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31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副车架的大梁由左纵梁,右纵梁,前纵梁和后纵梁组成,副车架整体呈梯形,在左右纵梁内部以及后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处的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板,副车架高1060mm,前纵梁宽986mm,后纵梁宽64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强度大,能较好的起到缓冲和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架,具体涉及一种SUV车的副车架。
技术介绍
车架承受着全车的大部分重量,在汽车行驶时,它承受来自装配在其上的各部件传来的力及其相应的力矩的作用。当汽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时,车架在载荷作用下会产生扭转变形,使安装在其上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发生变化。当车轮受到冲击时,车架也会相应受到冲击载荷。因而要求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合适的刚度,同时尽量减轻重量。在良好路面行驶的汽车,车架应布置得离地面近一些,使汽车重心降低,有利于汽车稳定行驶,车架的形状尺寸还应保证前轮转向要求的空间。现有部分车辆采用的副车架,其只能基本满足承载和部分降噪的作用,强度相对较小,结构复杂,不能很好的起到缓冲,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的功用,不能够满足汽车制造水平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设计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大,能较好的起到缓冲和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的SUV副车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包括大梁,其特征在于副车架的大梁由左纵梁,右纵梁,前纵梁和后纵梁组成,在左纵梁内部和右纵梁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板。副车架整体呈梯形,其左腰为左纵梁,右腰为右纵梁,上底为前纵梁,下底为后纵梁。副车架高1000mm-1100mm,前纵梁宽900mm-1100mm,后纵梁宽600mm-700mm。最佳尺寸副车架高1060mm,前纵梁宽986mm,后纵梁宽640mm。后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长1/4处,前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末端。后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处的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板。后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前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发动机前悬置位于副车架前纵梁上;悬架系统左右下摆臂分别安装在副车架的左右纵梁上,变速箱后悬置、横向稳定杆和动力转向机安装在副车架后纵梁上。本技术提供的副车架结构合理、简单,四个加强板在各自的连接区域内起到加强作用,而且左纵梁和右纵梁内的加强板由于焊接在摆臂安装处的前端,在整车碰撞过程中最先折弯,可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减少碰撞对驾驶员的伤害,提高整车的安全系数,并且它承受来自装配在其上的各部件传来的力及其相应的力矩的作用,有利于汽车稳定行驶,其形状尺寸能够保证前轮转向要求的空间;同时可以缓冲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减轻对驾驶员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汽车副车架,其大梁由左纵梁3,右纵梁4,前纵梁1和后纵梁2组成,副车架整体呈梯形,其左腰为左纵梁3,右腰为右纵梁4,上底为前纵梁1,下底为后纵梁2。在左纵梁加强板焊接区域5,左纵梁3内部焊接有加强板9;在右纵梁加强板焊接区域6,右纵梁4内部焊接有加强板9。副车架高1060mm,前纵梁1宽986mm,后纵梁2宽640mm。后纵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3和右纵梁4的长1/4处,前纵梁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3和右纵梁4的末端。在后纵梁与左纵梁连接处加强板焊接区域7,后纵梁2与左纵梁3连接处的内部焊接有加强板9;在后纵梁与右纵梁连接处加强板焊接区域8,后纵梁2与右纵梁4连接处的内部焊接有加强板9。后纵梁2与左纵梁3和右纵梁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前纵梁1与左纵梁3和右纵梁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发动机前悬置位于副车架前纵梁1上;悬架系统左右下摆臂分别安装在副车架的左纵梁3和右纵梁4上,变速箱后悬置、横向稳定杆和动力转向机安装在副车架后纵梁2上。实施例2副车架高1000mm,前纵梁1宽900mm,后纵梁2宽600mm。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副车架高1100mm,前纵梁1宽1100mm,后纵梁2宽700mm。其余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副车架,包括大梁,其特征在于副车架的大梁由左纵梁,右纵梁,前纵梁和后纵梁组成,在左纵梁内部和右纵梁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副车架整体呈梯形,其左腰为左纵梁,右腰为右纵梁,上底为前纵梁,下底为后纵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副车架高1000mm-1100mm,前纵梁宽900mm-1100mm,后纵梁宽600mm-7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副车架高1060mm,前纵梁宽986mm,后纵梁宽64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后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长1/4处,前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末端。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后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处的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后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前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前悬置位于副车架前纵梁上;悬架系统左右下摆臂分别安装在副车架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变速箱后悬置、横向稳定杆和动力转向机安装在副车架后纵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副车架的大梁由左纵梁,右纵梁,前纵梁和后纵梁组成,副车架整体呈梯形,在左右纵梁内部以及后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连接处的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板,副车架高1060mm,前纵梁宽986mm,后纵梁宽640mm。本技术结构简单,强度大,能较好的起到缓冲和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文档编号B62D21/00GK2774889SQ20052006891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作洋, 杨士钦, 华从波, 李磊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副车架,包括大梁,其特征在于副车架的大梁由左纵梁,右纵梁,前纵梁和后纵梁组成,在左纵梁内部和右纵梁内部分别设有加强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洋杨士钦华从波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