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84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包括有主配线及排水单元,其中该主配线是依附固定于车架上,而排水单元则套设于主配线上,且排水单元上形成有隙缝,借以当水渗入于主配线后,可利用位于车架最低处的主配线上的排水单元,经由其隙缝将水排出,以避免因积水而使主配线电解锈蚀,造成电气系统短路故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摩托车的主配线组成,主要是由数条裸线束及数个连结器(COUPLER)所组成,其依照车体上电装品的配置引出若干个分支线路, 以连接至所述电装品,再以护管包覆整条裸线束及分支线后,再以胶带予 以包覆整个主配线及分支线,使整条主配线及分支线外部皆为胶带密封包 扎,其配线方式如图6所示,其主配线A是依附于摩托车内的车架B固定, 故主配线A是随着车架B而呈现高低起伏的走势配置,如此的配线构造, 一旦摩托车行驶于雨中、或者停靠于露天而淋雨、或者洗车冲水时,水均 会从摩托车外壳的间隙、造型孔、通风孔进入到摩托车内的车架B,再由 主配线A高处的分支线间隙渗入到主配线A的内部低处,由于整条主配线 A均以胶带予以密封包覆,因此渗入的水根本无法排出,而全部积留于主 配线A内部的最低处,造成整个配线内部接点因积水而产生电解锈蚀,时 间一久配线的功能就完全失效,严重者使得电气系统短路故障,以致于造 成摩托车无法行驶而需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可避免 因积水而使主配线电解锈蚀造成电气系统短路故障。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包括主配线,其是 依附固定于摩托车内的车架上;其主要是在于还包括排水单元,其是套 设于主配线上,且排水单元上形成有隙缝,以利用该隙缝将水排出,避免 造成电气系统短路故障。上述该排水单元是位于车架最低处的主配线上。上述该排水单元的分布范围是配合车架的弯曲u型形状的最低点范围。上述该排水单元是由若干个具适当肉厚的环状管所组成,而隙缝则 形成于每一个环状管之间。上述该排水单元上是设有若干个具适当肉厚的环状管,而隙缝则形 成于每一个环状管之间。上述该隙缝是设于主配线排水单元的最底部,且该隙缝是设呈为沟槽状。上述该隙缝是环设于该排水单元的周缘,且该隙缝是设呈为孔状。 上述该隙缝是环设于该排水单元的周缘底部,且该隙缝是设呈为孔状。本技术具有下列的优点1. 本技术当水由主配线渗入后,则可利用位于车架最低处的主 配线上的排水单元,经由其隙缝将水排出,而可避免因积水而使主配线电 解锈蚀,造成电气系统短路故障。2. 本技术于排水单元的环状管上具有适当的肉厚,可以防止主 配线的线材直接与车架接触而磨损破裂,及防止车架于悍接时其焊点渣伤 及线材。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现有摩托车车架上主配线的配线构造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主配线 (2)(21) 环状管 (22)(1A) 主配线 (2A)(21A) 环状管 (22A)排水单元 隙缝排水单元 隙缝(IB) 主配线 (2B) 排水单元 (22B) 隙缝(IC) 主配线 (2C) 排水单元 (22C) 隙缝(ID) 主配线 (2D) 排水单元 (22D) 隙缝(A) 主配线 (B) 车架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主要是于主配线1 上套设有排水单元2,其中主配线l,其是由数条裸线束及数个连结器〔C0UPLER〕所组成,并 依附固定于摩托车内的车架上,且随着车架而呈现高低起伏的走势配置, 其配线方式是现有技术,请参考图6所示。排水单元2,其是可套设于主配线1上,其分布范围是配合车架的 弯曲U型形状的最低点范围,又该排水单元2是由若干个具适当肉厚的环 状管21所组成,且每一个环状管21之间形成有隙缝22。使用时,借以利用该排水单元2的每一个环状管21具有适当的肉厚, 可以防止主配线1的线材直接与车架接触而磨损破裂,及防止车架于焊接 时其焊点渣伤及线材,而所造成的短路故障,同时当摩托车行驶于雨中、 或者停靠于露天而淋雨、或者洗车冲水时,水从摩托车外壳的间隙、造型 孔、通风孔进入到摩托车内的车架时,再由主配线l渗入后,则可由位于 车架最低处的主配线1上的排水单元2,其每一个环状管21之间的隙缝 22将水排出,可避免因积水而使其电解锈蚀,造成电气系统短路故障。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其主要是于主配线1A上套设 有排水单元2A,其中主配线1A是依附固定于摩托车内的车架上;排水 单元2A,其是套设于主配线1A上,该排水单元2A上是设有若干个具适当 肉厚的环状管21A,且每一个环状管21A之间形成有隙缝22A,借以利用 每一个环状管21A之间的隙缝22A可以将积水排出,以避免电气系统短路 故障。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如图3所示,其主要是于主配线1B上套设5有排水单元2B,其中主配线1B是依附固定于摩托车内的车架上;排水单元2B,其是套设于主配线1B上,该排水单元2B是设呈为环状管,于其 最底部设有沟槽状的隙缝22B,借以利用该隙缝22B可以将积水排出,以 避免电气系统短路故障。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如图4所示,其主要是于主配线1C上套设 有排水单元2C,其中主配线1C是依附固定于摩托车内的车架上;排水 单元2C,其是套设于主配线1C上,该排水单元2C是设呈为环状管,于其 周缘环设有若干孔状的隙缝22C,借以利用该隙缝22C可以将积水排出, 以避免电气系统短路故障。本技术第五实施例,如图5所示,其主要是于主配线1D上套设 有排水单元2D,其中主配线1D是依附固定于摩托车内的车架上;排水 单元2D,其是套设于主配线1D上,该排水单元2D是设呈为环状管,于其 周缘的底部环设有若干孔状的隙缝22D,借以利用该隙缝22D可以将积水 排出,以避免电气系统短路故障。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包括有主配线,其是依附固定于摩托车内的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排水单元,其是套设于主配线上,且排水单元上形成有隙缝。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排水单 元是位于车架最低处的主配线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排水 单元的分布范围是配合车架的弯曲U型形状的最低点范围。4.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排水 单元是由若干个具适当肉厚的环状管所组成,而隙缝则形成于每一个环 状管之间。5.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排水 单元上设有若干个具适当肉厚的环状管,而隙缝则形成于每一个环状管之 间。6.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隙缝 设于主配线排水单元的最底部,且该隙缝是设呈为沟槽状。7.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隙缝 是环设于该排水单元的周缘,且该隙缝是设呈为孔状。8. 如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隙缝 是环设于该排水单元的周缘底部,且该隙缝是设呈为孔状。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包括有主配线及排水单元,其中该主配线是依附固定于车架上,而排水单元则套设于主配线上,且排水单元上形成有隙缝,借以当水渗入于主配线后,可利用位于车架最低处的主配线上的排水单元,经由其隙缝将水排出,以避免因积水而使主配线电解锈蚀,造成电气系统短路故障。文档编号B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主配线排水构造,包括有:主配线,其是依附固定于摩托车内的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排水单元,其是套设于主配线上,且排水单元上形成有隙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辰桦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