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昱学专利>正文

折叠式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237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包含有一前车架与一后车架,该前车架与后车架是以一端枢接,其底端则分别设有一车轮;一车架接合器,设于该前车架与后车架的枢接端,用以将该前车架与后车架接合固定;一对折式车把手组,可收折并定位于前车架上方;一座架,包含一座杆及一座垫;藉此,收折该折叠式自行车时,可先降下座架至定位并收折脚踏板,然后松开该车架接合器,将该前车架与后车架枢转对靠,其后再将该对折式车把手组对折并定位于该前车架上方位置,进而完成该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一种折叠式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传统的代步工具,亦是一种休闲、运动用具,尤其现代生活品质提高,运动、休闲深受人们的重视,故自行车所具独特的运动性及休闲性仍为现代人所热爱。而为配合居家收藏或外出携带的方便性,自行车的体积结构已被尽量缩小,而最重要的是,针对自行车已发展出可折叠的结构,使得自行车更可配合汽车等交通工具而提高其机动性及搭配性;而由于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部位相当多,每个折叠部位的结构设计必须充分利用空间,方可使整架自行车折叠后的体积大为缩小,而达到最佳的折叠效果,以便利其携带及装载运用。目前已获准的折叠式自行车专利甚多,诸如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219033号、第220236号、第297370号、第314025号、第315823号、第321148号、第360175号、第363568号、第377691号、第390200号、第399566号、第408739号、第421168号、………等等,不胜枚举。由此可知,折叠式自行车是一相当受欢迎且发展成熟的商品。然而,现行各型式折叠式自行车的重量与折叠后的体积及尺寸仍然偏大,消费者购置使用的意愿受到严重的影响,市场的拓展亦因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结构安全性佳、重量轻,操作简便、快速,且折叠后体积较市场上现有的各类型折叠式自行车更小,诚是业者应积极努力、研发的重点方向。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近年来致力于自行车的设计研发,希能突破现阶段的技术瓶颈,创作开发自行车全新的折叠方式,期望能将折叠式自行车的重量及体积减至最轻最小的程度。本专利技术人目前已获得自行车领域方面的专利包括1、自行车快速接合器台湾专利技术(已核准,第179039号,期限2021/7/09)2、自行车车架快速接合器台湾专利技术(核准公告中,公告编号564232,期限2021/7/9)3、自行车折叠式曲柄台湾专利技术(已核准,第162402号,期限2021/7/09)中国新型(已核准,第507895号,期限2011/8/23)美国专利技术(已核准,Patent No.US6,637,292 B2)4、自行车折叠式把手台湾新型(已核准,第195929号,期限2013/8/16)中国新型(已核准,第507025号,期限2011/9/17)美国专利技术(已核准,Patent No.US6,637,288 B2)5、折叠式车箱架结构台湾专利技术(已核准,第176794号,期限2021/12/27)以上的专利技术及技术均为应用于折叠式自行车的重要独立机构及组件,本案专利技术人特总成以上各自独立创新专利技术的折叠机构,更进一步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先进且全新的折叠式自行车及折叠方法,其折叠方式不但简单快速、安全性高,且折叠后的车体体积及尺寸为目前全世界同轮径或同类型的折叠式自行车中最小。本案于下列“实施方式”所述及的折叠式自行车,如有应用上述已专利技术的折叠机构,专利技术人对该等折叠机构的构造与技术将不作赘述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可充分利用空间而可将车架及车把手折叠于最佳位置,使一组合总成后的自行车折叠后体积及重量缩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折叠方式具有操作简便且确实、快速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其车把手及座垫的高低可进行调整,以适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骑乘。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及其它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的上视图;图3至图6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的收折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收折完成后的侧视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收折完成后的上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甲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甲实施例的上视图;图11至图14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甲实施例的收折动作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甲实施例,于收折完成后的侧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甲实施例,于收折完成后的上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乙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乙实施例的上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乙实施例,于收折完成后的侧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乙实施例,于收折完成后的上视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丙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丙实施例的上视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丙实施例收折完成后的侧视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丙实施例收折完成后的上视图;图25第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应用折叠式曲柄收折完成后的侧视图;图26第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应用折叠式曲柄收折完成后的上视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甲实施例,其应用折叠式曲柄收折完成后的侧视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甲实施例,其应用折叠式曲柄收折完成后的上视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乙实施例,其应用折叠式曲柄收折完成后的侧视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乙实施例,其应用折叠式曲柄收折完成后的上视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丙实施例,其应用折叠式曲柄收折完成后的侧视图;图3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自行车丙实施例,其应用折叠式曲柄收折完成后的上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折叠式自行车01;前车架11;架体110;前轮111;后车架12;架体120;后轮121;车架接合器13;对折式车把手组14;折叠式把手141;竖管142;竖管束子143;固定旋纽144;座架15;座垫150;座杆151;座杆束子152;传动组件组16;大齿盘161;曲柄162;折叠式脚踏板163;传动链条164;飞轮165;折叠式自行车02;前车架21;架体210;避震器212;前轮211;后车架22;架体220;避震器222;后轮221;车架接合器23;对折式车把手组24;折叠式把手241;竖管242;竖管束子243;固定旋纽244;座架25;座垫250;座杆251;座杆束子252;传动组件组26;大齿盘261;曲柄262;折叠式脚踏板263;传动链条264;飞轮265;折叠式自行车03;前车架31;架体310;前轮311;后车架32;架体320;后轮321;对折式车把手组34;折叠式把手341;竖管342;竖管束子343;固定旋纽344;座架35;座垫350;座杆351;座杆束子352;传动组件组36;大齿盘361;曲柄362;折叠式脚踏板363;传动链条364;飞轮365;折叠式自行车04;前车架41;架体410;避震器412;前轮411;后车架42;架体420;避震器422;后轮421;对折式车把手组44;折叠式把手441;竖管442;竖管束子443;固定旋纽444;座架45;座垫450;座杆451;座杆束子452;传动组件组46;大齿盘461;曲柄462;折叠式脚踏板463;传动链条464;飞轮465;折叠式曲柄51;脚踏板52。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折叠式自行车01包含一前车架11、一后车架12、一车架接合器13、一对折式车把手组14、一座架15及传动组件组16。该前车架11由一架体110、一前轮111组成,该前轮111枢设于该架体110底侧前端。该后车架12由一架体120、一后轮121组成,该后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包括:    一前车架,由一架体、一前轮组成,该前轮枢设于该架体底侧前端;    一后车架,由一架体、一后轮组成,该后轮枢设于该架体底侧后端;    一车架接合器,设置于该前车架与后车架的枢接端,用以将该前车架与后车架接合固定;    一对折式车把手组,设于前车架上,是由一折叠式把手及一竖管组成;    一设置于后车架上的座架,该座架由一座垫及一座杆组成;    一传动组件组,设置于后车架底侧,用以驱动后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昱学
申请(专利权)人:朱昱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