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液压启停系统,包括两连通的液压机构和一行星齿轮增速器,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上设有一齿条拉杆,任一所述液压机构均包括:一液压泵、一单向阀、一限压阀、一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一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一储油缸、一液压缸和复数条液压管道,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两侧分别设有一油压管入油接口和一油压管回油接口,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内设有一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电气液压和机械共同作用,实现了汽车制动减速过程的能量回收存储,并在车辆起步时将回收的能量转化输出,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复杂和高成本设计,节能、高效、能批量化生产且适合多车型的匹配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汽车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液压启停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启停系统,是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制动减速时,通过回收汽车的机械动能并存储,在车辆需要继续前行起步时,将原有储存的的能量释放做功推动车辆起步的系统。汽车起步驱动对于传统发动机驱动而言,传动效率低且油耗高。因此在现有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中,汽车的起步驱动都是利用电机消耗电池的电能来实现驱动。对于能量回收,传统车辆一般没有相关设计,而在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上,其能量回收装置一般是通过电机的工作原理实现将机械能转化成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的电能来存储。这样的能量回收方法受制于蓄电池的电能转化效率,效率低,导致回收能量损失大,而超级电容虽然效率较高,但其制造成本也很高。因此,设计一种能符合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轻量化、节能、高效、低成本要求的制动回收系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液压启停系统,基于传统的驱动桥结构,充分利用液压及机械共同作用来实现汽车制动减速过程的能量回收与再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复杂和高成本设计,能批量化生产且适合多车型的匹配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液压启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连通的液压机构和一行星齿轮增速器,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上设有一齿条拉杆,任一所述液压机构均包括:一液压泵、一单向阀、一限压阀、一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一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一储油缸、一液压缸和复数条液压管道,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两侧分别设有一油压管入油接口和一油压管回油接口,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内设有一推杆;其连接方式为:所述液压泵与车辆驱动轮的半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入管连接至所述储油缸,同时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入管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限压阀的输出端和所述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的出油端相连通,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出管连接至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且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出管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限压阀的输入端和所述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的入油端相连通;所述液压缸的油压管入油接口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所述液压缸的油压管回油接口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的入油端相接,且所述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的出油端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入管相连通,一起连接至所述储油缸;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与车辆的差减速器动力输入轴相接,且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的齿条拉杆与所述液压缸的推杆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较佳的,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内还依次设有一推力活塞和一反力活塞,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一端套设有弹簧且与所述推力活塞相接,所述推力活塞与所述反力活塞之间形成一储油空间,且所述反力活塞固定于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底部,所述液压缸的油压管入油接口和油压管回油接口分别通过一管道连接至所述储油空间。较佳的,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的太阳齿轮内嵌有一单向离合器轴,所述单向离合器轴上设有复数个楔形口,从而在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单向离合器轴之间形成复数个楔形空间,各所述楔形空间中均设有一滚柱,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通过所述单向离合器轴与所述车辆的差减速器动力输入轴通过花键相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利用电气液压系统和机械结构实现车辆制动时的能量回收,并在车辆起步或行车时实现回收能量的转化输出,从而推动汽车由停止到移动的起步驱动;2、通过液压缸在汽车制动时弹簧的压缩,实现将车辆制动时需要回收的机械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势能进行回收存储;3、通过液压缸对行星齿轮增速器的动力推动作用,将回收存储的能量输出到单向离合器轴,进而带动车辆的差减速器动力输入轴转动,从而实现汽车回收能量的再利用。【【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连接示意图(系统中各部件均处于初始状态)。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液压缸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行星齿轮增速器结构剖面图。附图标注100-液压机构200-行星齿轮增速器300-车辆驱动轮半轴400-差减速器动力输入轴201-齿条拉杆1-液压泵2-单向阀202-太阳齿轮11-油液输入管21-单向阀输入端203-单向离合器轴 12-油液输出管22-单向阀输出端204-楔形口3_限压阀205-楔形空间31-限压阀输出端206-滚柱32-限压阀输入端4-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5-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41-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出油端51-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入油端42-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入油端52-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出油端6-储油缸7-液压缸 71-缸体8-液压管道72-推杆711-油压管入油接口721-弹簧712-油压管回油接口73-推力活塞 713-管道74-反力活塞75-储油空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汽车液压启停系统,包括,两连通的液压机构100和一行星齿轮增速器200,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200上设有一齿条拉杆201,任一所述液压机构100均包括:包括一液压泵1、一单向阀2、一限压阀3、一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4、一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5、一储油缸6、一液压缸7和复数条液压管道8,所述液压缸7的缸体71两侧均分别设有一油压管入油接口 711和一油压管回油接口 712,所述液压缸7的缸体71内设有一推杆72 ;其连接方式为:所述液压泵I与车辆驱动轮半轴300通过花键(未图示)连接,所述液压泵I的油液输入管11连接至所述储油缸6,同时所述液压泵I的油液输入管11通过所述液压管道8与所述限压阀3的输出端31和所述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4的出油端41相连通,所述液压泵I的油液输出管12连接至所述单向阀2的输入端21,且所述液压泵I的油液输出管12通过所述液压管道8与所述限压阀3的输入端32和所述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4的入油端42相连通;所述液压缸7的油压管入油接口 711通过所述液压管道8与所述单向阀2的输出端22相连接,同时所述液压缸7的油压管回油接口 712通过所述液压管道8与所述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5的入油端51相接,且所述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5的出油端52通过所述液压管道8与所述液压泵I的油液输入管11相连通,一起连接至所述储油缸6 ;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200与车辆的差减速器动力输入轴400相接,且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200的齿条拉杆201与所述液压缸7的推杆72处于同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液压启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两连通的液压机构和一行星齿轮增速器,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上设有一齿条拉杆,任一所述液压机构均包括:一液压泵、一单向阀、一限压阀、一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一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一储油缸、一液压缸和复数条液压管道,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两侧分别设有一油压管入油接口和一油压管回油接口,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内设有一推杆;其连接方式为:所述液压泵与车辆驱动轮的半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入管连接至所述储油缸,同时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入管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限压阀的输出端和所述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的出油端相连通,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出管连接至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且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出管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限压阀的输入端和所述制动触发液压电磁阀的入油端相连通;所述液压缸的油压管入油接口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所述液压缸的油压管回油接口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的入油端相接,且所述油门触发液压电磁阀的出油端通过所述液压管道与所述液压泵的油液输入管相连通,一起连接至所述储油缸;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与车辆的差减速器动力输入轴相接,且所述行星齿轮增速器的齿条拉杆与所述液压缸的推杆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旭,黄豪杰,朱柏光,马瑞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