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转向柱和车身之间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13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机动车转向柱(1)和连接于车身的梁件(5)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类型的连接装置包括一转向柱支座(3),所述支座连接于所述转向柱(1)且被固定于一刚性臂(4),所述臂刚性地连接于所述梁件(5),所述臂(4)和所述转向柱支座(3)之间的联接在一施加于所述梁件(5)上的正面撞击的作用下是可变形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通过弯折所述支座(3)的一板片而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机动车转向柱和连接于车身的梁件(traverse)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类型的连接装置包括一转向柱支座,所述支座连接于所述转向柱且被固定于一刚性臂,所述臂刚性地连接于所述梁件,所述臂和所述转向柱支座之间的联接在一施加于所述梁件上的正面撞击的作用下是可变形的,这正如美国文献US 4 943 028中所描述的。
技术介绍
公知的是,出于安全和保护机动车上乘坐人员的原因,发生碰撞时,在机动车乘坐室的前面或后面的外部发生变形以便吸收动能的期间,该乘坐室应当尽可能地保持刚性。所述乘坐室的一特殊元件是转向柱。所述转向柱具有关于其功能及定位的特殊限制条件,因为该转向柱的一主要部分在机动车的可变形前部中延伸。不过,考虑到方向盘是靠近驾驶员身体的元件,方向盘且因此所述转向柱的上部在乘坐室中不能后退就特别重要了。然而,机动车制造商同样致力于改善其机动车的舒适性。这种改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减小、甚至消除振动。至于所述转向柱,一种公知的减小这些振动的方法是通过一中间构件将该转向柱刚性地固定于基部下梁件上。所述有助于提高机动车刚性的梁件位于发动机区域和乘坐室之间,并在前部且平行于仪表板。所述梁件属于所述机动车的变形元件。因此设计该梁件在60千米/小时的正面撞击下能后退80毫米。不过,所述梁件和所述转向柱之间的刚性联接将所述位移几乎全部传递给方向盘。因此,由于超出了允许的变形范围,所述方向盘不再满足安全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借助一装置弥补所述不足,所述装置结构特别简单经济,它既能通过减小振动保证舒适性,又能通过在撞击情况下方向盘的有限位移确保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而是一前述类型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通过弯折所述支座的一板片 而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是-所述支座包括一板片,该板片的一端部分被预先弯折,且被固定于所述臂;-所述弯折绕一基本垂直于所述变形方向的轴予以进行;-所述支座在所述端部分的各侧还包括基本垂直地取向的纵向凸边;-所述凸边通过所述板片的弯折而实现;以及-所述支座在所述端部分的各侧还包括舌形片,所述舌形片被绕一倾斜的轴予以弯折,所述轴相对于所述端部分的弯折轴成大于30°的角。附图说明 通过后续描述——其只以实施例的名义给出,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得以更好阐明,附图包括-图1是所述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所述装置前端部的透视图;-图3A和图3B是所述装置在正面撞击发生之前和之后的示意图;-图4是所述装置的一变型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表述“前”、“后”、“上”、“下”等被认为是相对于机动车而言的。图1示出转向柱1。该转向柱在其后端部具有一方向盘2。所述转向柱1连接于一支座3,所述支座将该转向柱保持就位。所述支座3通过一刚性臂4固定于一梁件5,所述梁件连接于所述车身。所述刚性臂4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被固定于所述梁件5和所述支座3。传统地,所述支座3同样被固定于仪表板的一刚性梁件6。所述刚性臂4的下端部被固定于所述支座3的一端部分7上,所述端部分7由一板片围绕一轴X-X朝上呈90°弯折而构成,其中该板片构成所述支座3,而所述轴X-X基本垂直于所述转向柱的轴线,这如图2所示。现在通过图3A和图3B阐明所述装置的运行。图3A示出了变形前的所述装置。所述方向盘2因此位于一区域10中,所述区域10代表撞击情况下被允许的最大位移极限,以满足安全准则。在所述机动车发生正面撞击时,如图3B所示,所述正面撞击部分地一直传达到所述梁件5,并因此朝后推动所述梁件5。相反,所述梁件6基本没有被朝后移动,并且因此构成了所述支座3的一支撑点。由于所述支座3的板片被预先绕所述轴X-X弯折,所述支座的抗弯折强度因而沿该弯折轴减小。因此,所述支座的端部分7通过闭合弯折角而随动于所述臂4。因此,所述转向柱1在乘坐室中只略微后退,从而允许所述方向盘2可以保持在所述的最大位移极限区域10中。在机动车的正常运行状态,即没有碰撞发生时,所述转向支座3和所述臂4同样具有减小所述转向柱1上的振动、特别是竖直振动的功能。为此,所述支座3必须具备良好的刚性。通过实施基本垂直地取向的纵向凸边8、9而实现所述良好的刚性,如图2所示。所述凸边可以由所述支座3的板片弯折构成,或者通过附加被刚性固定的、优选为焊接固定的构件而构成。在所述装置的一变型中,如图4所示,所述支座3在用于连接所述臂的端部分7的各侧包括舌形片11、12,所述舌形片被绕一各自的倾斜轴Y-Y予以弯折,所述倾斜轴相对于所述端部分7的弯折轴X-X成一大于30°的角。所述舌形片11、12作为所述凸边8、9的补充,有助于提高所述支座3的刚性。在附图中,所述连接端部分7与所述凸边8、9及所述舌形片11、12均示出为朝上弯折。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当所述弯折被朝下实施时该装置同样运行。权利要求1.在机动车转向柱(1)和连接于车身的梁件(5)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类型的连接装置包括一转向柱支座(3),所述支座连接于所述转向柱(1)且被固定于一刚性臂(4),所述臂刚性地连接于所述梁件(5),所述臂(4)和所述转向柱支座(3)之间的联接在一施加于所述梁件(5)上的正面撞击的作用下是可变形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通过弯折所述支座(3)的一板片而产生。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包括一板片,该板片的一端部分(7)被预先弯折,且被固定于所述臂(4)。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绕一基本垂直于所述变形方向的轴(X-X)予以进行。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在所述端部分(7)的各侧还包括基本垂直地取向的纵向凸边(8,9)。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通过所述板片的弯折而实现。6.按照权利要求2到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在所述端部分(7)的各侧还包括舌形片(11,12),所述舌形片被绕一倾斜的轴予以弯折,所述轴相对于所述端部分(7)的弯折轴(X-X)成大于30°的角。全文摘要在机动车转向柱(1)和连接于车身的梁件(5)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类型的连接装置包括一转向柱支座(3),所述支座连接于所述转向柱(1)且被固定于一刚性臂(4),所述臂刚性地连接于所述梁件(5),所述臂(4)和所述转向柱支座(3)之间的联接在一施加于所述梁件(5)上的正面撞击的作用下是可变形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通过弯折所述支座(3)的一板片而产生。文档编号B62D1/19GK101048309SQ200580036963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L·博达尔 申请人: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机动车转向柱(1)和连接于车身的梁件(5)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类型的连接装置包括一转向柱支座(3),所述支座连接于所述转向柱(1)且被固定于一刚性臂(4),所述臂刚性地连接于所述梁件(5),所述臂(4)和所述转向柱支座(3)之间的联接在一施加于所述梁件(5)上的正面撞击的作用下是可变形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通过弯折所述支座(3)的一板片而产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博达尔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