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板装置及热流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8361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流板装置及热流道系统。分流板装置包括分流板,其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流道以及沿其高度方向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的顶端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插入装置,其过盈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插入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插入装置内设置有第二流道及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插入装置的高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第三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孔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重合,以使所述第三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无缝连通。其有益效果:能够极大地提高分流板装置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板装置及热流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
,尤其涉及一种分流板装置及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热流道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塑胶模具中,由于对塑胶模具制造出的塑胶产品的质量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且热流道系统中的分流板对塑胶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分流板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的分流板中,其内的竖直流道以及水平流道均采用操作人员全手工抛光的方式,即为盲抛的方式,容易导致在竖直流道与水平流道的对接处出现凹坑,以在凹坑处出现残胶或者积料,最终导致制造出的塑胶产品出现发黄或者拉丝现象,需要随时对分流板进行返修,使分流板的返修率较高;且由于各个流道均采用操作人员进行全手工抛光的方式,不同经验的操作人员抛光出的流道以及两个流道的对接处的质量不一,不能确保各个流道及对接处的质量,使分流板的合格率较低,甚至直接导致盲抛出的分流板报废,无法满足客户的各种应急使用需求。因此,亟需一种分流板装置及热流道系统,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流板装置,能够极大地提高分流板装置的合格率,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流板(1),其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流道(11)以及沿其高度方向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流道(11)与所述安装孔连通,且所述安装孔的顶端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n插入装置(2),其过盈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插入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21),所述插入装置(2)内设置有第二流道(22)及第三流道(23),所述第二流道(22)沿所述插入装置(2)的高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第三流道(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22)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孔(21)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流板(1),其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流道(11)以及沿其高度方向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流道(11)与所述安装孔连通,且所述安装孔的顶端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
插入装置(2),其过盈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插入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21),所述插入装置(2)内设置有第二流道(22)及第三流道(23),所述第二流道(22)沿所述插入装置(2)的高度方向贯穿设置,所述第三流道(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22)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孔(21)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线重合,以使所述第三流道(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11)无缝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1)通过销钉(3)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装置(2)通过加热所述分流板(1)的方式过盈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装置(2)通过冷却所述插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凌时念坤
申请(专利权)人:马斯特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