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防震连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718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车防震连杆装置,有悬吊动力本体的防震连杆包括:一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主连杆;一接于主连杆第一端部并枢接于车体梁架上的防震部,防震部有两个以枢接点为支点且抵接于框架上的吸震体;一接于连杆第二端部并枢接于车体梁架上对称部位的支撑部;一固定于主连杆上且与之平行的用以悬吊动力本体的副连杆;防震连杆、防震部及支撑部整体配置成U字形,一吸气导管置于其凹口内。能降低座垫高度,并加大座垫下的置物空间。(*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防震连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用于踏板式或家用小型摩托车等的机动车防震连杆装置。在车体上,由防震连杆被枢支的摆动式动力单元,与座位之间形成有头罩收容室的摩托车,已为公众所熟知,此种摩托车在动力单元前部搭载水平引擎,其上部也有构成引擎吸气通路的空气清洁器及汽化器,其中防震连杆被配设于汽化器(配置在前)与空气清洁器(配置在后)之间,且与连接两者的吸气导管在侧面视图部分重叠,其中连接左右连杆臂的连接杆在吸气导管的上方。上述现有的摩托车防震连杆放置于动力单元及置物行李箱之间,由于空间十分窄小,又因防震连杆在吸收动力缓冲时必须前后摆动,使置物空间必须有效地预留一防震连杆的运动空间。然而无法充分利用该空间的是,除必须占用一部分置物空间来容纳防震连杆外,其余的置物空间较窄小,以致在放置与索取安全帽时较困难,由此使座垫无法降低高度,让乘骑者与整车的重心不能有效地下降,而影响乘骑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防震连杆装置,使摩托车座垫高度能有效降低,并加大摩托车座垫下的置物空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防震连杆装置,使吸气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防震连杆装置,有用以悬吊动力本体的防震连杆安装于车体梁架置物空间的下方,所述防震连杆包括下列构件:一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的主连杆;一接于所述主连杆第一端部并枢接于所述车体梁架上的防震部,所述防震部并具有两个以所述枢接点为支点且抵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吸震体;一接于所述连杆第二端部并枢接于所述车体梁架上对称部位的支撑部;一固定于所述主连杆上且与之平行的用以悬吊所述动力本体的副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连杆、防震部及支撑部整体配置成U字形,一吸气导管置于其凹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谯致吕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