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81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油箱,其是跨设于摩托车的车架上,该油箱的顶端设有一加油口,底部形成一ㄇ形的凹部,该油箱被摩托车的车架分隔成左右二容置空间,且于该油箱最低处设有一燃油出口,该油箱的最低处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将该油箱左右二容置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由该连通管的设置,可有效的将残积处的残油经连通管由燃油出口排出,以避免死残油量的产生,而可增加油箱的有效使用容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摩托车油箱,特别是关于一种能避免油箱燃油死残量过多的跨骑式摩托车油箱。
技术介绍
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已广为大众所使用,而成为消费者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短程交通工具,且每年各车厂更是输出数量众多的各型摩托车至国外市场;就交通工具而言,除有公共运输工具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个人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其中,摩托车所兼具便利与快速的功能,是其他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摩托车可概分为乘坐式的速克达摩托车及跨骑式摩托车两大类车型。习知的跨骑式摩托车1,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转向机构11、车架单元12、动力单元13、油箱14、驾驶座15等主要构件所构成。转向机构11,主要是于转向头管座111上方设一转向把手112,并于转向头管座111前方固设一头灯FL,另于转向头管座111的下方连接有前避震器113,该前避震器113的下方是被一前轮FW所支持,于转向头管座111与前轮FW之间设有一前土除16。该车架单元12,是由转向头管座111上部朝后方且呈下方倾斜地延伸有主管12a。另,左右一对下管12b,是由该转向头管座111的中间向左右延展且朝向下方以倾斜角延伸出有一对水平的连接部,并且其后端朝向上方弯曲而形成后侧倾斜部12c。于主管12a的后方处,固接有座椅架12d,该座椅架12d是朝向后方且延伸至车体的后方,且在该座椅架12d的中央部,连接着下管12b的后侧倾斜部12c的上端,由此构成可由下方支撑座椅架12d的结构。于主管12a及该下管12b与后侧倾斜部12c,以侧视观之成三角形的主管12a与下管12b之间,悬吊有动力单元13。而座椅架12d自驾驶座15的前端向摩托车1的后方延伸至车尾处,该后车架12d可供驾驶座15设置。座椅架12d的后段下方接设有后避震器121,该后避震器121是被后轮RW所支持。另,于后车架12d的末端接设有一后灯RL,该后灯RL与后轮RW之间设有一后土除17。动力单元13,至少包含有一引擎部131、一曲轴传动部132及一排气管133,该引擎部131具有活塞及一燃烧室(此处未绘出),该曲轴传动部132包括有曲轴及变速传动系统(此处未绘出),该动力单元13是悬吊于车架12上。油箱14是设置于转向头管座111上部的后方与驾驶座15之间,且为使油箱14能跨设于主管12a上,于油箱14的底部形成一ㄇ形的凹部142,令其跨设于主管12a上,该油箱14是由上、下壳体(此处未绘出)熔接而成,使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可供摩托车1的燃油储放。驾驶座15,为一座垫体,其底部是由较硬的材料制成的座垫壳,其上方是为一软材料且包覆有一装饰层,由上述的构造可供驾驶人舒适的跨骑于摩托车上。该跨骑式摩托车1于启动时,是由驾驶人转动转向把手112的加油把手112a,该加油把手112a会拉动加油线(此处未绘出),使油箱14内的燃油进入动力单元13内,经由动力单元13的引擎部131的燃爆,而推动引擎部131内的活塞作往复运动,再推动曲轴传动部132转动,由传动链条18的转动带动后轮RW,进而带动前轮FW作同步旋转,使摩托车1能向前行进。习用的跨骑式摩托车1的油箱14,请参阅图2、3所示,该油箱14是由一上壳体14a及一下壳体14b所熔接而成,由上、下壳体14a、14b熔接,再配合车架与外观造型,使其内部形成一可储放燃油的容置空间。该上壳体14a的顶端设置有一加油口144,该加油口144是为当油箱14内部燃油不足时添加燃油的入口,另于油箱14一侧且为油箱14最低处的底部设有燃油出口141。