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角度调整机构及座椅骨架和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204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垫角度调整机构,其包括固连于座垫骨架两个相对侧的安装板,还包括呈对称状设于两侧安装板一端的两个主动支撑机构,以及相对于所述主动支撑机构设于两侧安装板另一端的随动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设有该座垫角度调整机构的座椅骨架以及一种应用该座椅骨架的汽车座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座垫角度调整机构,可实现座椅座垫角度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对座椅乘坐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座垫角度调整机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座垫角度调整机构的座椅骨架以及一种应用该座椅骨架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传统的手动调节座椅,尽管通过座椅滑轨的前后调整可以改变驾驶员的坐姿,但由于身材不同的驾驶员坐姿是不同的,且座椅的座垫角度一般也是固定的,因而这种座椅难以满足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对舒适性的要求。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可手动对座垫高度进行调整的座椅,但由于座垫角度在座垫高度调整过程中只有微弱的变化,其依然不能进行单独的调整,因而这样的座椅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座垫角度调整机构,以可实现座椅座垫角度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对座椅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座垫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固连于座垫骨架两个相对侧的安装板,还包括:主动支撑机构,呈对称状设于两侧安装板一端的两个,所述主动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转动部,在所述转动部上铰接有用于安装座盆的前支撑部,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与所述转动部传动连接,以在外力驱动下可使所述转动部双向转动、并于其一转动角度定位锁止的传动连接机构,两侧主动支撑机构中的转动部间刚性连接;随动支撑机构,相对于所述主动支撑机构而设于两侧安装板的另一端,所述随动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连接部,以及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轴设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的、用于安装座盆的后支撑部,两侧随动支撑机构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为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边沿形成有齿槽的齿片,所述传动连接机构为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并具有与所述齿片上的齿槽啮合相接的驱动齿轮的调尚栗。进一步的,在所述调高泵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设有转动手柄。进一步的,所述前支撑部为铰接于所述齿片上的呈弯折状的前安装架,两侧的齿片间经由穿设于其上的齿片转动轴刚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连接板,所述后支撑部为铰接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呈弯折状的后安装架。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板上固连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板经由与所述连接螺母相配合的安装螺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齿片(9)的转动轴轴线与所述前安装架(16)的铰接轴轴线间距离为20mm~50mm,所述齿片(9)的转动轴轴线与所述连接板(18)的转动轴轴线间的距离为300mm~360mm,所述连接板(18)的转动轴轴线与所述后安装架(20)的铰接轴轴线间的距离为20 mm~50mm,所述前安装架(16)的铰接轴轴线与所述后安装架(20)的铰接轴轴线间的距离为330 mm~390mm,所述齿片(9)的转动轴轴线与所述连接板(18)的转动轴轴线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 ~10°。进一步的,在两侧安装板之间设有至少一根连接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骨架,其包括座垫骨架及与所述座垫骨架相连接的靠背骨架,在所述座垫骨架上装设有如上所述的座垫角度调整机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如上所述座椅骨架,安装于所述座椅骨架上的座垫、靠背和头枕,以及固连于所述座椅骨架底部的滑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I)本技术所述的座垫角度调整机构,通过使座盆由两端的主动支撑机构和随动支撑机构安装于座垫骨架上,且主动支撑机构包括转动部及铰接于转动部上的前支撑部,随动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连接部和铰接于连接部上的后支撑部,而座盆又由前支撑部和后支撑部支撑安装,因而通过安装板和座垫对主动支撑机构和随动支撑机构的刚性连接,使得座盆与安装板之间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由此当主动支撑机构中的传动连接机构在外力驱使下,使转动部转动时,由四连杆机构的运动机理,主动支撑机构一端的角度变化会带来随动支撑机构一端的相应角度变化,在安装板为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因而即可实现座盆于座垫骨架上设置角度的变化,而由于座垫附属于座盆之上,座盆的角度调整也即座垫的角度调整,从而可使得座椅座垫角度满足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2)传动连接机构采用调高泵,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结构紧凑,便于布置,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转动部设为齿片,其运动传递性好,角度传动精确。(3)设置转动手柄便于对调高泵的操作,从而可使得角度调整机构更便于使用。(4)前支撑部采用前安装架,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两侧的齿片经由齿片转动轴刚性连接,其便于两侧齿片的布置,可简化结构。(5)连接部采用连接板,后支撑部采用后安装架,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在安装板上设置固连的连接螺母,可便于连接板的安装,以提高机构的组装效率。(6)各部件间距离的限定,可使得机构所形成的四连杆机构具有较好的运动性能,以使座垫角度具有很好的可调性。(7)两侧安装板之间设置连接件,可保证安装板于座垫骨架上的结构稳定性。(8)座椅骨架及汽车座椅上设置座垫角度调整机构,可根据乘员的实际情况对座垫角度进行调整,使得座椅能够满足不同乘员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从而可提升整车的品质。【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有座盆时的座椅骨架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不含座盆时的座椅骨架的结构简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板及其上构件的结构简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安装板及其上构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调尚栗及转动手柄的结构简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调高泵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简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座盆角度调整前的状态;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座盆角度调整后的状态;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四连杆机构的构成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四连杆机构的结构简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四连杆机构的运动机理图一;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四连杆机构的运动机理图二 ;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四连杆机构的运动机理图三;附图标记说明:1-座垫骨架,2-靠背骨架,3-安装板,4-座盆,5-前连接件,6_后连接件,7_转动手柄,8-调高泵,9-齿片,10-齿片转动轴,11-护罩,12-手柄端盖,13-连接端,14-驱动齿轮,15-安装臂,16-前安装架,17-前安装螺钉,18-连接板,19-安装螺栓,20-后安装架,21-后安装螺钉,22 -连接螺母。【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垫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固连于座垫骨架(1)两个相对侧的安装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支撑机构,呈对称状设于两侧安装板(3)一端的两个,所述主动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板(3)上的转动部,在所述转动部上铰接有用于安装座盆(4)的前支撑部,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3)上的与所述转动部传动连接,以在外力驱动下可使所述转动部双向转动、并于其一转动角度定位锁止的传动连接机构,两侧主动支撑机构中的转动部间刚性连接;随动支撑机构,相对于所述主动支撑机构而设于两侧安装板的(3)另一端,所述随动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上的连接部,以及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轴设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的、用于安装座盆(4)的后支撑部,两侧随动支撑机构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建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