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苑堡棠专利>正文

可倾式轻便三轮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177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倾式轻便三轮摩托车,其上设有T型轴、复位机构、定位机构,该车的结构特点是前部车身与后部车身通过可转动的T型轴联为一体,该车转弯时前部车身可自动倾斜,而后部车身不会倾斜,克服了三轮摩托车转弯时外侧后轮易上翘离地而翻车的缺点,同时其上面的复位机构可抑制前部车身过分倾斜,定位机构可使前、后部车身形成一体。具有骑乘安全、舒适、造价低廉、结构新颖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单人或双人骑乘的交通工具。(*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三轮摩托车,特别是一种前部车身可相对后部车身做向左或向右摆动而倾斜的轻便三轮摩托车。目前的三轮摩托车,车身多为整体结构,这种结构的车辆在转弯行驶时,由于有向心力的影响,当转弯半径过小或车速较高时,车辆外侧的后轮极易离开地面而上翘,容易发生翻车事故,这种情况对初学者、中老年人或妇女驾驶更是一个不安全因素。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骑乘安全、舒适、造价低廉、结构新颖的三轮摩托车,作单人少量载货或双人骑乘的交通工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可倾式轻便三轮摩托车包括构成前部车身的前轮、前叉、方向把、弯梁、脚踏板骨架、座椅及构成后部车身的后轮、发动机、后桥、车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三轮摩托车还包括将前部车身与后部车身联为一体的T型轴、抑制前部车身相对后部车身过分倾斜的复位机构、可使前部车身与后部车身形成一个刚体的定位机构、从后桥上伸出的后桥延伸部分、固定在后桥延伸部分上的带孔轴套,复位机构由扭转弹簧及拨块组成;定位机构由摇臂、拉伸弹簧、连杆、定位销、一对导向板、压缩弹簧、带定位销插入孔的定位板组成;T型轴一端与脚踏板骨架铰接,其另一端具有一轴颈,该轴颈与上述轴套的孔配合,轴颈从轴套孔伸出部分由紧固件锁定,扭转弹簧套在T型轴上,由拨块及轴套的端面限位,拨块固定在T型轴上,其悬臂与后桥延伸部分同时夹在扭转弹簧上、下伸出臂之间;可绕脚踏板骨架转动的摇臂通过连杆与定位销相联,可使摇臂复位的拉伸弹簧分别与摇臂及脚踏板骨架联接,带有压缩弹簧的定位销设在一对导向板之间,导向板固定在T型轴上,定位板与发动机支座固接,其上面的插入孔与可沿导向板滑动的定位销相对应。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整体车身结构,采用T型轴将前部车身与后部车身联接,该三轮摩托车转向时前部车身可自动倾斜,后部车身不会倾斜,它具有二轮摩托车转向时车身自动倾斜的灵活性和三轮摩托车的稳定性,且克服了三轮摩托车转弯时外侧后轮上翘离地而翻车的缺点,同时其上面的复位机构可抑制前部车身相对后部车身过分倾斜;本技术结构紧凑,制造方便,其上面的零部件弯梁、脚踏板骨架、后桥、定位机构、复位机构、T型轴均采用型钢制成,其余零部件为标准件,且各种电器仪表配备齐全,制动性能良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骑乘安全、舒适、造价低廉、结构新颖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可倾式轻便三轮摩托车的主视图。图2为可倾式轻便三轮摩托车的俯视图。图3为定位机构4的结构视图。