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我建专利>正文

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126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轮前置车辆的可避震、减震的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其包括空心的上端轴、与该上端轴同轴连接的空心的下端轴、设于上、下端轴空腔中的并可作往复移动的缓冲芯轴。下端轴与上端轴连接的一端的内孔为扁方孔,其孔径小于另一端的圆孔内径。缓冲芯轴为阶梯轴,其一端为穿过下端轴的扁方孔的扁方轴、另一端为与下端轴圆孔配合的并穿出下端轴的圆轴,扁方轴端面设有弹性挡圈、而其位于下端轴圆内孔中的轴段上套有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在前叉主轴中设置避震缓冲装置,体积没有增加,采用空心轴的设计,重量较轻。通过合理配置缓冲弹簧,使得车辆的避震效果大大提高,有效地克服现有避震装置的缺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避震、减震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如各类 自行车或摩托车等单轮前置车辆的可避震、减震的前叉轴系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科学知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 关注,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类自 行车如适用于野外的山地车、越野车孕育而生。由于这类车辆多行走在坎坷 不平的地面上,车辆对人体的震动和冲击较大,因而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 适或伤害。为减轻震动和冲击,人们一般会在车辆上设置一些避震结构,如 目前普遍用于自行车前轮上的双避震结构,以便改善车辆对于人们手腕和手 臂的冲击。这种结构是在车辆前轮的前叉两侧的叉臂上分别设置一套弹簧避 震结构,这样使得前叉结构增大、重量增加、润滑密封难度加大,以致制造成本提高;另外,经长期实践的检验,该种双避震结构的避震效果并不理想, 人们期待找到一种避震效果更加理想、成本低廉的前叉避震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前叉避震结构成本高、避震效果不理想的技 术问题,提出一种避震效果更加理想、成本低廉的单避震前叉轴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单避震前叉轴结构, 其包括空心的上端轴、与该上端轴同轴连接的空心的下端轴、设于所述上、 下端轴空腔中的并可作往复移动的缓冲芯轴。所述下端轴与上端轴连接的一 端的内孔为扁方孔,其孔径小于另一端的圆孔内径,所述的缓冲芯轴为阶梯 轴,其一端为穿过下端轴的扁方孔的扁方轴、另一端为与下端轴圆孔配合的 并穿出下端轴的圆轴,所述扁方轴端面设有弹性挡圈、而其位于下端轴圆内 孔中的轴段上套有缓冲弹簧。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上端轴和下端轴的外经相同,两者通过 螺纹连接,所述下端轴的另一端连接一定位螺母。 所述上端轴的自由端的外圆设有螺纹。所述的弹性挡圈通过螺钉与所述缓冲芯轴的扁方轴的端面连接。 所述的缓冲芯轴为空心芯轴。本技术将自行车前叉主轴设置成具有缓冲功能的轴系结构,即在与 车把手连接的上(下)端轴的杆体内,设置一可相对上(下)端轴往复移动 的缓冲芯轴,该芯轴的中部套有一缓冲弹簧,其下端与前叉的顶部固定连接。 由车轮通过前叉传导上来的冲击力作用在缓冲芯轴上,该芯轴通过其相对上 端轴的移动将冲击力传给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的变形来吸收冲击力,以 便减轻和避免对于人们手腕和手臂的冲击。这种结构只在前叉主轴中设置避 震缓冲装置,主轴的体积没有增加,由于釆用空心轴的结构设计,整套轴系 结构重量较轻,成本减少;最主要的是通过合理配置缓冲弹簧,使得车辆的 避震效果大大提高,有效地克服现有避震装置的缺陷。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3是图1中上端轴的剖视图4a是图l中下端轴的剖视图4b是图4a的俯视图5a是图1中缓冲芯轴的立体示意图5b是图1中缓冲芯轴扁方轴端面的视图6是图1中定位螺母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基本结构,所述的单避震前叉轴结 构,其包括空心的上端轴1、与该上端轴的下端同轴螺纹连接的空心的下端轴 2、设于上端轴和下端轴空腔中的并可作往复移动的空心个缓冲芯轴3。