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臂的臂长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178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手臂的臂长调整装置,包含:一基座;一第一支臂单元,具有一枢设在该基座的第一枢部、及一反向于该第一枢部的第二枢部;一第二支臂单元,枢设于该第一支臂单元,并包括有一枢件、一内套筒、一外套筒、及一配件座,该内套筒具有一固设于该枢件的内固部、及一反向于该内固部的内锁部,该外套筒并具有一位在该内固部与内锁部之间的第一外锁部、及一较该内锁部远离该第一外锁部的第二外锁部,在该伸长状态时,该第一外锁部与该内锁部相互锁固,在该缩短状态时,该第二外锁部与该内锁部相互锁固;据此,使该机械手臂可以适用两种不同距离的操控使用,达到提升该机械手臂适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臂,特别是指一种机械手臂的臂长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机械手臂具有可操控性,因此被广泛使用在各种领域的设备中。例如应用在机械加工领域,该机械手臂可搭配加工机,藉由该机械手臂自动取放加工物件,让加工机对加工物件进行加工作业;又应用在医疗领域,该机械手臂可受医师控制,以对病患进行手术医疗;再应用于游戏娱乐领域,藉由控制该机械手臂的移动以进行夹持游戏物件的功能。参阅图1A所示,显示第一种手臂长度的机械手臂侧视图,其主要是由一能够枢转的基座11、一枢设在该基座11的第一支臂单元12、及一枢设在该第一支臂单元12的第二支臂单元13所组成,其中该第二支臂单元13更包含一枢设在该第一支臂单元12的一枢件131、一固设在该枢件131且供一附属配件14所组设的支杆132,藉由控制该第一、二支臂单元12、13以对该附属配件14进行移动及操控。然而,由于该第二支臂单元13中,其支杆132的长度是固定无法调整,因此,该机械手臂仅能适用单一种距离的操控,一但须进行不同距离的操控时,则必须额外购置另一种臂长的机械手臂,如图1B所示,其第二支臂单元15的支杆152长度大于第IA图第二支臂单元13的支杆132长度,以适用较长距离的操控,是以,每一种规格的机械手臂仅能适用在单一距离的操控,而凸显出适用性不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臂的臂长调整装置,其主要使该机械手臂可以适用两种不同距离的操控使用,提升适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手臂的臂长调整装置,包含:一基座;一第一支臂单元,具有一枢设在该基座的第一枢部、及一反向于该第一枢部的第二枢部;一第二支臂单元,枢设于该第一支臂单元,并包括有一枢件、一内套筒、一外套筒、及一配件座,其中该枢件枢设在该第一支臂单元的第二枢部,该内套筒具有一固设于该枢件的内固部、及一反向于该内固部的内锁部,该外套筒是可滑动地套设在该内套筒,且相对该内套筒在一伸长状态与一缩短状态间滑动,该外套筒并具有一位在该内固部与内锁部之间的第一外锁部、及一较该内锁部远离该第一外锁部的第二外锁部,在该伸长状态时,该第一外锁部与该内锁部相互锁固,在该缩短状态时,该第二外锁部与该内锁部相互锁固;该配件座是固设在该外套筒的第二外锁部。较佳地,该内套筒更具有一设于该内锁部一侧面的第一内锁面、及一设于该内锁部另一侧面且位于该第一内锁面与该内固部之间的第二内锁面,该外套筒的第一外锁部更具有一面对该第二内锁面的第一外锁面,该第二外锁部更具有一面对该第一内锁面的第二外锁面,在该伸长状态时,该第一外锁面与第二内锁面相互靠抵,在该缩短状态时,该第二外锁面与第一内锁面相互靠抵。较佳地,该内套筒更具有一设在该内固部与内锁部之间的外筒面、及一设于该内锁部外周面且位于该第一、二内锁面之间的外环抵面,该外套筒更具有一设在该第一、二外锁部之间且与该外环抵面靠抵的内筒面、及一设于该第一外锁部内周面且与该外筒面靠抵的内环抵面。较佳地,该内套筒的内锁部为一环形体,并具有多个贯穿该内锁部的内锁孔,该外套筒的第一外锁部为一环形体,并具有多个贯穿该第一外锁部且对应该内锁孔的第一外锁孔,该外套筒的第二外锁部为一环形体,并具有多个贯穿该第二外锁部且对应该内锁孔的第二外锁孔,在该伸长状态时,藉由螺丝穿置该第一外锁孔与该内锁孔,俾使该第一外锁部与该内锁部相互锁固,在该缩短状态时,藉由螺丝穿置该第二外锁孔与该内锁孔,使该第二外锁部与该内锁部相互锁固。【附图说明】图1A是普通机械手臂的侧视图。图1B是普通另一种机械手臂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显示第二支臂单元的立体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显示第二支臂单元呈伸长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显示图4局部剖面的状态。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显示第二支臂单元呈缩短状态。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显示图6局部剖面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1是基座12是第一支臂单元13是第二支臂单元131是枢件132是支杆133是配件座14是附属配件15是第二支臂单元152是支杆20是基座30是第一支臂单元31是第一枢部32是第二枢部A是第二支臂单元40是枢件50是内套筒51是内固部52是内锁部521是第一内锁面522是第二内锁面523是外环抵面524是内锁孔53是外筒面60是外套筒61是第一外锁部611是第一外锁面612是第一外锁孔613是内环抵面62是第二外锁部621是第二外锁面622是第二外锁孔63是内筒面70是配件座80是附属配件【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2至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机械手臂的臂长调整装置,其主要是由一基座20、一第一支臂单元30、及一第二支臂单元A所组成,其中:所述基座20,其可枢转或不枢转,本实施例中是举可枢转为例。所述第一支臂单元30,具有一枢设在该基座20的第一枢部31、及一反向于该第一枢部31的第二枢部32。所述第二支臂单元A,枢设于该第一支臂单元30,并包括有一枢件40、一内套筒50、一外套筒60、及一配件座70,其中:所述枢件40枢设在该第一支臂单元30的第二枢部32 ;所述内套筒50具有一固设于该枢件40的内固部51、一反向于该内固部51的内锁部52、一设在该内固部51与内锁部52之间的外筒面53、一设于该内锁部52 —侧面的第一内锁面521、一设于该内锁部52另一侧面且位于该第一内锁面521与该内固部51之间的第二内锁面5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手臂的臂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座;一第一支臂单元,具有一枢设在该基座的第一枢部、及一反向于该第一枢部的第二枢部;一第二支臂单元,枢设于该第一支臂单元,并包括有一枢件、一内套筒、一外套筒、及一配件座,其中该枢件枢设在该第一支臂单元的第二枢部,该内套筒具有一固设于该枢件的内固部、及一反向于该内固部的内锁部,该外套筒是可滑动地套设在该内套筒,且相对该内套筒在一伸长状态与一缩短状态间滑动,该外套筒并具有一位在该内固部与内锁部之间的第一外锁部、及一较该内锁部远离该第一外锁部的第二外锁部,在该伸长状态时,该第一外锁部与该内锁部相互锁固,在该缩短状态时,该第二外锁部与该内锁部相互锁固;该配件座是固设在该外套筒的第二外锁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岳陵谢武灯
申请(专利权)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