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俊斗专利>正文

省力型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53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型公开了一种省力型自行车,为了解决传统自行车顶风、上坡、重载骑行难这几个问题,特把大链轮安装在车轮后边侧面,利用两根长长的杠杆上下交替拉动,杠杆后头的曲轴带动大链轮上的链条再拉动后车轮中心的小链轮使自行车后轮向前滚动,由于这样改型后的自行车的杠杆长度比原来自行车的杠杆长度大3-4倍,所以能大大的节省骑车人的体力消耗,既是在顶风、上坡、重载骑行时,也能轻松自如,而不再使广大的骑车人遭受骑行难之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型涉及到各种自行车,既大、中、小型自行车都可以应用的技术。自行车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史了,它的出现给全世界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和精彩,它有省力、轻便、费用低、投资省、不污染环境等等优点。虽然现在已经发展到汽车时代了,但从长远和实际需要的现状看,自行车的利用和发展并没有过时。特别从环境保护这一点来看,自行车的发展还是有巨大空间的。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自行车的传动方式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无论哪个自行车的生产厂家几乎都是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无论哪个自行车的生产厂家几乎都是沿袭着一个模式的生产方式--大多数都在自行车的架子、颜色以及车轮的大小直径有所改变。而最应该改变的传动方式却几乎无人问津。传统的自行车有顶风骑行困难,上坡骑行难,重载骑行难等等缺点,特别是骑自行车人由于受风向的制约几乎人人都是受害者。本专利技术型的目的是把自行车的传统的传动方式得到一定的改变,要让广大的骑自行车的人们,不再遭受顶风、上坡、重载时所承受那么多的痛苦和体力消耗,使这个传统的绿色交通工具能在这个新的世纪里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利用。本专利技术型是这样实现的,把以前所安装在自行车中轴上的中轴和大链轮完全拆掉之后,把中轴和大链轮安装固定在自行车的车轮的后部的侧面的支架上,然后用链条把大链轮与后车轮中间的小链轮连接传动。再用两个杠杆安装在后轮的左、右两侧,两个杠杆的后头部的园孔分别与左、右两侧的连杆和曲轴联结。左、右两个杠杆的支点轴分别与后轮两侧的支架上面的轴承固定,能使两侧杠杆一上一下交替运动是靠车架中间下部安装在下横梁上面套装的小链轮,通过拉动链条两端上固定在两侧脚踏板上的固定环完成的。由于这样改型后的自行车的杠杆长度已经比原来的杠杆长度大出了好几倍,同时踩动杠杆的频率也没有降低,其链轮传动的速比也没有改变,所以能保证在不减低骑行速度的状态下,还能为骑车人节省了几倍的体力消耗。由于把大链轮上面的链轮轴的两头固定的曲轴分别与两侧杠杆后头连接的连杆联结,两侧的曲轴分别呈一上一下安装在垂直于大链轮两侧的180度的中轴线上。当踩动脚踏板带动连杆压下杠杆的前端时,杠杆后头以支点轴为轴向上抬起的拉杆牵引曲轴转动,这时固定在链轮轴上的大链轮带动了链条使小链轮把后车轮旋转起来。由于自行车的后轮被启动之后还会相应的产生一定的惯性,和反作用力,所以这样的惯性和反作用力又为克服两侧曲轴上下交替运动时产生的上下死点投供了条件。本专利技术型的优点是由于改变了自行车的传动方式,使杠杆的长度比原来长了好几倍,可为骑自行车的人节省了好几倍的体力消耗,特别是在顶风、上坡、重载骑行时更能体现出其优越的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型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的简明示意图,图中的小链轮是用实线画的小园表示的,链条和大链轮是用虚线表示的,图中的细实线部分都是自行车的原来结构,其余的虚线部分都是改型后的部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放大了的沿图1中的T-T剖视后的俯视图,图中除了链条部分和小链轮罩,是用虚线表示外,其余全部是用实线表示的;图3为沿图2中的P-P剖视旋转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放大的A-A剖视图;图5为沿图1中各小轴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沿图5中的F-F的剖视图;图7为小轴的配合件卡簧的示意图;图8为沿图7的左视图;图9为沿图1中的后支架与轴筒和下支架及支架前头部的形状及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左视图;图11为沿图9V-V的剖视图;图12为沿图4中的锥体销子的放大示意图;图13为图4的左视图;图中1、上横梁 2、下横梁 3、链轮 4、拉杆 5、杠杆 6、斜支架 7、链条 8支架 9、下叉架 10、连杆轴 11、斜支架 12、大链轮 13、后车轮 14、连杆 15、脚踏板 16、小链轮 17、轴筒 18、曲轴 19、链轮轴 20、轴承 21、后轴 22、前轮23、轴承 24、轴孔 25、链条 26、固定环 27、轴承 28、支点轴 29、小轴 30、轴承 31、小轴 32、轴筒 33、链轮罩 34、链合罩 35、锥体销子 36、长簧 37、后支架 38、夹板及孔 39、轴承架 40、螺栓 41、卡子 42、螺冒从图1、图2可知,所说的杠杆5前端的长度大致与链轮3的前端面齐平。