由于油箱14是跨设于车架12的主管12a上,故其下壳体14b须形成一ㄇ形的凹部142,以便于油箱14跨设于主管12a上,也因此油箱14下方被分隔成左右二区域的容置空间,如图3所示,虽然被分隔为二容置空间,但其大部分皆为相通的状态,且油箱14是以由车头向车尾倾斜的方式设置,而使油箱14的燃油出口141为油箱14的最低点处,对于燃油的输出并不会造成阻碍。由于,于燃油出口141的相对侧,亦为油箱14的最低点,此最低点会形成燃油的残积处143,该残积处143的残油并无法自然的由燃油出口141流出,而成为死残油量,当油箱14内的死残油量过多时,相对的会使油箱14的有效使用容量降低,尤其是此类跨骑式摩托车1其造型非常讲求流行性,经常会将油箱14作上扬的设计,此一设计往往造成了油箱14的死残油量的增加,而减少了油箱14的有效使用量。因此,如何能有效的降低跨骑式摩托车1的死残油量,是为业者有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油箱,可有效的将残积处的残油经连通管由燃油出口排出,以避免死残油量的产生,进而达到增加油箱有效使用容量的功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油箱,其是跨设于摩托车的车架上,该油箱的顶端设有一加油口,底部形成一ㄇ形的凹部,该油箱被摩托车的车架分隔成左右二容置空间,且于该油箱最低处设有一燃油出口,其特征在于该油箱的最低处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是将该油箱左右二容置空间连通。所述的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是穿过该摩托车的车架主管底端。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该连通管连接油箱左右二区域的容置空间,有效的将残积处的残油经连通管由燃油出口排出,以避免死残油量的产生,进而达到增加油箱有效使用容量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习知摩托车油箱的立体图。图3是习知摩托车油箱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摩托车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摩托车油箱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摩托车油箱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兹配合转向机构21,主要是于转向头管座211上方设一转向把手212,并于转向头管座211前方固设一头灯FL,另于转向头管座211的下方连接有前避震器213,该前避震器213的下方是被一前轮FW所支持,于转向头管座211与前轮FW之间设有一前土除26。该车架单元22,是由转向头管座211上部朝后方且呈下方倾斜地延伸有主管22a。另,左右一对下管22b,是由该转向头管座211的中间向左右延展且朝向下方以倾斜角延伸出有一对水平的连接部,并且其后端朝向上方弯曲而形成后侧倾斜部22c。于主管22a的后方处,固接有座椅架22d,该座椅架22d是朝向后方且延伸至车体的后方,且在该座椅架22d的中央部,连接着下管22b的后侧倾斜部22c的上端,由此构成可由下方支撑座椅架22d的结构。于主管22a及该下管22b与后侧倾斜部22c,以侧视观之成三角形的主管22a与下管22b之间,悬吊有动力单元23。而座椅架22d自驾驶座25的前端向摩托车2的后方延伸至车尾处,该后车架22d可供驾驶座25设置。座椅架22d的后段下方接设有后避震器221,该后避震器221是被后轮RW所支持。另,于后车架22d的末端接设有一后灯RL,该后灯RL与后轮RW之间设有一后土除27。动力单元23,至少包含有一引擎部231、一曲轴传动部232及一排气管233,该引擎部231具有活塞及一燃烧室(此处未绘出),该曲轴传动部232包括有曲轴及变速传动系统(此处未绘出),该动力单元23是悬吊于车架22上。油箱24是设置于转向头管座211上部的后方与驾驶座25之间,且为使油箱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油箱,其是跨设于摩托车的车架上,该油箱的顶端设有一加油口,底部形成一ㄇ形的凹部,该油箱被摩托车的车架分隔成左右二容置空间,且于该油箱最低处设有一燃油出口,其特征在于:该油箱的最低处设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是将该油箱左右二容置 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世智黄俊豪罗粤兴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