁机器人”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板爬壁机器人,包括底盘和安装在底盘上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由通过链轮安装在底盘上的履带构成,履带所围成的范围内设有绕组和铁芯,绕组平行于履带饶在铁芯中,通过自制的电磁铁产生磁力。其优点是,装配容易且吸附力强大,但是通过电生磁的原理产生磁力,消耗较多电能,履带及自身电磁绕组会增加机器人自身的重力,不利于其带负载,而且使用履带作为行走装置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时不够灵活。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弊端,有必要设计一种磁力可变涵道助推爬壁机器人,通过推杆电机、涵道风扇、磁铁底盘的优化设计,解决机器人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强负载、灵活控制等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机器人在单一墙面运动、较差的三维壁面过渡可靠性、较小的负载能力三方面综合性能的不足,设计一种磁力可变涵道助推爬壁机器人,使其具有较大负载能力的同时,能够在三维铁墙面之间灵活稳定地过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力可变涵道助推爬壁机器人,包括涵道风扇、橡胶轮、推杆电机、磁力传感器、直流电机、车体、推杆电机支撑板、光轴套筒、同步带、磁铁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风扇通过角铝对称固定于所述车体两侦U,所述推杆电机固定于所述推杆电机支撑板之上,所述磁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电机支撑板连接,所述直流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橡胶轮连接,所述直流电机安装在所述车体两侧呈中心对称,采用差分驱动方式,所述橡胶轮对称分布于所述车体两侧,所述橡胶轮的同侧轮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车体为8_厚的销合金材料。所述磁铁底盘,包括光轴、牛眼轮、永磁铁、底盘连接器、光轴固定架,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通过所述底盘连接器与所述磁铁底盘连接,所述永磁铁安装于磁铁底盘之上,四个所述永磁铁为长宽及厚度相同的长方体,相邻所述永磁铁磁极互异,四个所述牛眼轮均匀分布安装于所述磁铁底盘之上,所述牛眼轮的直径大于所述永磁铁的厚度。所述光轴穿过所述光轴套筒至所述车体上表面,所述光轴是保障所述磁铁底盘不发生偏离,当所述推杆电机推动所述磁铁底盘远离所述车体运动,所述永磁铁靠近所述铁墙面,机器人与所述铁墙面之间的磁力增大,当所述推杆电机拉动所述磁铁底盘靠近所述车体运动,所述永磁铁远离所述铁墙面,机器人与所述铁墙面之间的磁力减小。当爬壁机器人由所述水平地面过渡到铁墙面时,所述磁铁底盘距离所述铁墙面较远,磁力较弱,启动所述涵道风扇提供推力,补偿减小的磁力,当爬壁机器人由所述铁墙面过渡到所述水平铁墙面时,所述磁铁底盘距离所述铁墙面和所述水平铁墙面较远,磁力较弱,启动所述涵道风扇提供推力,补偿减小的磁力和克服一部分自身的重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设计了推杆电机位置闭环控制系统,故可通过推杆电机推动磁铁底盘,设定永磁铁与铁墙面的距离来改变磁力,便于机器人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提高了爬壁机器人的灵活性;由于设计了涵道风扇助推装置,当机器人在壁面转换时,涵道风扇可提供推力,补偿壁面转换时减小的磁力,便于机器人能够稳定地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增强了爬壁机器人的可靠性;由于机器人磁铁底盘通过永磁铁和牛眼轮配合设计了永磁间隙吸附装置,保证了爬壁机器人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的同时,磁铁底盘不会无缝贴合到铁墙面以至于磁力过大爬壁机器人无法在三维铁墙面之间过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维模型图。图2为本技术机器人铁墙面吸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磁铁底盘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机器人三维壁面过渡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涵道风扇2.橡胶轮3.推杆电机4.磁力传感器5.直流电机6.车体7.推杆电机支撑板8.光轴套筒9.光轴10.同步带11.铁墙面12.磁铁底盘13.牛眼轮14.永磁铁15底盘连接器16.光轴固定架17.水平地面18.水平铁墙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磁力可变涵道助推爬壁机器人,包括涵道风扇1、橡胶轮2、推杆电机3、磁力传感器4、直流电机5、车体6、推杆电机支撑板7、光轴套筒8、同步带10、磁铁底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风扇I通过角铝对称固定于所述车体6两侧,所述推杆电机3固定于所述推杆电机支撑板7之上,所述磁力传感器4的一端与所述车体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电机支撑板7连接,所述直流电机5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橡胶轮2连接,所述直流电机5安装在所述车体6两侧呈中心对称,采用差分驱动方式,所述橡胶轮2对称分布于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力可变涵道助推爬壁机器人,包括涵道风扇(1)、橡胶轮(2)、推杆电机(3)、磁力传感器(4)、直流电机(5)、车体(6)、推杆电机支撑板(7)、光轴套筒(8)、同步带(10)、磁铁底盘(12),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风扇(1)通过角铝对称固定于所述车体(6)两侧,所述推杆电机(3)固定于所述推杆电机支撑板(7)之上,所述磁力传感器(4)的一端与所述车体(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电机支撑板(7)连接,所述直流电机(5)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橡胶轮(2)连接,所述直流电机(5)安装在所述车体(6)两侧呈中心对称,采用差分驱动方式,所述橡胶轮(2)对称分布于所述车体(6)两侧,所述橡胶轮(2)的同侧轮通过所述同步带(10)连接,所述车体(6)为8mm厚的铝合金材料;所述磁铁底盘(12),包括光轴(9)、牛眼轮(13)、永磁铁(14)、底盘连接器(15)、光轴固定架(16),所述推杆电机(3)的推杆通过所述底盘连接器(15)与所述磁铁底盘(12)连接,所述永磁铁(14)安装于磁铁底盘(12)之上,四个所述永磁铁(14)为长宽及厚度相同的长方体,相邻所述永磁铁(14)磁极互异,四个所述牛眼轮(13)均匀分布安装于所述磁铁底盘(12)之上,所述牛眼轮(13)的直径大于所述永磁铁(14)的厚度;所述光轴(9)穿过所述光轴套筒(8)至所述车体(6)上表面,所述光轴(9)是保障所述磁铁底盘(12)不发生偏离,当所述推杆电机(3)推动所述磁铁底盘(12)远离所述车体(6)运动,所述永磁铁(14)靠近铁墙面(11),机器人与所述铁墙面(11)之间的磁力增大,当所述推杆电机(3)拉动所述磁铁底盘(12)靠近所述车体(6)运动,所述永磁铁(14)远离所述铁墙面(11),机器人与所述铁墙面(11)之间的磁力减小;当爬壁机器人由水平地面(17)过渡到所述铁墙面(11)时,所述磁铁底盘(12)距离所述铁墙面(11)较远,磁力较弱,启动所述涵道风扇(1)提供推力,补偿减小的磁力,当爬壁机器人由所述铁墙面(11)过渡到水平铁墙面(18)时,所述磁铁底盘(12)距离所述铁墙面(11)和所述水平铁墙面(18)较远,磁力较弱,启动所述涵道风扇(1)提供推力,补偿减小的磁力和克服一部分自身的重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善强金超程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