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顶举
,尤其涉及一种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
技术介绍
在桥梁顶升施工过程中,传统液压千斤顶由油缸、活塞、密封圈、底座和液压油等部件组成,配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 Ier, PLC)系统、平衡油路分配器和高压油管、液压油单作用输油泵以及精确位移监测装置(位移传感器)来实现桥梁整体或局部构件同步顶升和回落操作。而目前大部分高架桥梁上部梁体结构均采用空心板梁、箱形梁、槽型梁和T型板梁,而支承梁体的主要结构为盖梁,在梁体及盖梁间设置橡胶支座,可将桥面荷载传至下部盖梁结构直至粧基,同时上部梁体因温度、荷载及砼自身徐变产生的微小变形可以由橡胶支座代为消除,但橡胶支座产生变形及损坏后,由于上部梁体与下部盖梁结构间隙过小,传统的单作用或双作用液压千斤顶由于缸体本身高度过大(均高于4cm),无法布设进间隙小于等于4cm的狭小空间内。只能布设单作用或双作用薄形千斤顶配合PLC控制系统及相关设备实现上部梁体微顶升及支座更换操作,但传统的单作用或双作用薄型千斤顶微顶升操作存在以下问题及弊端:多级液压千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依次套接在一起的外部油缸、第一级活塞缸体、第二级活塞缸体及第三级活塞缸体组成;所述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包括第一防漏油屏障,所述第一防漏油屏障包括外部油缸内顶壁贴附的隔油材料,所述隔油材料的自由端设置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与所述第一级活塞缸体压紧,所述压紧部包括高强度弹簧以及不锈钢滚珠,所述第一防漏油屏障还包括高分子弹性橡胶板,所述高分子弹性橡胶板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滚珠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级活塞缸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隔油材料连接;所述三级双作用自贴合液压千斤顶还包括第二防漏油屏障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卢建梁,叶晓,黄生富,李忠,李超,秦雯,王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