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涉及气门检验装置领域。为了使发动机气门的端面检测和处理更加便捷,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基体部分、架体部分组成,基体部分包括基座、进柱槽、弧形面、端面槽、合格出柱槽、次品出柱槽,架体部分包括支撑板、支架,支撑板上设有刻度,支架包括把手、支撑架、端面板、指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可进出分类的基座,以及端面板与指针、刻度的配合,使得气门的检测和处理更加方便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门检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燃料并排出废气,传统发动机每个汽缸只有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这种设计结构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维修方便,低速性能较好,缺点是功率很难提高,尤其是高转速时充气效率低、性能较弱。为了提高进排气效率,现在多采用多气门技术,常见的是每个汽缸布置有4个气门(也有单缸3或5个气门的设计,原理一样,如奥迪A6的发动机),4汽缸一共就是16个气门,我们在汽车资料上经常看到的“16V”就表示发动机共16个气门。这种多气门结构容易形成紧凑型燃烧室,喷油器布置在中央,这样可以令油气混合气燃烧更迅速、更均匀,各气门的重量和开度适当地减小,使气门开启或闭合的速度更快。但是在气门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端面尺寸不达标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使得气门的端面检测和处理更加便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提供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由基体部分、架体部分组成: 基体部分包括基座、进柱槽、弧形面、端面槽、合格出柱槽、次品出柱槽,端面槽位于基座的上端中部,进柱槽和合格出柱槽在同一线上并贯穿基座纵向中部,次品出柱槽位于基座横向侧且与合格出柱槽相互垂直; 架体部分包括支撑板、支架,支撑板上设有刻度,支架包括把手、支撑架、端面板、指针,支撑架与支撑板通过转轴相连,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连有把手和端面板,指针连接在支撑架的下端。其中,进柱槽、合格出柱槽、次品出柱槽的槽宽与气门下部柱体的尺寸相匹配,端面槽的尺寸与气门端面尺寸相匹配;基座的四个侧面为斜坡侧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可进出分类的基座,以及端面板与指针、刻度的配合,使得气门的检测和处理更加方便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门检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座,2、进柱槽,3、弧形面,4、端面槽,5、合格出柱槽,6、次品出柱槽,7、支撑板,8、刻度,9、支架,10、把手,11、支撑架,12、端面板,13、指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部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门检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为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由基体部分、架体部分组成: 基体部分包括基座1、进柱槽2、弧形面3、端面槽4、合格出柱槽5、次品出柱槽6,端面槽4位于基座I的上端中部,进柱槽2和合格出柱槽5在同一线上并贯穿基座I纵向中部,次品出柱槽6位于基座I横向侧且与合格出柱槽5相互垂直; 架体部分包括支撑板7、支架9,支撑板7上设有刻度8,支架9包括把手10、支撑架11、端面板12、指针13,支撑架11与支撑板7通过转轴相连,支撑架11的两端分别连有把手10和端面板12,指针13连接在支撑架11的下端。其中,进柱槽2、合格出柱槽5、次品出柱槽6的槽宽与气门下部柱体的尺寸相匹配,端面槽4的尺寸与气门端面尺寸相匹配;基座I的四个侧面为斜坡侧面。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端面板12升起,将气门从进柱槽2沿着弧形面3进入端面槽4,放下端面板12,查看指针13与支撑板7上的刻度8的位置关系,满足精度要求的,从合格出柱槽5出去进行下一步操作;不满足精度要求的,从次品出柱槽6排出进行再加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由基体部分、架体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 基体部分包括基座(I)、进柱槽(2)、弧形面(3)、端面槽(4)、合格出柱槽(5)、次品出柱槽(6 ),所述端面槽(4 )位于基座(I)的上端中部,所述进柱槽(2 )和合格出柱槽(5 )在同一线上并贯穿基座(I)纵向中部,所述次品出柱槽(6)位于基座(I)横向侧且与合格出柱槽(5)相互垂直; 架体部分包括支撑板(7 )、支架(9 ),所述支撑板(7 )上设有刻度(8 ),所述支架(9 )包括把手(10)、支撑架(11)、端面板(12)、指针(13),所述支撑架(11)与支撑板(7)通过转轴相连,所述支撑架(11)的两端分别连有把手(10)和端面板(12),所述指针(13)连接在支撑架(11)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柱槽(2)、合格出柱槽(5)、次品出柱槽(6)的槽宽与气门下部柱体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端面槽(4)的尺寸与气门端面尺寸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的四个侧面为斜坡侧面。【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涉及气门检验装置领域。为了使发动机气门的端面检测和处理更加便捷,本专利技术由基体部分、架体部分组成,基体部分包括基座、进柱槽、弧形面、端面槽、合格出柱槽、次品出柱槽,架体部分包括支撑板、支架,支撑板上设有刻度,支架包括把手、支撑架、端面板、指针。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可进出分类的基座,以及端面板与指针、刻度的配合,使得气门的检测和处理更加方便有效。【IPC分类】G01B5-00【公开号】CN104792244【申请号】CN201510125264【专利技术人】肖健 【申请人】肖健【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气门端面检验装置,由基体部分、架体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基体部分包括基座(1)、进柱槽(2)、弧形面(3)、端面槽(4)、合格出柱槽(5)、次品出柱槽(6),所述端面槽(4)位于基座(1)的上端中部,所述进柱槽(2)和合格出柱槽(5)在同一线上并贯穿基座(1)纵向中部,所述次品出柱槽(6)位于基座(1)横向侧且与合格出柱槽(5)相互垂直;架体部分包括支撑板(7)、支架(9),所述支撑板(7)上设有刻度(8),所述支架(9)包括把手(10)、支撑架(11)、端面板(12)、指针(13),所述支撑架(11)与支撑板(7)通过转轴相连,所述支撑架(11)的两端分别连有把手(10)和端面板(12),所述指针(13)连接在支撑架(11)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健,
申请(专利权)人:肖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