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结构不合理,受力方向不科学,物体的重心力的分解 没有应用,路面不平形成阻力使人们在长时间骑行后,感到十分的疲劳,所以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骑着舒适的新型 的自行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车架、脚蹬子、固定在车架上 的后轴,所述固定在车架上后轴的两端各安装一径向轴承,且后车架的支点与 力点分别通过支点连杆连接于车座的前后支撑点,其中,所述脚蹬子设置在车 架的后轴上。所述车座的后支撑点与后轮的垂直中心线的距离为0 200毫米,且车座后支撑点连杆与车座后垂直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并且所述车座的中部为凹陷 形,后沿为凸出状。所述车座前端的前支撑点插在车架与后轴垂直线相交处的 一垂直管内,且可以上下调整。所述自行车后车架还包含一支点连杆,且该支 点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支点,另一端连接于自行车的车架。所述车架上的后轴通 过车架连接于力点与支点之间的杠杆。所述自行车还包括一后受力板,且该后受力板下端在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车架、脚蹬子、固定在车架上的后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在车架上后轴的两端各安装一径向轴承,且后车架的支点与力点分别通过支点连杆连接于车座的前后支撑点,其中,所述脚蹬子设置在车架的后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