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宜玲专利>正文

自行车的辅助车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477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的辅助车把装置,包括一结合座、一旋转夹座、一辅助车把及一肘靠板,其中,该结合座系包括二个对合包覆于自行车车把的第一夹座及第二夹座,于该第一夹座上设有一轴向与车把平行副穿孔,以供所述的旋转夹座以可转动状安装于该副穿孔上,又该旋转夹座上设有一轴向与车把交叉的插孔,以供所述的辅助车把穿置结合于插孔并且朝前延伸,又所述的肘靠板系安装于第二夹座的其中一侧边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助车把系通过一旋转夹座安装于结合座上,因此,可调整辅助车把的俯、仰角,以符合骑乘者的最佳握持角度,减少肌肉疲累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属于自行车的
,尤指一种自行车辅助车把。 背暴技术骑竞速用自行车时,需要俯身以降低风阻,故其车把的二端系设 为向下弯,以降低身体高度,又为了供骑乘者得以变换姿势,于是又有业者设计一种安装于车把的辅助车把装置,请参阅图5、 6所示,所 述的车把辅助装置60系安装于车把50中段,其包括一个结合座61 、 一安装于结合座61上并且朝向自行车前方延伸的辅助车把62、以及一 安装于结合座61相应于自行车外侧的肘靠板63,其中,所述的结合座 61系以可拆状安装于车把50上,其顶部一体设有二片夹片610, 二夹 片610之间邻近自由端处设有一夹槽611,而邻近车把50该端设有一 与夹槽611相通的穿孔612,以供所述的辅助车把62插置于穿孔612, 并且通过二螺栓615穿置螺设于夹槽611的二侧周壁固定,该二辅助 车把62朝前该段并且设为朝上弯折一角度的握持部620。又于二结合座61相应位于自行车外侧方向的夹片610上结合一固 定块613,于固定块613顶面固定所述的肘靠板63,供使用者手肘抵 靠,而手握住辅助车把62的握持部620。上述的现有辅助车把62的握持部620与肘靠板63的距离系可调 整,以符合骑乘者的手部长度,调整时,只要旋松螺栓615即可以使 辅助车把62调整位移。但是,其仅能调整长度,并不能调整角度,对 不同人而言,最适合的握持角度不尽相同,因此,可能因为辅助车把 62的握持角度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而容易疲累,更甚者造成运动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改 变角度及长度,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车把辅助装置。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辅助车把装置,包括一结合座,其包括对合的一第一夹座、 一第二夹座,该第一、第 二夹座对合形成一车把穿孔,于该第一夹座相对于第二夹座的另一端 设有一副夹座,该副夹座上设有一与车把穿孔轴向平行的副穿孔;一旋转夹座,包括一穿置于副穿孔内的转轴、以及设于转轴其中 一端的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轴向与转轴交叉的插孔;一辅助车把,其为具有二端的杆体,其中一端系穿置于插孔。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技术可获得的具体效益为 由于本技术的辅助车把系插置于一旋转夹座上,且该旋转夹 座系以可转动状安装于结合座上,因此,辅助车把的俯仰角系可加以 调整,又可依小手臂的长度而调整辅助车把朝前突出的长度,故可应 骑乘者的需求调整至最适当的角度及长度,由于其符合人体工程学, 可以减少肌肉的疲累感,并且可创造最佳的成绩。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系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系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 图4系本技术的侧视调整角度示意图。 