所述 上端轴1上端的外圆设有螺纹11 (如图3所示),下端轴2与上端轴1连接的4一端的内孔为扁方孔4,其孔径小于另一端的圆孔5内径(参阅图4a、图4b), 如所示,缓冲芯轴3为阶梯轴(参阅图5a、图5b),其一端为穿过下端轴的 扁方孔4的扁方轴6、另一端为与下端轴圆孔5配合的并穿出下端轴的圆轴7, 所述扁方轴6端面通过螺钉12连接有弹性挡圈8、而其位于下端轴圆内孔中 的轴段上套有缓冲弹簧9。本实施例中,上端轴1和下端轴2的外经相同,而 下端轴2的下端连接一定位螺母10。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其与较佳实施例基本结构相同, 所不同的是上端轴1上端的外圆为光滑表面,而没有设置螺纹。以自行车的装配为列来说明本技术的应用,先将本技术的缓冲 芯轴3的下端与前叉的顶部固定连接,再将上端轴1由下向上穿过自行车三 脚架前轮的方向轴套,使得该轴套下端与大螺母接触。然后将车把手与上端 轴1上部的螺纹连接,前叉装上前轮。装配的顺序可以是不同的,这里只是 说明本技术是如何应用的。请参阅图l,车辆运动中,由车轮通过前叉传导上来的冲击力作用在缓冲 芯轴3上,该芯轴通过其相对上端轴1的移动将冲击力传给缓冲弹簧9,通过 缓冲弹簧的变形来吸收冲击力,以便减轻和避免对于人们手腕和手臂的冲击。 当转动车把手时,车把手带动上端轴1和下端轴2转动,下端轴通过其扁方 孔4带动与其配合的缓冲芯轴3转动,该芯轴与前叉固定连接,从而可驱动 前轮转向。这种结构只在前叉主轴中设置避震缓冲装置,主轴的体积没有增加,由 于采用空心轴的结构设计,整套轴系结构重量较轻,成本减少;最主要的是 通过合理配置缓冲弹簧,使得车辆的避震效果大大提高,有效地克服现有避 震装置的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上端轴(1)、与该上端轴同轴连接的空心的下端轴(2)、设于所述上、下端轴空腔中的并可作往复移动的缓冲芯轴(3);所述下端轴(2)与上端轴(1)连接的一端的内孔为扁方孔(4),其孔径小于另一端的圆孔(5)内径,所述的缓冲芯轴(3)为阶梯轴,其一端为穿过下端轴的扁方孔(4)的扁方轴(6)、另一端为与下端轴圆孔(5)配合的并穿出下端轴的圆轴(7),所述扁方轴(6)的端面设有弹性挡圈(8)、而其位于下端轴圆内孔中的轴段上套有缓冲弹簧(9)。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轴(1)和下端轴(2)的外经相同,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下端轴(2)的另一端连接一定位螺母(10)。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轴(l)的自由端的外圆设有螺纹(11)。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挡圈(8)通过螺钉(12)与所述缓冲芯轴的扁方轴(6)的端面连接。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芯轴(3)为空心芯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轮前置车辆的可避震、减震的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其包括空心的上端轴、与该上端轴同轴连接的空心的下端轴、设于上、下端轴空腔中的并可作往复移动的缓冲芯轴。下端轴与上端轴连接的一端的内孔为扁方孔,其孔径小于另一端的圆孔内径。缓冲芯轴为阶梯轴,其一端为穿过下端轴的扁方孔的扁方轴、另一端为与下端轴圆孔配合的并穿出下端轴的圆轴,扁方轴端面设有弹性挡圈、而其位于下端轴圆内孔中的轴段上套有缓冲弹簧。本技术只在前叉主轴中设置避震缓冲装置,体积没有增加,采用空心轴的设计,重量较轻。通过合理配置缓冲弹簧,使得车辆的避震效果大大提高,有效地克服现有避震装置的缺陷。文档编号B62K25/08GK201261530SQ20082009299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林我建 申请人:林我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避震前叉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上端轴(1)、与该上端轴同轴连接的空心的下端轴(2)、设于所述上、下端轴空腔中的并可作往复移动的缓冲芯轴(3);所述下端轴(2)与上端轴(1)连接的一端的内孔为扁方孔(4),其孔径小于另一端的圆孔(5)内径,所述的缓冲芯轴(3)为阶梯轴,其一端为穿过下端轴的扁方孔(4)的扁方轴(6)、另一端为与下端轴圆孔(5)配合的并穿出下端轴的圆轴(7),所述扁方轴(6)的端面设有弹性挡圈(8)、而其位于下端轴圆内孔中的轴段上套有缓冲弹簧(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我建
申请(专利权)人:林我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