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200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上的单涵道风扇,单涵道风扇包括筒状的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腔的桨叶组件,壳体朝向船体尾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壳体上设置有可封闭第一出风口的导流舵,壳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两个均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导风管,第一导风管上设置有朝向单涵道风扇外部的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反向设置或形成一个数值大于0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气垫船用单涵道风扇配合第一出风口、导流舵、第二出风口和第一导风管来完成气垫船的推进、垫升、转向和后退等任务,因此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由于单涵道风扇的气垫船不存在动力干扰因此行驶过程很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垫船,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垫升气垫船或小型气垫船,需要利用多个动力设备配合多个方向的导流通道来完成气垫船的推进、垫升、转向和后退等任务,多个动力设备会使得气垫船重量较大且结构复杂,导致的结果包括成本增加,维修困难,航行时操作不稳定和转向不灵活。因此简化气垫船的结构并且使得气垫船行驶稳定性更好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概念的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上的单涵道风扇,单涵道风扇包括筒状的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腔的桨叶组件,壳体朝向船体尾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壳体上设置有可封闭第一出风口的导流舵,壳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两个均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导风管,第一导风管上设置有朝向单涵道风扇外部的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反向设置或形成一个数值大于0的夹角。优选的,船体的底部设置有对气垫进行供气的气流通道,壳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气流通道的第二导风管,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处设置有使壳体内腔的流动空气进入第二导风管内的引风板。优选的,引风板呈圆弧状,引风板朝背向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方向突起。优选的,引风板朝向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的投影面积为进风口面积的1/2~1/3。优选的,导流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流舵以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两个第一导风管以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优选的,第一出风口上设置有使导流舵转动的转轴,壳体上设置有驱动转轴进行转动的第一电机。优选的,驱动转轴的第一电机设置于船体前部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优选的,壳体的内腔呈锥台状,其内径由壳体的进风口往第一出风口方向逐渐减少。优选的,桨叶组件由第二电机进行驱动,第二电机与桨叶组件通过皮带进行传动。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气垫船只需要一个单涵道风扇配合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和导流舵来完成气垫船的推进、垫升、转向和调头等任务;当导流舵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导流舵以壳体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竖直设置时,通过两个导流舵之间的相互配合能使得气垫船以任意角度进行矢量推进。本技术的气垫船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由于单涵道风扇的气垫船不存在动力干扰的影响,行驶过程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涵道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涵道风扇竖直方向的轴截面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船体1上的单涵道风扇2,单涵道风扇2包括筒状的壳体21和设置于壳体21内腔的桨叶组件22,壳体21朝向船体1尾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211,单涵道风扇2提供的气流从第一出风口 211通过而形成带动气垫船前进的推进气流。壳体21上设置有可封闭第一出风口 211的导流舵212,壳体2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两个均与壳体21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导风管213,第一导风管213上设置有朝向单涵道风扇2外部的第二出风口 214,被导流舵212所阻挡的气流通过第一导风管213的引导在第二出风口 214处喷出。第二出风口214与第一出风口 211可以反向设置,也可以形成一个数值大于0的夹角,也即为该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至90度之间。船体1的底部设置有对气垫3进行供气的气流通道,壳体2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气流通道的第二导风管215,第二导风管215的进风口处设置有使壳体21内腔的流动空气进入第二导风管215内的引风板216,引风板216为了减少对推进气流的阻力可以呈圆弧状,引风板216朝背向第二导风管215的进风口方向突起。单涵道风扇2提供的部分气流在引风板216的引导下进入第二导风管215,之后通过气流通道对气垫进行供气并提供使气垫船能浮在水面或陆地的垫升气流。引风板216朝向第二导风管215的进风口的投影面积可以是进风口面积的1/3-1/2范围内。导流舵21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导流舵212配合可以封闭第一出风口 211,也可以通过开启一边导流舵212,关闭一边导流舵212来完成转向。相对其他数量的导流舵212,两个导流舵212在具备相同功能时更利于驾驶者操作。具体地,两个导流舵212以壳体21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竖直设置,可使气垫船直线前进或后退时更加平稳。更具体地,两个导流舵212可竖直设置,可以使得从第一出风口 211流出的气流左右分配的更均匀且转向操作更平稳。两个第一导风管213优选以壳体21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这种布置有助于驾驶者进行气垫船转向时的稳定性控制。第一出风口 211上设置有使导流舵212转动的转轴,壳体21上设置有驱动转轴进行转动的第一电机217,第一电机217用于改变导流舵212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气垫船的行驶方向和速度。第一电机217优选的设置在导流舵的转轴上便于控制导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单涵道风扇进行矢量推进的气垫船,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船体(1)上的单涵道风扇(2),所述单涵道风扇(2)包括筒状的壳体(21)和设置于壳体(21)内腔的桨叶组件(22),壳体(21)朝向船体(1)尾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11),其特征在于,壳体(21)上设置有可封闭第一出风口(211)的导流舵(212),壳体(2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两个均与壳体(21)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导风管(213),第一导风管(213)上设置有朝向单涵道风扇(2)外部的第二出风口(214),第二出风口(214)与第一出风口(211)反向设置或形成一个数值大于0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鸿涛王建生康献民李忠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飞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