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垫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04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结构,包括基座、呈相对设在基座两侧的圆形滑座、夹盖、外盖与锁固元件;基座两侧分设长导槽,基座位两侧长导槽间设一长导孔,而圆形滑座中央设有穿孔,其对应基座长导槽侧设以配合长导槽的滑块,滑座另一侧呈辐射状设数条啮合齿,而夹盖中央设穿孔,其对应滑座侧是呈辐射状设数条啮合齿来与滑座配合,夹盖另一侧上段则设一长沟槽,而外盖中央设穿孔,其对应夹盖侧上段设一长沟槽来与夹盖所设长沟槽配合提供夹持设在座垫底端的支撑杆,最后凭借锁固元件将基座两侧分设的圆形滑座、夹盖与外盖与基座锁结成一体,令其与座垫结合时,座垫除了可作上下调整外,特别令座垫作前后调整时,可增长其前后移位的距离。(*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结构,特别是指自行车座垫固定结构。技术背景现有自行车座垫固定结构,是由一设置在自行车座杆上端的基座、外盖与一 锁固元件所组成;而座杆的下端插设在车架座管内,基座顶面朝前方是设有二呈 平行的长沟槽,而外盖底面与基座顶面所设二呈平行的长沟槽对应位置是也设二 呈平行的长沟槽,提供座垫底端二呈平行的支撑杆被夹持在其内,最后凭借锁固 元件将基座、外盖与座垫底端的支撑杆组合成一体,并提供座垫因而可配合使自 行车骑乘者的需要,凭借其底端所设支撑杆作前后移位的调整。但是,就上述座杆与座垫底端支撑杆组合固定结构而言,其座杆上端的基座 与外盖在凭借锁固元件与座垫底端支撑杆组合成一体后,座垫便仅能凭借设在其 底端的支撑杆来作前后移位的调整,特别是,其前后所能移位的距离,最多也仅 止于支撑杆长度而已,就一般骑乘自行车者而言,因每个人的身高不尽相同,骑 乘姿势也不尽相同,加上,坐在座垫上的位置习惯也都不尽相同下,使得所可提 供使用的范围即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以,如何提供自行车座垫在前后移位上 有一较大移位距离,即是业者所急于追求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结构,座垫除了可作 上下调整外,在作前后调整时,可增长其前后移位的距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二呈相对设置的圆形 滑座、夹盖、外盖与一锁固装置;其中,所述的基座,呈长块体朝向前方而固设在自行车座杆上端,其左、右两侧分 别设有长导槽,长导槽中央设一长导孔;所述的二圆形滑座,呈相对而分设在基座左、右侧,其中央设一穿孔,其对 应基座一侧设有配合基座长导槽的滑块,其另一侧自中央穿孔向外呈辐射状设数 条啮合齿;所述的两个夹盖,呈相对而分设在基座左、右侧的圆形滑座外侧,其中央设 一穿孔,其对应圆座滑座一侧自中央穿孔向外呈辐射状设数条啮合齿,与圆形滑 座上所设也呈辐射状的啮合齿配合,夹盖另一侧上段并设一长沟槽,所述的另一 侧自中央穿孔外周缘向内凹设一定位凹槽;所述的两个外盖,呈相对而分设在夹盖外侧,其中央设一穿孔,其对应夹盖 侧上段设一长沟槽,所述的长沟槽与设在夹盖上的长沟槽对应配合,其自中央穿 孔外周缘向外突设一定位突缘,与设在夹盖上的定位凹槽作对正嵌套定位;所述的锁固元件,是由螺杆与螺帽组成,将基座、圆形滑座、夹盖与外盖组 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座垫 除了可作上下调整外,在作前后调整时,可增长其前后移位的距离。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A:是本技术的结构局部立体组合分解示意图(圆形滑座、夹盖与外 盖处);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组合实施操作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前视方向); 图4A:是本技术的结构局部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操作示意图(座垫底端的支撑杆作上下操作状态); 图6A:是本技术的结构操作示意图(座垫底端的支撑杆沿基座作前后位移状态,位最前端位置);图6B:是本技术的结构操作示意图(座垫底端的支撑杆沿基座作前后位移状态,位最末端位置);图7:是本技术的结构另一实施组合示意图(前视方向); 图7A:是本技术的结构另 一实施局部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基座;21-座杆;211-中段;212-下段;213-定位套;22-长 导槽;23-长导孔;3-圆形滑座;31-穿孔;32-滑块;333-啮合齿;4-夹盖;41-穿 