图5系现有自行车的车把与车把辅助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系现有自行车的车把与车把辅助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辅助车把装置10结合座 11第一夹座110副夹座 111副穿孔112夹槽 113固定螺栓 12第二夹座 121穿孔122结合螺栓 13螺栓20旋转夹座 21转轴22固定座 220插孔221剖槽 223固定螺栓 30辅助车把40肘靠板 401结合孔402调整槽41粘扣带42软靠垫 43固定块430) 、 431螺孔44螺栓50车把60车把辅助装置61结合座610夹片611夹槽612穿孔613固定块615螺栓62辅助车把620握持部63肘靠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一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自行车的辅助车把装置1 仍然包括一夹固于车把50中段的结合座10、 一夹固于结合座10的旋 转夹座20、 一夹固于旋转夹座20并且朝前延伸的辅助车把30、以及 一结合于结合座10相应于自行车外侧方向的肘靠板40,其中,该结合 座10系包括一第一夹座11及一第二夹座12,该第一、第二夹座ll、 12对合围成一车把穿孔,藉以包覆于车把50外周壁,再以二螺栓13 穿置固定于第一夹座11及第二夹座12周壁,又于第一夹座11相对于 车把50的另一端设有一副夹座110,该副夹座110上设有一轴向与车 把50平行的副穿孔111,以及一连通该副穿孔111与外部的夹槽112, 另设有一以上穿置固定于夹槽112二侧周壁的固定螺栓113,以供所述 的旋转夹座20穿置固定于副穿孔lll内。该旋转夹座20系包括一可穿置于该副穿孔111的转轴21、以及设 于转轴21其中一端的固定座22,该固定座22内设有一轴向与转轴21 交叉的插孔220、以及一连通插孔220与外部的剖槽221,另设有一穿 置固定于剖槽221 二侧周壁的固定螺栓223,所述的辅助车把30即穿 置于旋转夹座20的插孔220内,并且通过固定螺栓223使其呈可调整 轴向位移状,又为了确保旋转夹座20不会脱出,进一步将该转轴21 自由端设为突出副穿孔111状,并且于突出的转轴21环型外周壁上设有一道凹入的扣槽,以供一扣环扣设,该扣环的外径大于副穿孔111的内径,即可防止旋转夹座20突出。该辅助车把30的其中一端系插置于旋转夹座20的插孔220,另一 端则相应位于自行车前端,又由于旋转夹座20系以转轴21穿置于结 合座10的副穿孔111内,当旋松结合座10的固定螺栓113时,如图4 所示拨转该辅助车把30,即可以使旋转夹座20以转轴21的中心为圆 心旋转,进而调整辅助车把30的角度。所述的肘靠板40系固定于结合座10的第二夹座12的外侧边上, 并且相应位于车把50上方,其较佳是于肘靠板40顶部粘固一片粘扣 带41,再于粘扣带41顶面粘附一软靠垫42,另于肘靠板40下方设有 一固定块43,通过该固定块43固定于第二夹座12上,其是于固定块 43侧边与第二夹座12上相应设有螺孔430、穿孔121,以供二结合螺 栓122分别穿置于穿孔121而螺合于螺孔430上,又肘靠板40与固定 块43之间系以二螺栓44穿置螺设,其较佳是固定块43的顶面设有二 螺孔431,而肘靠板40的板体上相应于二螺孔431分别设有一结合孔 401、 一调整槽402,以供二螺栓44分别穿置于结合孔401、调整槽402 而螺设于固定块43上,由该调整槽402的设计,使肘靠板40的角度 可调整。由上述可知,本技术设有一旋转夹座20,使辅助车把30的俯 仰角可加以调整,且辅助车把30与肘靠板40系分别安装于结合座10 的第一夹座ll、第二夹座12,而可分开调整,骑乘者可依手肘的弯曲 角度调整肘靠板40的角度,又可依小手臂的长度,以及手腕的角度而 调整辅助车把30朝前突出的长度以及角度。又上述较佳实施例系将结合座10的副穿孔111及旋转夹座20设 于车把50下方,其亦可以设于车把50上方,当其设于车把50上方时, 即不使用所述的肘靠板40。又旋转夹座20系设于二结合座10相互远 离该侧,其亦可以设于二结合座10相互邻近该侧。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的辅助车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结合座,其包括对合的一第一夹座、一第二夹座,该第一、第二夹座对合形成一车把穿孔,于该第一夹座相对于第二夹座的另一端设有一副夹座,该副夹座上设有一与车把穿孔轴向平行的副穿孔;一旋转夹座,包括一穿置于副穿孔内的转轴、以及设于转轴其中一端的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轴向与转轴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的辅助车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结合座,其包括对合的一第一夹座、一第二夹座,该第一、第二夹座对合形成一车把穿孔,于该第一夹座相对于第二夹座的另一端设有一副夹座,该副夹座上设有一与车把穿孔轴向平行的副穿孔;    一旋转夹座,包括一穿置于副穿孔内的转轴、以及设于转轴其中一端的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轴向与转轴交叉的插孔;    一辅助车把,其为具有二端的杆体,其中一端系穿置于插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宜玲
申请(专利权)人:温宜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