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95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1),其有纵梁(2)和插入在纵梁(2)中的碰撞吸能盒(4),在与纵梁(2)相分离的状态下碰撞吸能盒(4)比纵梁(2)的两个相对壁(7,7′)之间的间距窄,由此可以将碰撞吸能盒(4)简便地插入纵梁(2)中。安装之后,碰撞吸能盒(4)两侧的外壳部件(8,8′)侧向抵靠于纵梁(2)的壁(7,7′)上并被夹紧。由此将碰撞吸能盒(4)与纵梁(2)固定结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其有纵梁和插入在该纵梁的朝向行驶方向或逆行驶方向朝向的端部中的碰撞吸能盒,该碰撞吸能盒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两个相互面对的壁之间。
技术介绍
这样的汽车车身常常应用在当今的汽车上,并且在实践中已为众人所知。所述碰撞吸能盒在汽车车头被撞或车尾受撞时用于降低碰撞能量。所述碰撞吸能盒被插入在所述纵梁的朝向行驶方向开口的端部中,可将所受到的冲撞力均匀地引入所述纵梁中。但在这种情况下不太有利的是,在纵梁和碰撞吸能盒之间存在公差。为了补偿这种公差,必需在碰撞吸能盒和纵梁的壁之间设置间隙。然而,为了确保所述碰撞吸能盒有规定的功能,又需要使碰撞吸能盒与所述纵梁的相互面对的壁之间形成力传递式的和/或形状闭合式的连接。人们可能会考虑,将所述纵梁的相互面对的两个壁构造成有弯曲挠性,使之在安装所述碰撞吸能盒时可变形。但所述纵梁有很高的刚性,并且大多配备有增强板,因此,不能确保所述纵梁的朝向行驶方向的端部能产生足够的变形。人们另外也会考虑,采用贯通螺栓横向于所述纵梁轴线地穿过所述纵梁的端部和所述碰撞吸能盒,并将所述纵梁与碰撞吸能盒螺旋拧紧。但这样做的缺点是,必须将所述纵梁的两个相对壁设置成相互精确地平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进一步改进上述类型的汽车车身,并由此可实现对于碰撞吸能盒的简便安装。上述技术问题通过这样一种汽车车身来解决,该汽车车身具有纵梁和插入在该纵梁的朝向行驶方向或逆行驶方向朝向的端部中的碰撞吸能盒,该碰撞吸能盒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两个相互面对的壁之间,按照本专利技术,在与所述纵梁相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碰撞吸能盒比所述纵梁的两个壁之间的间距窄,所述碰撞吸能盒的插入所述纵梁的端部可朝向所述纵梁的壁变形,且所述碰撞吸能盒侧向抵靠在所述纵梁的壁上并被夹紧。通过这样的设计构造,可在所述纵梁的相互面向的两个壁与所述碰撞吸能盒之间设置用于补偿公差的间隙,由此可通过将所述碰撞吸能盒简便地插入所述纵梁的朝向行驶方向的端部中来进行安装。紧接着,使碰撞吸能盒的两侧被所述纵梁的两个壁夹紧,由此使得所述碰撞吸能盒与所述纵梁之间形成力传递式的和/或形状闭合式的结合。当所述碰撞吸能盒被压紧在纵梁的壁上时,碰撞吸能盒产生变形。所述纵梁因此可设计成有很强的刚性并可配备增强元件。由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汽车车身沿行驶方向看在所述碰撞吸能盒之后可构造成有规定的刚性强度。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在于,所述纵梁的两个壁也可设置成不相互平行。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有利的扩展设计,所述碰撞吸能盒有至少两个可相对移动地设置的碰撞吸能盒部件,其中一个碰撞吸能盒部件被固定在所述纵梁的一个壁上,另一个碰撞吸能盒部件则被固定在该纵梁的与所述壁相对的另一壁上。借此,所述碰撞吸能盒可特别简单地压靠在所述纵梁的壁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的扩展设计,所述碰撞吸能盒有至少两个增强元件,各增强元件分别通过固定元件和所述纵梁的与之最接近的壁连接。由此,所述碰撞吸能盒与纵梁的连接结合具有特别高的稳定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有利设计,当至少一个碰撞吸能盒部件分别与其中一个增强元件相配置时,所述碰撞吸能盒可构造得特别简单。当所述碰撞吸能盒部件分别与其中一个增强元件预先固定时,所述碰撞吸能盒在安装前就有很高的稳定性。由此,可将所述碰撞吸能盒与增强元件一起简便地插入所述纵梁中。通过对所述构件进行预固定,可实现在安装前运送所述构件时的安全性。当所述碰撞吸能盒部件被夹紧在其中一个增强元件和所述纵梁的一个壁之间时,可特别简化本专利技术的汽车车身构造。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有利的扩展设计,所述碰撞吸能盒可由此简便地获得所规定的稳定性,即,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各外壳部件至少在所述纵梁之外通过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壁元件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碰撞吸能盒在其插入所述纵梁中的插入区之外有一个封闭的横断面。在所述纵梁之内,所述碰撞吸能盒可由此简便地弯曲,并以其侧壁抵靠在所述纵梁的壁上并被夹紧,即,所述连接各碰撞吸能盒部件的壁元件在所述纵梁之内开有槽缝。