孔;42-啮合齿;43-长沟槽;44-定位凹槽;5-外盖;51-穿孔;52-长沟槽;53-定 位突缘;54-弹簧;6-锁固元件;61-螺杆;62-螺帽;A-长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图1A与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行车座垫固定结构,是由包 括 一基座2、 二呈相对设置的圆形滑座3、夹盖4、外盖5与一锁固装置6组成;射所述的基座2,是呈长块体朝向前方而固设在自行车座杆21上端,其左、右 两侧是分别设有长导槽22,长导槽22中央设有一长导孔23;所述的二圆形滑座3,是呈相对而分别设在基座2的左、右侧,其中央设有 一穿孔31,而其对应基座2的一侧是设以配合基座2长导槽22的滑块32,其另 一侧则自中央穿孔31向外呈辐射状设以数条啮合齿33;所述的两个夹盖4,是呈相对而分设在基座2左、右侧的圆形滑座3外侧, 其中央设有一穿孔41,其对应圆座滑座3侧是自中央穿孔41向外呈辐射状设以 数条啮合齿42,与圆形滑座3上所设也呈辐射状的啮合齿33配合而作转动的调 整定位,夹盖4另一侧上段并设有一长沟槽43,所述的另一侧自中央穿孔41外 周缘向内凹设一定位凹槽44;所述的两个外盖5,是呈相对而分设在夹盖4外侧,其中央设有一穿孔51, 其对应夹盖4侧的上段是设有一长沟槽52,并使所述的长沟槽52与设在夹盖4 上的长沟槽43对应配合,其自中央穿孔51外周缘则向外突设一定位突缘53,与 设在夹盖4上的定位凹槽44作对正嵌套定位;所述的锁固元件6,其是由螺杆61与螺帽62所组成,并使螺杆61可自其中 一外盖5外侧穿经设在外盖5中央的穿孔51、设在对应所述的侧夹盖4中央的穿 孔41、设在对应所述的侧圆形滑座3中央的穿孔31、设在基座2长导槽22中央 的长导孔23、设在基座2另一侧圆形滑座3中央的穿孔3K设在基座2另一侧夹 盖4中央的穿孔41、设在基座2另一侧外盖5中央的穿孔51,最后与螺帽62锁 合,达到可将基座2、圆形滑座3、夹盖4与外盖5组成一体。凭借上述结构组成,请参阅图l、图2、图3、图4、图4A、图5、图6A以及图6B所示,当底端设有二平行支撑杆7的座垫(未绘出)欲与插接在自行车 车架座管(未绘出)内的座杆21上端组合时,便可将锁固元件6的螺杆61与螺 帽62作旋松一段距离,然后将座垫的二支撑杆7以座杆21上端的基座2为中央, 将二支撑杆7分别套设在基座2两侧、而由设在夹盖4与外盖5对应侧上段所设 长沟槽43、 52内,并再度将锁固元件6的螺杆61与螺帽62作微微锁紧,然后骑 乘者即可依个人本身需要与习惯,除了即可对圆形滑座3与夹盖4对应位置所设 呈辐射状而作相啮合的啮合齿33、 42作转动调整,而来调整所要的座垫上、下角 度外,特别是,当欲对座垫作前后移位的距离调整时,其整个座垫所可调整的前 后移位距离,除了座垫底端支撑杆7的长度所可作最前位置、最后位置的移位距 离外,更由于基座2呈长块体朝向前方设计,而增加位于左、右两侧长导槽22 中央所设长导孔23的长度A的移位距离(如图6A、与图6B所示),而令圆形 滑座3对应基座2侧所设配合基座2长导槽22的滑块32,因而可沿基座2长导 槽22中央所设长导孔23长度A作最前位置至最后位置间的距离调整,而使整个 座垫特别可再增加一段基座2所设长导孔23长度A的移位距离,就欲骑乘自行车 者而言,在因每个人的身高不尽相同,骑乘姿势也不尽相同,坐在座垫上的位置 习惯也都不尽相同下,能提供一较大范围的移位距离来提供使用与选择的实用性 能提升的效果。另,请参阅图7暨图7A所示,在两个外盖5自其中央穿孔51外周缘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二呈相对设置的圆形滑座、夹盖、外盖与一锁固装置;其中,所述的基座,呈长块体朝向前方而固设在自行车座杆上端,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长导槽,长导槽中央设一长导孔;所述的二圆形滑座,呈相对而分设在基座左、右侧,其中央设一穿孔,其对应基座一侧设有配合基座长导槽的滑块,其另一侧自中央穿孔向外呈辐射状设数条啮合齿;所述的两个夹盖,呈相对而分设在基座左、右侧的圆形滑座外侧,其中央设一穿孔,其对应圆座滑座一侧自中央穿孔向外呈辐射状设数条啮合齿,与圆形滑座上所设也呈辐射状的啮合齿配合,夹盖另一侧上段并设一长沟槽,所述的另一侧自中央穿孔外周缘向内凹设一定位凹槽;所述的两个外盖,呈相对而分设在夹盖外侧,其中央设一穿孔,其对应夹盖侧上段设一长沟槽,所述的长沟槽与设在夹盖上的长沟槽对应配合,其自中央穿孔外周缘向外突设一定位突缘,与设在夹盖上的定位凹槽作对正嵌套定位;所述的锁固元件,是由螺杆与螺帽组成,将基座、圆形滑座、夹盖与外盖组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潭赵怡硕
申请(专利权)人:参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