图4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1中沿C-C线的剖视图。图7为图2中沿D-D线的剖视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所示,可倾式轻便三轮摩托车主要包括前轮1、前叉2、弯梁3、定位机构4、脚踏板骨架5、T型轴6、减震器7、发动机8、轴瓦9、发动机支座10、复位机构11、轴套12、后桥13、后轮14、车厢15、方向把16、座椅17。弯梁3的上端焊接一个两端制有轴承座孔的圆形钢套,用以安装前叉2与方向把16,弯梁3的下端与脚踏板骨架5焊接,弯梁3由圆形钢管弯曲而成,脚踏板骨架5由方形钢管与角钢组焊而成,其上设有定位机构的摇臂安装孔19、拉伸弹簧安装孔18、T型轴安装孔20,上述三个安装孔18、19、20在焊于脚踏板骨架5的耳板上设置,同时脚踏板骨架上还焊有带减震器安装孔21的座椅支柱,座椅17设在该座椅支柱上。这样前轮1、前叉2、弯梁3、脚踏板骨架5、方向把16、座椅17构成前部车身。后桥13采用圆形钢管与方形钢管焊接而成,在其左右两侧的中间焊有带法兰的套筒,用以安装后轮轴及后制动系统,后桥的上横梁焊有带发动机安装孔25的耳片及联接车厢的减震支柱13b,在其下横梁上用方形钢管焊出一后桥延伸部分13a。如图1、2、4、7所示,T型轴6由纵向、横向两部分组成,纵向部分带有一通孔,横向部分端头具有一轴颈及一段螺纹,T型轴由圆形钢管和圆钢焊接而成,轴肩螺栓27通过T型轴上的通孔及T型轴安装孔20将T型轴6与脚踏板骨架5铰接,T型轴轴颈插入轴套12的通孔内,该通孔内设有一对滚动轴承,轴颈安装在滚动轴承上,轴颈从轴套通孔伸出部分由螺母26锁定,这样T型轴6可绕轴套12上的孔转动,上述滚动轴承还可以改用一对耐磨轴瓦,T型轴轴颈与该对耐磨轴瓦间隙配合。轴套12由钢管制成,它通过两块联接板固定在后桥延伸部分13a上,为增加轴套12与后桥延伸分13a的联接强度,在轴套12另一侧焊有弯梁13c,弯梁13c与后桥下横梁焊接,它为一方形钢管。T型轴6的中间位置焊有一带联接孔22的耳板,T型轴由螺栓通过联接孔22与减震器7下端铰接,减震器7上端由螺栓通过安装孔21与座椅支柱铰接,这样脚踏板骨架5(包括弯梁3)、T型轴6、减震器7就构成了一个铰接三角形的刚体结构,减震器7的作用是固定脚踏板骨架5和T型轴6的相对位置,吸收前部车身因车轮震动而引起的震动。如图5所示,发动机支座10为一凹形槽,其侧面下部焊一钢板,该钢板通过螺栓与后桥延伸部分13a固接,支座10带有两对安装发动机8的安装孔24,同时支座上固定有一对可提高T型轴6刚度的轴瓦9,发动机8通过上述安装孔24及安装孔25用螺栓分别与支座10和后桥13联接,车厢15与发动机8的上耳孔23及后桥上横梁上的减震支柱13b联接固定,因此,后桥13、发动机8、车厢15三者形成一个铰接的刚性体,且上述三者与后轮14构成后部车身。上述由前轮1、前叉2、弯梁3、脚踏板骨架5、方向把16、座椅17构成的前部车身和由发动机8、后桥13、后轮14、车厢15构成的后部车身,通过T型轴6联为一体,由于T型轴6的轴颈可绕轴套12上的孔转动,因而前部车身可相对后部车身摆动,当驾驶员手握方向把16向左或向右转弯行驶时,驾驶员的重心及前部车身的重心会自动向转弯半径中心方向倾斜,从而使前部车身向转弯半径中心方向倾斜,而后部车身不会因前车身倾斜而倾斜,进而达到前部车身倾斜的目的。如图1、2、6所示,将复位机构11设在T型轴6上,复位机构包括扭转弹簧11-1、拨块11-2,扭转弹簧11-1由65Mn弹簧钢丝绕成,扭转弹簧11-1采用双绕形式,中间具有一伸出臂,其一侧为左旋,另一侧为右旋,两端各有一伸出臂,中间伸出臂平行于由两端伸出臂组成的平面,这样两端的伸出臂与中间伸出臂组成上、下伸出臂。扭转弹簧11-1也可采用单绕形式,其两端的伸出臂组成上、下伸出臂。拨块11-2由两块钢板垂直焊接面成,形状为一“L”形,将扭转弹簧11-1的圆形部分套在T型轴6上,拨块11-2一端焊在T型轴6上,其悬臂与后桥延伸部分13a一起夹在扭转弹簧11-1的上伸出臂与下伸出臂之间。