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发动机进排气门温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8325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降低发动机进排气门温度的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1),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第三油泵(4),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第一油泵吸油管(8),第二油泵吸油管(9),第三油泵吸油管(10),U型气门杆(11),气门(12),散热器(13),油箱(14),放油孔(15),加油及泄压孔(16),贴片式高温传感器(1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进排气门的温度,使积碳不易形成炽热点,防止不正常燃烧,防止末端气体先燃烧,从而抑制爆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节发动机进排气温度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高导热的液体在U型的进排气杆中通过流动吸热来降低气门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对乘用发动机的性能越来越高,既要保持发动机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但是,经济性与动力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动力性好的车必将损失一部分的经济性;而经济性好的车,必定以牺牲一部分的动力性为代价。并且蜗轮增压普遍应用在汽油机上,不得不降低发动机的压缩比防止爆震,降低压缩比,降低了缸内的压缩温度,活塞温度降低。爆震的机理是末端气体在火花塞点火之前就开始燃烧,爆燃是一种不正常燃烧,会产生巨大的瞬间压力,在缸壁上行成压力波来回震荡,会破坏缸壁与活塞之间的润滑油膜,造成油膜破裂,使活塞与缸壁进行干摩擦,会产生拉缸的现象,同时会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金属的敲击声。另一方面,在城市运行的车辆,发动机经常处于低速、怠速、起步加速等工况,这种工况下,ECU的控制策略是加浓喷射,缸内混合不均,活塞上会产生积碳,在高温高压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炽热的积碳,炽热的积碳就会成为点火源,在火花塞没有点火或者点火后未达到末端气体,而末端气体在炽热的积碳燃烧,形成多点点火而造成爆燃;其原因之一是因为活塞温度过高,积碳形成了炽热的热源,因此降低活塞温度,可以缓解爆燃带来的爆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进排气门温度的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降低发动机进排气门温度的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第三油泵,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一油泵吸油管,第二油泵吸油管,第三油泵吸油管,U型气门杆,气门,散热器,油箱,放油孔,加油及泄压孔,贴片式高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油泵吸油管与第一油泵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油泵与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油泵吸油管与第二油泵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油泵与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油泵吸油管与第三油泵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油泵与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后再与U型气门杆的U型管道连接,气门通过气门导杆约束;U型气门杆的U型管道出口通过管道与散热器连接,散热器通过管道与油箱连接,放油孔安装在油箱的下表面,加油及泄压孔安装在油箱的上表面。进一步地,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第三油泵,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贴片式高温传感器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电子控制单元实时采集转速信号和负荷信号并处理,输出信号控制第一油泵,第二油泵,第三油泵,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的通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降低进排气门的温度,使积碳不易形成炽热点,防止不正常燃烧,防止末端气体先燃烧,从而抑制爆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降低发动机进排气门温度的装置总图;其中:1-电子控制单元,2-第一油泵,3-第二油泵,4-第三油泵,5-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7-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8-第一油泵吸油管,9-第二油泵吸油管,10-第三油泵吸油管,11-U型气门杆,12-气门,13-散热器,14-油箱,15-放油孔,16-加油及泄压孔,17-贴片式高温传感器,18-转速信号,19-负荷信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降低发动机进排气门温度的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1,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第三油泵4,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第一油泵吸油管8,第二油泵吸油管9,第三油泵吸油管10,U型气门杆11,气门12,散热器13,油箱14,放油孔15,加油及泄压孔16,贴片式高温传感器17,转速信号18,负荷信号19。第一油泵吸油管8与第一油泵2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油泵2与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油泵吸油管9与第二油泵3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油泵3与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油泵吸油管10与第三油泵4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油泵4与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通过管道与U型气门杆11的U型管道连接,气门12通过气门导杆约束;U型气门杆11的U型管道出口通过管道与散热器13连接,散热器13通过管道与油箱14连接,放油孔15安装在油箱14的下表面,加油及泄压孔16安装在油箱14的上表面,贴片式高温传感器17安装在气门12表面。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第三油泵4,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贴片式高温传感器17与电子控制单元1连接,电子控制单元1,转速信号18、负荷信号19实时采集这些数据并处理,输出信号控制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第三油泵4,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的通断。当电子控制单元1采集到转速信号18为低速,负荷信号19为低负荷时,第一油泵2打开,第一电磁阀5打开,第二油泵3关闭,第二电磁阀6关闭,第三油泵4关闭,第三电磁阀7关闭,此时,只有第一油泵2工作,高导热液体流量小,减少热量的带走,防止传热损失增大,此时气门12表面温度低,不会形成积碳,也不会形成炽热点,因此不会形成爆震;当电子控制单元1采集到转速信号18为中速,负荷信号19为中负荷时,第一油泵2打开,第一电磁阀5打开,第二油泵3打开,第二电磁阀6打开,第三油泵4关闭,第三电磁阀7关闭,此时,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工作,高导热液体流量开始增加,因为气门12表面的温度增加,必须增加流量来减少气门12表面的热量,使之不易形成积碳,也不易形成炽热点,因此不会形成爆震;当电子控制单元1采集到转速信号18为高速,负荷信号19为高负荷时,第一油泵2打开,第一电磁阀5打开,第二油泵3打开,第二电磁阀6打开,第三油泵4打开,第三电磁阀7打开,此时,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第三油泵4工作,高导热液体流量加强,达到最大值,加快了气门12的热量传递,大大降低了气门12表面的温度,抑制了积碳的形成,从而不会形成炽热点,因此不会形成爆震;尽管已经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地是,本技术并非仅限于特定实施例,相反,在没有超出本申请精神和实质的各种修正,变形和替换都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发动机进排气门温度的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1),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第三油泵(4),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第一油泵吸油管(8),第二油泵吸油管(9),第三油泵吸油管(10),U型气门杆(11),气门(12),散热器(13),油箱(14),放油孔(15),加油及泄压孔(16),其特征在于:第一油泵吸油管(8)与第一油泵(2)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油泵(2)与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油泵吸油管(9)与第二油泵(3)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油泵(3)与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油泵吸油管(10)与第三油泵(4)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油泵(4)与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后再与U型气门杆(11)的U型管道连接,气门(12)通过气门导杆约束;U型气门杆(11)的U型管道出口通过管道与散热器(13)连接,散热器(13)通过管道与油箱(14)连接,放油孔(15)安装在油箱(14)的下表面,加油及泄压孔(16)安装在油箱(14)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发动机进排气门温度的装置,包括:电子控制单元(1),第一油泵(2),第二油泵(3),第三油泵(4),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第一油泵吸油管(8),第二油泵吸油管(9),第三油泵吸油管(10),U型气门杆(11),气门(12),散热器(13),油箱(14),放油孔(15),加油及泄压孔(16),其特征在于:第一油泵吸油管(8)与第一油泵(2)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油泵(2)与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油泵吸油管(9)与第二油泵(3)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油泵(3)与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油泵吸油管(10)与第三油泵(4)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油泵(4)与第三油管电磁阀开关(7)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油管电磁阀开关(5)、第二油管电磁阀开关(6)、第三油管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王少纬王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