当踩动脚踏板15牵引拉杆4拉动杠杆5作上、下往复运动时,杠杆5的后头与连杆14上头安装的连杆轴10与轴孔24配合通过连杆14下头轴孔与曲轴18的联结使链杆轴19带动大链轮12,再带动链条7牵动小链轮16转动,使自行车后轮13旋转。所说的杠杆5的支点轴28是与轴承27安装在支架8的中间位置。所说的下横梁2是固定在前轮22与后车轮13之间的上横梁1的下面,并且下横梁2与上横梁1是平行的。下横梁2的两头是用卡子41卡在前后斜支架11上面。所说的拉杆4上头圆孔与杠杆5前头的圆孔是用小轴31联结、固定的。所说的杠杆5最后头的圆孔与小轴29和连杆14上头的轴孔24配合联结在一起的,连杆14下头与曲轴18联结在一起,为了能保证曲轴18与连杆14转动灵活轻便,是用轴承23装配在连杆14的下头孔内。所说的大链轮12与链轮轴19牢固配合,曲轴18下头的圆孔与链轮轴19两头的带有平面的轴头配合,并且是用锥体销子35牢固配合安装,所说的锥体销子35上面的平面要与链轮轴19轴头的平面相互挤紧不能松动。链轮轴19与轴筒32配合的两头内镶装轴承20,前轮22和后轮13中间的轴简17及后轴21还是用原来自行车的原件。所说的两侧的支架8的下头是与两侧的下叉架9的上平面焊结。所说的两侧的杠杆5和拉杆4及拉杆14必须采用优质钢材制造,支架8、后支架37、下横梁2及下叉架9和斜支架6都是用同原自行车一致的钢管制造。所说的链轮罩33是与下横梁2固定的。所说的链合罩34是固定安装在支架8上面,并且把大链轮12、小链轮16和链条7同时罩住。在图2中已把链合罩34省略了,以便更清楚的看清楚其它部件的结构。所说的杠杆5的形状可随着下叉架9的形状一致,也同样加工成为S型,这样的杠杆5能减少脚踏板15向两侧突出的宽度,使整个自行车前后宽度更趋协调好看。因为杠杆5的长度大,所说的支点轴28又很靠后,所以杠杆5前后的重量差必然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把杠杆5前后的厚度和宽度及拉杆14的重量因数都要统筹设计的合理才行。同时还要注意到每辆自行车两侧的两个杠杆5的重量也要有一定的差别,既左脚踩动的杠杆重量一定要小于右脚踩动的杠杆重量,这样才能随时,方便的启动这种省力型自行车。也就是说左脚踩动的杠杆5的前头在停车时都要处在向上抬起的状态。这样的好处能方便的启动这种省力型自行车,所说的下叉架9后部同前头部一样呈向内弯曲形状。并且从链条7中间穿过与横在车轮13后面的轴筒32的前侧表面焊结。从图3可知,所说的与上横梁1平行的下横梁2的管上固定安装一个小链轮3,小链轮3可用后车轮上的小链轮代替,只要把小链轮里面的小千斤拆掉就可满足左、右杠杆5上下交替运动的需要了。链条25的两头分别连接在左、右连杆4下部的小园环26上面。这样随着骑车人左、右脚的上、下交替踩动的脚踏板15拉动拉杆4,完成两侧杠杆5的上下运动。从图4可知,所说的链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力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安装在自行车后轮(13)两侧的杠杆(5)前头的圆孔与拉杆(4)上头的圆孔是用小轴(31)滑动配合联结的,自行车两侧的杠杆(5)后头的圆孔与两侧拉杆(14)上头带有轴承(30)的轴孔(24)是用小轴(29)配合联结,所说的轴承(27)配合的支点轴(28)把杠杆(5)和支架(8)侧面的轴承支架(39)配合联结,与杠杆(5)前头联结的拉杆(4)的下头部与脚踏板(15)联结,所说的拉杆(14)下头的圆孔与链轮轴(19)两端带有轴承(30)的曲轴(18)联结,所说的在自行车后轮(13)后面侧面的大链轮(12)与链轮轴(19)是与两头带有轴承(20)的轴筒(32)配合联结,所说的大链轮(12)与链轮轴(19)牢固配合,所说的轴筒(32)的前面两侧与左右下叉架(9)的后端面焊结,轴筒(32)上平面的正中与后支架(37)的下头端面焊结,所说的下叉架(9)后部两头呈向内弯曲形状,并且是从链条(7)的中间穿过之后,与车轮(13)后面轴筒(32)两头的侧面焊结,所说的轴承架(39)是用螺栓(40)紧固在后支架(37)的两侧面,所说的后支架(37)的前端面的夹板及孔(38)与车座子下面的螺栓紧固,所说的锥体销子(35)呈锥体形状并且在销子(35)的纵向表面加工出一个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斗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