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耀庆专利>正文

复合材料电动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21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复合材料制作车身的电动摩托车,是由车身(1)、车把(2)、前照灯(3)、后视镜(4)、转向灯(5)、带减震器的前叉(6)、前轮(7)、带驱动电机的后轮(8)、后轮叉(9)、后减震器(10)、中支架(11)、车座(1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这种复合材料的车身将车架、蓄电池舱、喇叭板、踏脚板、前后档泥板、档风板、车座护板及存贮箱等附件整合为一整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实用型涉及电动摩托车的改进和提高。轻型式摩托车以其飘逸的造型,紧凑的结构,舒适的乘座方式,适中的速度和合理的价位,在大中城市中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受到众多年青女性的锺爱,成为都市马路上滚滚车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甚至还得到了一些中老年朋友的认可。但是这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摩托车,由于排出的废气严重地污染环境,为政府环保部门限制,而不能得到广泛使用。现有的电动摩托车一般都是沿袭传统内燃机摩托车的结构而来的,主要承力结构为钢管銲接的车架,通过前管与前叉、车把相连接,前叉下部安装车轮,后部通过减震器与带有驱动动电机的后轮连接,上部设置车座。为了造型设计,减少风阻,泥水飞溅及对乘座人员的保护,在车架周围,设置有诸多塑料件组成的附件群,如前喇叭板、档泥板、档风板、车座护板等等。整车的结构变得很复杂,这些塑料件强度很低,易于破损。而重量很大的蓄电池组则设置在车置座下的存贮箱中,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蓄电池的位置较高,整车的重心高,导致转弯时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增加了驾驶的困难和行驶危险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复合材料制作整体式车身,将车架及诸多塑料复盖件整合到车身上,简化整车结构,减轻整车重量。同时,改进总体设计将蓄电池舱设置于车身下部的踏板下,以降低整车重心,提高行驶的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该摩托车的车身为复合材料制作的整体式结构,按前后部位可分为三部分1、车身前部。即车身前端的锥形部分及其下部的斜立部位。相当于传统摩托车的车架、前管、喇叭板、档风板、前档泥板等,用以安装前叉前轮及车把等,并起到前档风板,档泥板的作用,其上部为电气控制箱。2、车身中部。为横置的水平部分。其主要功能除作为车身前后段相连的重要承力结构件而外,同时还是蓄电池舱,纵向两列可放置6块电池,其上盖为踏板。3、车身后部为一不规则的箱形体结构,前部下延与车身中段相连。下部有连接后轮叉的接耳,用以安装后轮,箱形体底部有安装后减震器的接耳,箱形体本身为一存贮箱,其上面设置车座,也是存贮箱的上盖,箱形体周围的裙边形成后档泥板。本技术有以下优点,与传统的座式电动摩托车相比,具有整体结构的复合材料车身,将诸多附件如喇叭板、档风板、档泥板、踏板、车座护板等易于损坏的塑料件与车架整合为一个整体,结构非常简洁,造型新颖,不锈蚀,不易损坏,维护方便。由于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非等截面、非等壁厚、非匀材质等技术,提高了车身的强度。更为重要的是在总体设计上将蓄电池组设置于车身下部踏板下的蓄电池舱中,降低了整车重心,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附图为该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图片。图中示1——车身、1——1车身前脸部、1——2车身中部、1——3车身后部、2——车把、3——前照灯、4——后视镜、5——转向灯、6——带减震器的前叉、7——前轮、8——带驱动电机的后轮、9——后轮叉、10——后减震器、11——中支架、12——车座。实施例本实施例采用的设备为LT-500小型复合材料工件的生产线(专利号98204939.0),模具为带电热的复合材料模具,生产工艺为”三部成型法”(专利号98102411.4)。1、异型芯部材料发泡成型在发泡模中制作车身芯部;2、增强材料预成型增强材料主要是多层复合针刺毡。根据车身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行铺层设计,在车身前部设置0°及90°主向纤维,45°及-45°辅向纤维,在车身中部的底面增设12K碳纤维丝束增强,取向0°,用量为5%。3、模塑成型,工艺如下模具清理→涂刷脱模剂→设置预成型件→合模→模具预热→锁紧→树脂注入→固化→脱模→清理模具→工件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以复合材料制作车身的电动摩托车,是由车身(1)、车把(2)、前照灯(3)、后视镜(4)、转向灯(5)、带减震器的前叉(6)、前轮(7)、带驱动电机的后轮(8)、后轮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耀庆于宾陈乃明
申请(专利权)人:于耀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