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克达摩托车的救急线配置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40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速克达摩托车的救急线配置构造,在具有芯片锁控制器的速克达摩托车的内部电瓶正极端连接有可导电的救急线,该救急线的另一端连接到金属端子,该金属端子固设在该速克达摩托车的车体绝缘件上,当该摩托车启动电路系统的电瓶电能耗尽时,可通过该金属端子连接外部电瓶,以使芯片锁控制器得以通电,使用者即可操作被芯片锁控制器所控制的主开关锁,并转动主开关锁以打开座垫,进而更换位于速克达摩托车内部的电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速克达摩托车的救急线配置构造,尤其涉及一种 用于具有芯片锁控制器的速克达摩托车,可传送外部紧急电力给该摩 托车的电瓶。技术背景已知速克达摩托车都具有主开关锁,并且越来越多速克达摩托车 将所有开关功能整合于该主开关锁,如电源开关、油箱开关及座垫开 关等等。现今速克达摩托车为达防盗目的已研发出配备有芯片锁控制 器的车种,该芯片锁控制器可控制主开关锁作动与否,使用者必须先 通过芯片锁控制器辨识,才可使主开关锁操作,进而打开速克达摩托 车上所有开关装置。前述芯片锁控制器为电子装置,如图7所示,为一种已知的速克 达摩托车(40)构造示意图,包含座垫(41)、位于座垫(41) 下方的置物箱(42)、位于置物箱(42)后方的电瓶(43)、芯 片锁控制器(4 4)以及主开关锁(4 5)。前述芯片锁控制器(4 4 )与主开关锁(45)连接至该电瓶(4 3 ),并由该电瓶(4 3 ) 供电驱动,使用者须打开座垫(41)才得以从置物箱(4 2)后方 取出电瓶(4 3)。因此,当电瓶(4 3 )电能耗尽时将无法驱动该芯片锁控制器(4 4 )解锁,进而无法使该主开关锁(45)操作,使用者便无法打开 摩托车座垫(41)更换电能耗尽的电瓶(43)。
技术实现思路
由上述说明可知,具有芯片锁控制器的摩托车在内部电瓶电能耗尽时,使用者无法操作主开关锁并打开座垫进行更换电瓶的动作。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速克达摩托车的救急线 配置构造,当启动电路系统的电瓶电能耗尽时,可通过该启动电路系 统的救急线之一端连接外部电瓶,使芯片锁控制器得以通电驱动而允 许主开关锁得以动作。要达到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速克达摩托车的 救急线配置构造应用于速克达摩托车,该速克达摩托车包含车体、设 于车体上的座垫、设于车体内部并位于座垫下方的置物箱、车体绝缘 件以及启动电路系统,其中,该启动电路系统包含用以供电的电瓶、 连接并控制该电瓶供电与否的主开关锁、连接该主开关锁并控制该主 开关锁操作与否的芯片锁控制器、可通电转动的启动马达、可被该启 动马达带动运转的引擎以及点火控制器,该电瓶连接有救急线,该救 急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连接该电瓶的正极端,该第二连接端连接金属端子,该金属端子固定于车体绝缘件上。 前述车体绝缘件可为速克达摩托车的车体底板或车体盖,可遮蔽 该救急线而使该救急线不致外露以达到美观及收藏的功效,再者,前 述金属端子可通过金属固定件锁固于该车体绝缘件上,当车体内部的 电瓶电能耗尽时,使用者可很方便且快速地将外部电瓶的正极端透过 导线夹连接至该金属固定件上,并将该外部电瓶的负极端接地,即可 使该速克达摩托车暂时通电,进一步驱动前述芯片锁控制器,让使用 者得以透过主开关锁打开座垫,进而更换内部电瓶。该车体绝缘件可为车体底板,并具有固定片夹,前述金属固定件 穿设于固定片夹与车体底板,且该车体底板上形成有可定位该固定片 夹的凹陷部,固定片夹可设于该凹陷部以使固定更为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速克达摩托车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启动电路系统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速克达摩托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图5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已知的速克达摩托车构造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电瓶C 11)主开关锁(12)芯片锁控制器(13)启动马达(14)引擎C 15)点火控制器(16)启动按钮C 17)交流发电机(18)脉冲产生器C 