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下部防护装置、其防护横梁及其加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890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其防护横梁及其加强方法,所述防护横梁(1)的横截面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结构(2)。并且加强方法包括在所述防护横梁的横梁本体上连接加强板,以使得所述防护横梁的横截面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结构。由于防护横梁的横截面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结构,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提升防护横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加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横梁,以及防护横梁的加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车辆的安全性能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小车与卡车的追尾问题是危机乘员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国家标准委员会在2011年进一步修订了 GB 11567.2-201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强化了商用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如何解决小车与卡车追尾的碰撞安全兼容问题,是目前碰撞安全开发设计的重要课题。后下部防护装置是解决卡车碰撞兼容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有效手段,但是如何采用有限的材料,同时提高后下防护装置的碰撞安全性能成为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目前,现有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防护横梁大多为非封闭式结构,抗弯、抗扭转性能较差,为了满足碰撞安全性能要求不得不采用增加结构料厚度、采用双层C型板材贴合等方式形成C型钢或是方管结构,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反而进一步增加了设计开发的成本。因而现有车型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推广受到了限制,损坏后的防护装置更换合格率低,鲜有达标情况,给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因此,希望有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可以满足碰撞安全性能的要求,同时可以降低现有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防护横梁,该防护横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高,可以满足碰撞安全性能的要求,并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该后下部防护装置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护横梁。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防护横梁的加强方法,该加强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提升防护横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防护横梁,所述防护横梁的横截面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结构。优选地,所述防护横梁包括横梁本体以及连接在该横梁本体上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横梁本体形成所述三角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横梁本体形成为具有封闭式横截面的管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形成为波浪形折弯结构,该波浪形折弯结构的起点、终点和拐点分别与所述横梁本体连接。优选地,所述横梁本体具有矩形截面,所述加强板为两段式折弯结构,该两段式折弯结构的所述起点和终点分别连接在所述矩形截面的同侧拐角处,所述拐点连接在所述矩形截面另一侧的边上,以使得所述防护横梁的横截面形成有三个所述三角形截面结构。优选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横梁本体相互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横梁和连接在该防护横梁上的连接支架,所述防护横梁为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的后下部防护装置。优选地,所述横梁本体朝向后方设置的侧壁为所述三角形截面结构的一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防护横梁的加强方法,该加强方法包括在所述防护横梁的横梁本体上连接加强板,以使得所述防护横梁的横截面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结构。优选地,设计所述横梁本体为具有封闭式截面的管状结构,并将所述加强板焊接在该管状结构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防护横梁的横截面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结构,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提升防护横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护横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防护横梁2三角形截面结构3连接支架11横梁本体12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通常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所应用的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定义的,“内、外”则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及的“横截面”为沿垂直于防护横梁的轴向截取的防护横梁的截面;“三角形”、“矩形”不仅包括标准的三角形、矩形形状,还包括具有圆角、弧形边等变形的近似三角形、矩形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横梁,后下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横梁I和连接在该防护横梁上的连接支架3,其中连接支架3上通常为两个并且具有与车架连接的紧固孔,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制。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防护横梁I的横截面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结构2。因此,可以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增大防护横梁的抗弯截面系数,继而提升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防护横梁I的抗弯和抗扭转承载能力,从而提升防护横梁I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实现这一技术构思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三角形截面结构的成型方式、布置方式等等,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以低成本的方式形成该三角形截面结构2,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防护横梁的加强方法,该加强方法包括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防护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横梁(1)的横截面形成有三角形截面结构(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勇周静郎志奎刘希东潘斗兴赵黎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