扭转弹簧11-1由轴套12的端面及拨块11-2限位,以阻止其沿T型轴6滑动。拨块11-2也可由三块钢板焊接而成,形状为凹槽形,其开口端与T型轴6用螺栓固接,这样扭转弹簧11-1由凹槽两侧限位,以阻上其沿T型轴6滑动。当前部车身相对后部车身(向左或向右)倾斜时,T型轴6绕轴套12上的孔转动,T型轴上的拨块11-2也随之转动,由于拨块11-2与后桥延伸部分13a同时夹在扭转弹簧11-1上、下伸出臂之间,而后桥延伸部分13a不动,因此T型轴6受到扭转弹簧的扭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倾式轻便三轮摩托车,包括构成前部车身的前轮(1)、前叉(2)、方向把(16)、弯梁(3)、脚踏板骨架(5)、座椅(17)及构成后部车身的后轮(14)、发动机(8)、后桥(13)、车厢(1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前部车身与后部车身联为一体的T型轴(6)、抑制前部车身相对后部车身过分倾斜的复位机构(11)、可使前部车身与后部车身形成一个刚体的定位机构(4)、从后桥上伸出的后桥延伸部分(13a)、固定在后桥延伸部分(13a)上的带孔轴套(12),复位机构由扭转弹簧(11-1)、拨块(11-2)组成;定位机构(4)由摇臂(4-1)、拉伸弹簧(4-2)、连杆(4-3)、定位销(4-4)、一对导向板(4-5)、压缩弹簧(4-6)、带定位销插入孔的定位板(4-7)组成;T型轴(6)一端与脚踏板骨架(5)铰接,其另一端具有一轴颈,该轴颈与上述轴套(12)的孔配合,轴颈从轴套(12)的孔伸出部分由紧固件(26)锁定;扭转弹簧(11-1)套在T型轴(6)上,由拨块(11-2)与轴套(12)的端面限位,拨块(11-2)固定在T型轴(6)上,其悬臂与后桥延伸部分(13a)同时夹在扭转弹簧(11-1)的上伸出臂和下伸出臂之间;可绕脚踏板骨架转动的摇臂(4-1)通过连杆(4-3)与定位销(4-4)联接,可使摇臂复位的拉伸弹簧(4-2)分别与摇臂(4-1)和脚踏板骨架(5)联接,带有压缩弹簧(4-6)的定位销(4-4)设在一对导向板(4-5)之间,导向板(4-5)固定在T型轴(6)上,定位板(4-7)固定于发动机支座(10)上,其上面的插入孔与可沿导向板滑动的定位销(4-4)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倾式轻便三轮摩托车,包括构成前部车身的前轮(1)、前叉(2)、方向把(16)、弯梁(3)、脚踏板骨架(5)、座椅(17)及构成后部车身的后轮(14)、发动机(8)、后桥(13)、车厢(1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前部车身与后部车身联为一体的T型轴(6)、抑制前部车身相对后部车身过分倾斜的复位机构(11)、可使前部车身与后部车身形成一个刚体的定位机构(4)、从后桥上伸出的后桥延伸部分(13a)、固定在后桥延伸部分(13a)上的带孔轴套(12),复位机构由扭转弹簧(11-1)、拨块(11-2)组成;定位机构(4)由摇臂(4-1)、拉伸弹簧(4-2)、连杆(4-3)、定位销(4-4)、一对导向板(4-5)、压缩弹簧(4-6)、带定位销插入孔的定位板(4-7)组成;T型轴(6)一端与脚踏板骨架(5)铰接,其另一端具有一轴颈,该轴颈与上述轴套(12)的孔配合,轴颈从轴套(12)的孔伸出部分由紧固件(26)锁定;扭转弹簧(11-1)套在T型轴(6)上,由拨块(11-2)与轴套(12)的端面限位,拨块(11-2)固定在T型轴(6)上,其悬臂与后桥延伸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堡棠王希文尚贵玲
申请(专利权)人:苑堡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