在所述壁元件上的槽缝的末端优选有一钻孔用于减小碰撞吸能盒的应力。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的扩展设计,所述碰撞吸能盒有两个分别用于容纳其中一个碰撞吸能盒部件的外壳部件,并且所述两个外壳部件仅仅在所述纵梁之外相互连接,借此所述碰撞吸能盒的构造特别简单。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有利设计,将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各外壳部件相互连接起来的壁元件可由此特别简单地构造成具有弹性的弯曲状,即,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将所述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所述各外壳部件相互连接起来的壁元件在与所述纵梁相分离的状态下呈弯曲状。为了进一步简便地获得所述碰撞吸能盒在压紧于所述纵梁的壁上时的可变形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有利的扩展设计,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将所述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所述各外壳部件相互连接起来的壁元件具有可变形的冲制凹槽。当所述将各碰撞吸能盒部件或各外壳部件相互连接起来的壁元件由弹性材料制成时,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壁元件可简便地在压紧于所述纵梁的壁上时伸展变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有利的扩展设计,当所述增强元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内螺纹、所述固定元件分别插入所述纵梁的一个壁中并螺旋拧紧于所述内螺纹中时,所述碰撞吸能盒的安装可特别简单。为了进一步简化所述碰撞吸能盒在纵梁上的安装,所述碰撞吸能盒优选具有支撑在所述纵梁上的对中突起。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有多种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下面借助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车身的朝向行驶方向的局部区域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汽车车身局部区域的侧部立体图;图3a和3b是在安装碰撞吸能盒之前和之后对于图2所示汽车车身的插入该碰撞吸能盒的区段的断面图;图4a和4b是在安装碰撞吸能盒之前和之后对于本专利技术汽车车身的另一实施形式的插入区段的断面图;图5a和5b是在安装碰撞吸能盒之前和之后对于本专利技术汽车车身的又一实施形式的插入区段的断面图;图6a和6b是在安装碰撞吸能盒之前和之后对于本专利技术汽车车身的再一实施形式的插入区段的断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汽车车身1的朝向行驶方向的局部区域的立体示意图。汽车车身1具有两个纵梁2和保险杠横梁3。在保险杠横梁3和纵梁2之间设有碰撞吸能盒4。在一个可选择的、未示出的实施形式中,也可在纵梁2的逆行驶方向的端部配备碰撞吸能盒。图2为碰撞吸能盒的立体示意图,所述碰撞吸能盒4插入所述纵梁的朝向行驶方向的端部中。于是,碰撞吸能盒4具有插入区5,借助于插入区5所述碰撞吸能盒被插入纵梁2中。碰撞吸能盒4在插入区5中借助设计成螺钉的固定元件6与纵梁2的两个相互面向的壁7,7′相结合。图3a是在安装碰撞吸能盒时和用固定元件6实现连接之前、对于碰撞吸能盒4在纵梁2中的插入区5的断面图。碰撞吸能盒4有多个设置在外壳部段8,8′中的碰撞吸能盒部件9,9′和两个增强元件10,10′,并且在图示的安装前的状态下,所述碰撞吸能盒比所述纵梁的两个相互面对的壁7,7′之间的间距窄。由此可补偿纵梁2和碰撞吸能盒4的公差并可确保将碰撞吸能盒4简单地插入纵梁2中。此外,为了便于装配,碰撞吸能盒4具有支撑在纵梁2上的对中突起11。增强元件10,10′有多个用于固定元件6的内螺纹12,12′。为了完成装配,可将碰撞吸能盒4插入纵梁2中,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1),其有纵梁(2)和插入该纵梁(2)的朝向行驶方向或逆行驶方向朝向的端部中的碰撞吸能盒(4),该碰撞吸能盒(4)固定在所述纵梁(2)的两个相互面对的壁(7,7′)之间,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纵梁(2)相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碰撞吸能盒(4)比所述纵梁(2)的两个壁(7,7′)之间的间距窄,所述碰撞吸能盒(4)的插入所述纵梁(2)的端部可朝向所述纵梁(2)的壁(7,7′)变形,且所述碰撞吸能盒(4)侧向抵靠在所述纵梁(2)的壁(7,7′)上并被夹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多布朗贝克西奥巴尔德霍克
申请(专利权)人: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