19)整流电路C 2 0 )救急线(201)第一连接端(202)第二连接端C 21 )电源线C 3 0 )车体(31 )座垫(32)置物箱C 33 )电池盒(34)车体底板C 34 0)凹陷部(341)固定片夹(35)金属端子C 3 6 )固定件(37 )挡泥板(38)车体盖(38 a )凸耳C 3 8 b)穿孔(40)速克达摩托车(4 1)座垫(42 )置物箱(4 3)电瓶(44)芯片锁控制器(4 5)主开关锁(10 0 )外部电瓶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速克达摩托车,请参考图1、 4所示,该速克达摩 托车构造包含车体(30);座垫(3 1 ),设于车体(30)上方;置物箱(32),设于车体(30)内部且位于座垫(3 1 )下方;电池盒(33),设于车体(30)内部且位于置物箱(32) 后方;挡泥板(37),位于车体(30)后方;及车体绝缘件,该车体绝缘件可为车体底板(34)或车体盖(38 )。请参考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速克达摩托车的启动电路系 统,其包含电瓶(1 0 ),具有正极端与负极端,可供应电力给该速克达摩 托车的电子组件;主开关锁(11),电连接至该电瓶(10)的正极端与负极端, 其可控制该电瓶(10)供电与否以及该速克达摩托车的座垫是否开 启;芯片锁控制器(12),电连接到该主开关锁(11)及该电瓶 (10)的负极端,并配合感应芯片,该感应芯片可根据验证码与芯 片锁控制器(12)感应验证而控制该主开关锁(11)操作;启动马达(13),电连接到该芯片锁控制器(12),该启动马 达(1 3 )透过该芯片锁控制器(12)接受电瓶(10)供电而转 动;引擎(1 4 ),可经由前述启动马达(13)带动而运转;点火控制器(15),电连接到该芯片锁控制器(12),可对引 擎(1 4)进行点火控制;启动按钮(16),两端分别连接到前述启动马达(1 3 )与芯 片锁控制器(12),可经由按压启动按钮(16)控制该启动马达 (13)是否接受电瓶(10)供电;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交流发电机(17),受前述引擎(14)带动而发电; 脉冲产生器(18),连接该交流发电机(17)、该芯片锁控制 器(1 2 )和主开关锁(11),可产生脉冲信号,并经由该芯片锁 控制器(12)传至该点火控制器(15),该点火控制器(15) 可进一歩根据该脉冲信号对引擎(14)进行点火控制;整流电路(19),连接到该交流发电机(17)及电瓶(10), 可将交流发电机(17)产生的交流电整流并传至电瓶(1 0 )进行 充电;救急线(20),具有第一连接端(201)和第二连接端(2 0 2 ),该第一连接端(201)连接到该电瓶(10)的正极端, 再者,如图3所示,该第二连接端(2 0 2 )供连接外部电瓶(1 00 )以作为救急用,且该第二连接端(2 0 2 )进一步通过电源线(21 )与主开关锁(11)电性连接。前述动作说明如下,该芯片锁控制器(12)验证使用者持有的 感应芯片的验证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使主开关锁(11)可操作, 使用者便可按压启动按钮(16)使前述启动马达(13)经由芯片 锁控制器(12)而受电瓶(20)供电转动,该启动马达(13) 进而带动该引擎(14)运转,并同时也带动交流发电机(1 7)运 转发电,该交流发电机(17)输出的交流电经由整流电路(19) 整流后传输至电瓶(10)使之充电,该电瓶(10)供电给点火控 制器(15),使点火控制器(15)对引擎(14)进行点火控制, 而驱使引擎(14)发动该速克达摩托车前进。请参阅图3、 4,该车体绝缘件在该实施例中为车体底板(3 4 ), 其位于电池盒(3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速克达摩托车的救急线配置构造,该速克达摩托车包含车体、设于车体上的座垫、设于车体内部并位于座垫下方的置物箱、车体绝缘件和启动电路系统,其中,该启动电路系统包含用以供电的电瓶、连接该电瓶并控制该电瓶供电与否的主开关锁、连接该主开关锁并控制该主开关锁操作与否的芯片锁控制器、可通电转动的启动马达、可被该启动马达带动运转的引擎、和点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瓶连接有救急线,该救急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连接到该电瓶的正极端,该第二连接端连接到金属端子,该金属端子固定设置于车体绝缘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辰桦陈益健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