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321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9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线架结构,包括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的凹槽的开口方向均水平设置,线架分支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个侧边的小端面与线架本体的水平设置的第一个侧边的大端面连为一体,线架本体的凹槽和线架分支的凹槽相连通,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的凹槽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线架本体的底端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气系统的第一角铁;线架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热流道系统的U型连接件;线架分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控制系统与冷却系统的第二角铁;线架本体的第一个侧边和线架分支的第一个侧边的顶面均设置有用于水管和油管的卡线架;其自身加工制作简单,强度高,方便走线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线架结构
技术介绍
整体吊装系统主要应用在汽车模具以及大家电模具中,以其塑胶无泄漏风险,安装维护成本低廉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青睐。整体吊装系统在安装使用时,由于其热流道系统、控制系统、冷却系统、以及油路系统复杂,若将其分别固定在模具或者其他固定部位,不仅拆装时比较麻烦,并且容易造成系统凌乱,线路缠绕,不便于操作者对热流道模具进行操作和管理,并且由于各个系统之间需有各种控制线连接起来,控制线的凌乱分布也不便操作者进行操作,严重时还会因为操作者不慎碰坏控制线或油管,造成整个热流道系统损坏而影响生产。因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线架来进行辅助的收纳和支撑,其中,线架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为实现分流板与其他电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的连接,二为管线提供保护的空间与通道。现有的整体吊装系统中一般是采用开放式的多段线架连接结构,这种线架由于多段式的结构,造成设计以及安装工艺较为复杂,并且一般其开放的部位位于底部,不利于后期维护,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架结构,其自身加工制作简单,强度高,方便走线和维护。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线架结构,包括采用整块钢板经两次折弯形成具有布置电线的凹槽的槽型的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所述线架本体和所述线架分支的凹槽的开口方向均水平设置,所述线架分支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个侧边的小端面与所述线架本体的水平设置的第一个侧边的大端面连为一体,所述线架本体的凹槽和所述线架分支的凹槽相连通,所述线架本体和所述线架分支的凹槽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线架本体的底端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气系统的第一角铁;所述线架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热流道系统的U型连接件;所述线架分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控制系统与冷却系统的第二角铁;所述线架本体的第一个侧边和所述线架分支的第一个侧边的顶面均设置有用于水管和油管的卡线架。其中,所述U型连接件包括第一 U型连接件和第二 U型连接件,所述第二 U型连接件的两个水平的连接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 U型连接件的两个水平的连接臂的长度,所述第一 U型连接件的连接臂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 U型连接件的连接臂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线架本体处设置有竖向凸缘,所述竖向凸缘设置有第一凸缘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凸缘连接孔通过第一连接螺钉连接;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线架本体处设置有横向凸缘,所述横向凸缘设置有第二凸缘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凸缘连接孔通过第三连接螺钉连接。其中,所述第一 U型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 U型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线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线架本体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二连接螺钉与所述线架本体连接孔配合,所述第四连接孔通过第四连接螺钉与所述线架本体连接孔配合。其中,所述第一 U型连接件的连接臂和所述第二 U型连接件的连接臂分别开设有第一拓展孔和第二拓展孔。其中,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螺钉连接在所述线架本体的开口处,所述第二盖板螺钉连接在所述线架分支的开口处。其中,所述第一角铁为L型的直角折弯结构,所述第一角铁的水平直边与所述线架本体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角铁的竖直边设置有第五连接孔;所述电气系统包括电气连接板,所述电气连接板上设置有电气连接孔,所述第五连接孔与所述电气连接孔通过第五连接螺钉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角铁为L型的直角折弯结构,所述第二角铁的水平直边与所述线架分支水平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角铁的竖直边设置有第六连接孔;所述控制系统与冷却系统包括控制冷却连接板,所述控制冷却连接板开设有控制冷却连接孔,所述第六连接孔与所述控制冷却连接孔通过第六连接螺钉连接。其中,所述卡线架为顶部开放式的口字形结构,所述卡线架通过底边与所述线架本体焊接连接,所述卡线架的顶边设置有第三拓展孔。其中,所述线架本体与所述线架分支的内侧均开设有减重槽;所述线架本体与所述线架分支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线架结构,通过采用整块钢板经两次折弯形成具有布置电线的凹槽的槽型的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并使得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的凹槽的开口方向均水平设置,线架分支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个侧边的小端面与线架本体的水平设置的第一个侧边的大端面连为一体,也就是说,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作为一个整体分别折弯成型,因而两者是在同一个钢板上成型,而成型后自然是一个整体式的结构,这种整体式的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分段式的结构,使得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之间无需焊接或者其他的连接方式,就可以提供更好的连接强度,保证足够的支撑能力,并且,巧妙地将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的开口朝向设置为水平方向,因而在凹槽中设置走线后,后期就可以直接在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的侧面进行维护,避免在底部维护时存在不方便观察或者维护的问题,降低维护人员的维护难度,提高维护效率,并在开口处设置盖板,有效保护凹槽中的线路;另外,该线架结构能在出厂前将热流道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与冷却系统分别对应地固定在其上,因而后期不再需要客户在模具装配现场进行管路以及电磁阀等部件的安装,也可以大大节省模具现场安装时间,减少管线连接的出错率,而且能使得布局更加整洁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线架结构在装设有热流道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及冷却系统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线架结构在装设有热流道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及冷却系统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线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线架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架结构;2_热流道系统;3_电气系统;4_控制系统与冷却系统;11_线架本体;12-线架分支;13_第一 U型连接件;14_第二 U型连接件;131-第一隔热件;132-第一连接孔;133-第一连接螺钉;134-第二连接孔;135-第二连接螺钉;136_第一拓展孔;141_第二隔热件;142_第三连接孔;143_第三连接螺钉;144_第四连接孔;145-第四连接螺钉;146-第二拓展孔;15_卡线架;151-第三拓展孔;16_第一角铁;161-第五连接孔;162_第五连接螺钉;17_第二角铁;171-第六连接孔;172_第六连接螺钉;18_第一盖板;19_第二盖板;21_竖向凸缘;22_横向凸缘;211-第一凸缘连接孔;221-第二凸缘连接孔;31_电气连接板;41_控制冷却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热流道系统2,用于将熔融的塑胶体由注射剂炮嘴引导至模具中每一穴;电气系统3,主要包含电源插座以及温控器插座,用于配合温控器的使用,均匀的调控系统的温度,使其达到自然的平衡状态;控制系统与冷却系统4,控制系统主要包含电磁阀,客户规定的快速接头,用于与客户的气压或者油压系统的连接,以完成阀针开合的目的,而冷却系统与客户的模温机或者其他设备相连接,控制热流道系统中的压力缸等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与冷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体安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顶端和底端是指在长度方向上的的两个端部,而底部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整块钢板经两次折弯形成具有布置电线的凹槽的槽型的线架本体和线架分支,所述线架本体和所述线架分支的凹槽的开口方向均水平设置,所述线架分支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个侧边的小端面与所述线架本体的水平设置的第一个侧边的大端面连为一体,所述线架本体的凹槽和所述线架分支的凹槽相连通,所述线架本体和所述线架分支的凹槽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线架本体的底端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气系统的第一角铁;所述线架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热流道系统的U型连接件;所述线架分支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控制系统与冷却系统的第二角铁;所述线架本体的第一个侧边和所述线架分支的第一个侧边的顶面均设置有用于水管和油管的卡线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凌
申请(专利权)人:马斯特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